健身氣功調心的生物學心理學詮釋
本文選題:健身氣功 + 調心; 參考:《北京體育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健身氣功是中國傳統(tǒng)健身術的瑰寶,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強調術與道并重。健身氣功強調調心的作用,調心即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而心理狀態(tài)是與人的意識活動密切相關的,意識活動決定了人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調心其實質就調節(jié)人的“意識活動”,也就是“用意”。目前關于健身氣功調心的研究很少,缺乏從生物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深層研究。鑒于健身氣功在國內外的蓬勃發(fā)展,要想讓更多的現代人對中國古老的健身氣功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必須要用現代人熟悉的語境對其進行解釋,而生物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是現代社會大家都認可的知識平臺,因此,用現代生物學和心理學的知識來解釋健身氣功調心的內涵,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應用現代神經和腦科學及心理學研究成果,采用文獻資料法、歸納法、座談法及專家訪談法對健身氣功調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對古老的氣功之“意”進行了科學詮釋,得出以下結論:(1)健身氣功與其他運動項目在調心上的區(qū)別,一是調心的內容不同,二是在意識的運用上,健身氣功由外向性用意轉化為內向性用意。(2)顯意識影響潛意識的實證研究,為健身氣功的“意守”理論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3)意識活動對神經、大腦塑造作用的實證研究,間接證實了健身氣功強調意念活動重要性的科學性。(4)鏡像神經元的發(fā)現,為健身氣功調心中的“存想”理論找到生物學依據。(5)健身氣功調心中的意守丹田、意守呼吸、意守動作過程、存想和入靜等都可以從心理學中的注意訓練、呼吸調節(jié)訓練、暗示訓練、表象訓練和放松訓練等到相應的解釋。
[Abstract]:Fitness Qigong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bodybuilding,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Fitness Qigong emphasizes the role of regulating the mind, which is to regulate the mental stat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consciousness, which determines the mental state of the human being. Therefore, the essence of regulating the mind is to regulate the "conscious activity" of the human being.That is, "intention".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Qigong regulating heart, and lack of deep research on biology and psychology.In view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fitness qigong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for more modern people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ancient fitness qigong, we must explain it in the context that modern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The knowledge of biology and psychology is the knowledge platform recognized by all in modern society,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use the knowledge of modern biology and psychology to explain the connotation of adjusting the heart of Qigong.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odern neurology, brain science and psychology,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duction, discuss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to study the regulating heart of Qigong from different angles.This paper scientifically interprets the meaning of ancient Qigong,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Qigong and other sports in regulating the mind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tent of regulating the mind, and the second is the use of consciousness.Physical fitness Qigong changed from extroverted intention to introverted intention. 2)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onscious consciousness on subconscious mind, and provided a soli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theory of "conscious adherence" of fitness qigong. 3)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ole of conscious activities in the shaping of nerves and brains.Indirectly confirmed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fitness qigong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activity. (4) the discovery of mirror neurons, and found a biological basis for the theory of "keeping in mind" in the mind of fitness qigong, and found the biological basis for regulating the mind of fitness qigong.Attention training, respiratory regulation training, hint training, imagery training and relaxation training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process of action.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85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蘭蘭;健身氣功教學談[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張守升;淺析健身氣功防病治病機理與作用[J];搏擊·武術科學(學術版);2005年07期
3 尹海立;惠艷;;淺析健身氣功產業(yè)發(fā)展的條件和方向[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王敬浩;虞定海;;健身氣功研究中現象學方法之啟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虞定海,李衛(wèi)民;上海市健身氣功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張斌;鄧躍飛;;健身氣功產業(yè)發(fā)展的條件和方向[J];博擊(武術科學);2006年07期
7 尹海立;;未來十年山東省大中城市健身氣功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姚瓊;左家偉;牛愛軍;;體育院校開設健身氣功課程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9 王沂;;關于健身氣功若干問題的思考[J];博擊(武術科學);2007年02期
10 王沂;;健身氣功與儒家環(huán)境教育思想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應薦;尚研研;李小青;張一和;;健身氣功的醫(yī)療作用問題[A];中國醫(yī)學氣功學會第四屆理事會2010年年會暨醫(yī)學氣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莉;王潤斌;;新時期中國健身氣功社團組織發(fā)展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3 鐘琳琳;虞定海;;健身氣功推廣模式的構建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4 胡家燕;;在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研討會上的講話[A];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十一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5 連輯;;在“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學術討論會上的講話[A];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十一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6 白志明;;在“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學術討論會”上的歡迎詞[A];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十一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7 ;大力弘揚先進文化 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A];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十一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8 王渝生;;在“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學術討論會上的總結講話[A];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十一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9 駱玉峰;;四種健身氣功練功效果的調查[A];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十一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李克;;切實做好健身氣功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A];大力弘揚先進文化、推廣普及四種健身氣功——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十一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鐘鍵;什么是健身氣功[N];今日信息報;2004年
2 鐘鍵;什么是健身氣功[N];人民日報;2004年
3 趙麗娜 秦順歐;全省健身氣功管理工作會議在蚌召開[N];蚌埠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謝漪珊;競賽讓健身氣功更具活力[N];中國體育報;2007年
5 許珂邋蒲亞昆;昆明健身氣功迅速普及[N];中國體育報;2008年
6 張旭光;突出實踐特色 解決實際問題[N];中國體育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部國華;健身氣功千人展演激情四溢[N];中國體育報;2008年
8 記者 羅京生;全國健身氣功推廣工作邁上新臺階[N];光明日報;2008年
9 部國華;健身氣功:混合動力奏響和諧樂章[N];中國體育報;2008年
10 部國華;提升發(fā)展空間[N];中國體育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林;健身氣功推廣策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2 王言群;新編健身氣功的理論構建[D];上海體育學院;2008年
3 許鳳英;善治視角下中國健身氣功社團的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尤杏雪;健身氣功·六字訣對老年人生存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09年
2 張國明;北京市健身氣功發(fā)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3 蔣滿意;健身氣功科學知識普及課程開發(f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4 馮存敬;河北省本科高校健身氣功的開展現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雄鋒;現階段我國健身氣功協(xié)會的發(fā)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6 陳曉卉;北京市健身氣功推廣模式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7 郝鳳霞;河北省健身氣功推廣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玉蘭;健身氣功國際交流比賽運作現狀調查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9 劉會;健身氣功對大學生體質影響的實驗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10 岳旭東;健身氣功推廣策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575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75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