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體育論文 >

青年男子籃球運動員足底壓力與步態(tài)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24 13:00

  本文關鍵詞:青年男子籃球運動員足底壓力與步態(tài)特征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步態(tài) 足底壓力 損傷 籃球專項


【摘要】:目的:青年男子籃球運動員無運動損傷的足底壓力分布和步態(tài)特征,青年男子籃球運動員有運動損傷的足底壓力分布和步態(tài)特征,有損傷組和無損傷組的對比分析,運動員足底壓力和步態(tài)特征對運動損傷的影響。方法:實驗對象為青年男子籃球運動員,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選取東北師范大學10-13級運動訓練專業(yè)運動年限超過5年的18歲以上青年男子籃球運動員,共計30人。對照組選擇18歲以上在校非體育學院學生17人。用三維步態(tài)分析系統(tǒng)分析步態(tài),用Footscan7 USB平板式足底壓力測試系統(tǒng)分析足底壓力,分別按是否是運動員和運動員是否有損傷進行分組。結果:1.籃球專項運動員與普通人在步態(tài)特征上有較大差異,步幅長和步速大于普通人,支撐相百分比和踝關節(jié)矢狀面的運動范圍小于普通人。2.無損傷籃球專項運動員與普通人在步態(tài)特征上差異明顯,周期時間、步幅長、步速、步幅長/身高、步速/身高大于普通人,支撐相百分比小于普通人。3.損傷組運動員與無損傷組步態(tài)特征基本相同,支撐相百分比有所減少。4.籃球專項運動足底壓力分布與普通人相比有較大差異,在跖骨處的峰值壓力分布較為平均,在第2、第4、第5以及內(nèi)側足跟的壓力數(shù)值上與普同人相比存在較大差異。5.無損傷籃球專項運動員的足底壓力分部特征是以第2跖骨最大,其次是足跟部,且內(nèi)側大于外測,然后是第1跖骨、大腳趾、第3跖骨和足中部,第4跖骨、第5跖骨、腳趾2-5依次遞減。與普通人相比足底壓力分布基本相同,在數(shù)值上第1跖骨、第3跖骨、足中部和足跟內(nèi)側存在明顯差異,且總壓力有所減小。6.損傷組籃球專項運動員與無損傷組籃球專項運動員相比足底壓力分布規(guī)律有明顯差異,第3跖骨和第2-5腳趾區(qū)域存在明顯差異,第1跖骨和第2跖骨壓力減小,第4跖骨和第5跖骨壓力增大,足底壓力峰值最高點出現(xiàn)在第4跖骨,與無損傷組相比具有顯著差異性。從總體來看,損傷組足內(nèi)側足底壓力峰值減小,外測峰值增大,重心軌跡外移。7.籃球專項運動員的支撐前期在整個支撐期所占比與普通人相比明顯減小,第2-5跖骨著地開始時間存在明顯差異。8.籃球專項運動員足底各區(qū)域的離地時間和沖量百分比與普通人基本相同。結論:綜上所述青年男子籃球運動員是運動損傷的高發(fā)人群,且損傷發(fā)生率有運動年限高度相關;@球專項運動員與普通人在步態(tài)特征上有較大差異,且在籃球專項運動員中損傷運動員與無損傷運動員步態(tài)特征基本相同。從足底壓力分布來看籃球專項運動員與普通人有較大差異,同時損傷籃球運動員與無損傷運動之前也存在差異。與普通人相比籃球專項運動員支撐前期占比明顯減少,損傷與無損傷運動員之間差異較小。外八字與運動損傷存在較大相關性,故在運動員選材方面可以作為一項參考指標。
【關鍵詞】:步態(tài) 足底壓力 損傷 籃球專項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04.6;G8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6
  • 1.1 研究背景9
  • 1.2 相關概念界定9-10
  • 1.2.1 時間參數(shù)9
  • 1.2.2 空間參數(shù)9-10
  • 1.2.3 足底壓力分區(qū)10
  • 1.3 國內(nèi)外研究成果10-15
  • 1.3.1 人體足部的生物力學10-11
  • 1.3.2 人體足底壓力研究現(xiàn)狀11-12
  • 1.3.3 臨床足底壓力應用現(xiàn)狀12-13
  • 1.3.4 運動對足底壓力和步態(tài)特征的研究現(xiàn)狀13-15
  • 1.4 研究目的和意義15-16
  • 1.4.1 研究目標15
  • 1.4.2 研究意義15-16
  • 2 研究方法16-19
  • 2.1 研究對象16
  • 2.2 研究方法16-19
  • 2.2.1 文獻研究法16
  • 2.2.2 實驗法16-17
  • 2.2.2.1 實驗設備16-17
  • 2.2.2.2 實驗要求17
  • 2.2.2.3 實驗步驟17
  •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分析法17-18
  • 2.2.4 運動學研究方法18
  • 2.2.5 動力學研究方法18-19
  • 3.實驗結果與分析19-32
  • 3.1 實驗結果19-28
  • 3.1.1 實驗對象基本情況19-20
  • 3.1.2 專項運動員步態(tài)分析20-22
  • 3.1.2.1 實驗組步態(tài)特征20-21
  • 3.1.2.2 損傷組與無損傷組步態(tài)對比21-22
  • 3.1.3 專項運動員足底壓力分析22-24
  • 3.1.3.1 專項運動員足底壓力特征22
  • 3.1.3.2 對照組與無損傷組的足底壓力比較22-23
  • 3.1.3.3 損傷組與無損傷組的足底壓力比較23-24
  • 3.1.4 專項運動員步行足底各區(qū)域著地開始時間分析24-26
  • 3.1.4.1 專項運動員步行足底各區(qū)域著地開始時間特征24-25
  • 3.1.4.2 實驗組與無損傷組足底各區(qū)域著地開始時間對比25
  • 3.1.4.3 無損傷組與損傷組足底各區(qū)域著地開始時間對比25-26
  • 3.1.5 專項運動員步行足底各區(qū)域離地時間分析26-27
  • 3.1.5.1 專項運動員步行足底各區(qū)域離地時間特征26
  • 3.1.5.2 實驗組與無損傷組足底各區(qū)域離地時間對比26
  • 3.1.5.3 損傷組與無損傷組足底各區(qū)域離地時間對比26-27
  • 3.1.6 專項運動員步行足底各區(qū)域沖量分析27-28
  • 3.1.6.1 專項運動員步行足底各區(qū)域沖量特征27
  • 3.1.6.2 對照組與無損傷組足底各區(qū)域沖量對比27-28
  • 3.1.6.3 損傷組與無損傷組足底各區(qū)域沖量對比28
  • 3.2 實驗結果討論28-32
  • 3.2.1 實驗對象基本情況28-29
  • 3.2.1.1 損傷發(fā)生率28
  • 3.2.1.2 影響運動損傷發(fā)生率的因素28-29
  • 3.2.2 專項運動員步態(tài)分析29-30
  • 3.2.2.1 實驗組與對照組步態(tài)對比分析29
  • 3.2.2.2 無損傷組與對照組步態(tài)對比分析29
  • 3.2.2.3 無損傷組與損傷組步態(tài)對比分析29-30
  • 3.2.3 專項運動員足底壓力分析30
  • 3.2.3.1 對照組與實驗組足底壓力對比分析30
  • 3.2.3.2 對照組與無損傷組足底壓力對比分析30
  • 3.2.3.3 損傷組與無損傷組足底壓力對比分析30
  • 3.2.4 專項運動員足底各區(qū)域著地開始時間、離地時間、沖量百分比分析30-32
  • 3.2.4.1 專項運動員足底各區(qū)域著地開始時間30-31
  • 3.2.4.2 專項運動員足底各區(qū)域離地時間31
  • 3.2.4.3 專項運動員足底各區(qū)域沖量百分比31-32
  • 4.結論與建議32-33
  • 4.1 結論32
  • 4.2 建議32-33
  • 參考文獻33-36
  • 致謝3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勁松;王令軍;王婷;張立勛;;不同步速下人體步態(tài)規(guī)律的測量與研究[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08年09期

2 韓亞麗;王興松;;人體行走下肢生物力學研究[J];中國科學:技術科學;2011年05期

3 蒼海;李翰君;高維緯;;排球運動員步態(tài)支撐期的足底壓力特征[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齊春燕;王來東;李成梁;;籃球運動員跳投肌電及足底壓力的同步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張慶來;孟站領;;正常青年人左右足底壓力分布特征的對比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年05期

6 周軍杰;俞光榮;曹成福;陳賢奇;龐金輝;石繼祥;;足踝部反復損傷青少年足球運動員FootScan足底壓力分析[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0年05期

7 李峰;李珩;文靜;張蓉;;基于步態(tài)分析的擊劍運動員膝損傷原因探討[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8年03期

8 陳玉娟;李立;崔巴特爾;翟鳳鳴;;長期體育健身對青年足底壓力及步態(tài)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年06期

9 連小彬;張榆輝;吳俐;張元金;陳大志;毛樹祿;尹洪雷;;青年女子籃球運動員足底壓力分布特征研究[J];中國皮革;2012年08期

10 尤桂杰,顧麗燕,史清釗;步態(tài)與膝關節(jié)傷痛[J];中國體育科技;2003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禮劍;體育舞蹈對青少年足底壓力和步態(tài)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周華;優(yōu)秀中長跑運動員途中跑的步態(tài)和足底壓力分布特征的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07年

3 范育飛;不同運動形式對足底壓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108883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08883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d4e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