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狀況調查分析
本文關鍵詞:大連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狀況調查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農村體育 金州新區(qū)
【摘要】: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都對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將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視作發(fā)展我國體育事業(yè)的一個重要目標,而且還被寫進了《憲法》當中,這其實就是上升到了國家意志。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針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再次提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全新建設理念。農村體育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題中之義,同時也是社會體育的一個構成部分,更是全民健身的具體實踐過程。如果想要推動農村體育建設工程,則應繼續(xù)深化農村改革,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實現城鄉(xiāng)體育的協調發(fā)展。在本文當中,具體是以大連市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政策的具體執(zhí)行情況作為研究線索,以建設中顯現出來的問題為主要方向,通過查閱資料、網絡搜索、調查問卷等方式,提出整改思路,希望對未來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乃至新農村建設起到參考作用。鑒于此,文章在闡述了相關研究背景與目的的基礎上,設計了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現狀的調查問卷,系統總結了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發(fā)展現狀,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依據此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發(fā)展建議,以期推動金州新區(qū)農民健身工程的深入發(fā)展,同時也可以為體育健身工程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農村體育 金州新區(qū)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12.4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5
-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義9-10
- 1.2 相關概念界定10
- 1.2.1 農村體育10
- 1.2.2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0
- 1.3 文獻綜述10-13
- 1.3.1 國外農村體育研究現狀10
- 1.3.2 國內農村體育研究現狀10-12
- 1.3.3 農民健身工程實施現狀研究12-13
- 1.4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13-15
- 1.4.1 研究內容13
- 1.4.2 研究方法13-15
- 2 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現狀的調查設計15-22
- 2.1 調查目的與調查方法15
- 2.1.1 調查目的15
- 2.1.2 調查方法15
- 2.2 調查問卷的設計15-16
- 2.2.1 問卷設計15-16
- 2.2.2 信度與效度檢驗16
- 2.3 調查問卷發(fā)放與統計16-20
- 2.3.1 調查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16
- 2.3.2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16-20
- 2.4 調查問鄭的信度與效度檢驗20-22
- 2.4.1 調查問卷的信度檢驗20
- 2.4.2 調查問卷的效度檢驗20-22
- 3 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現狀分析22-36
- 3.1 金州新區(qū)農民健身狀況分析22-26
- 3.1.1 農民的體育意識和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22-24
- 3.1.2 金州新區(qū)農民的健身偏好24-26
- 3.2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總體概況與管理機制26-29
- 3.2.1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場地、器材數量分析27
- 3.2.2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資金投入27-28
- 3.2.3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用地來源和選址位置分析28-29
- 3.2.4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管理機制29
- 3.3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給金州新區(qū)帶來的社會效益29-32
- 3.3.1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huán)境29-30
- 3.3.2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增加了村民之間的人際交往30-31
- 3.3.3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豐富了農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31-32
- 3.4 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32-34
- 3.4.1 農民對體育健身工程配建項目的認可度不高32-33
- 3.4.2 場地、器材數量遠不能滿足現有農民對體育健身的需要33
- 3.4.3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質量狀況不容樂觀33-34
- 3.5 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34-36
- 3.5.1 領導重視不夠34
- 3.5.2 資金投入不足34
- 3.5.3 體育健身工程場地設施不完備34-35
- 3.5.4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35-36
- 4 金州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未來發(fā)展的建議36-40
- 4.1 加大宣傳力度以培養(yǎng)農民的體育意識和參與意識36
- 4.1.1 多方位宣傳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6
- 4.1.2 探索全民健身預警機制36
- 4.2 多方位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36-37
- 4.2.1 政府層面的投入36-37
- 4.2.2 社會層面的投入37
- 4.2.3 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民的支持37
- 4.3 加強農村體育健身設施建設與管理37-38
- 4.3.1 豐富農村體育健身設施37-38
- 4.3.2 健全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服務體系38
- 4.3.3 加強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確保工程質量38
- 4.4 建立和健全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管理制度38-40
- 4.4.1 創(chuàng)新組織參與制度38-39
- 4.4.2 建立信息宣傳反饋制度39
- 4.4.3 實施有效的獎勵機制39
- 4.4.4 健全民主監(jiān)督制度39-40
- 結論40-41
- 參考文獻41-42
- 附錄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現狀調查問卷42-45
- 致謝45-4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邰崇禧;劉江山;汪康樂;;環(huán)太湖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構建[J];體育學刊;2008年12期
2 劉江山;;關于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研究[J];天中學刊;2008年02期
3 曾慶旋;侯代貴;胡慶山;;新農村建設中“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實施現狀、制因、展望及對策——以湖北省部分試點行政村為例[J];中國體育科技;2008年06期
4 黃昀;;農民體育健身初探[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年06期
5 周紅林;;新農村建設中農民體育健身教育問題初探[J];中國西部科技;2009年15期
6 鄧超;;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研究[J];農業(yè)考古;2009年06期
7 趙勝國;邰崇禧;姚磊;;新農村建設中安徽省“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現狀的調查研究[J];巢湖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8 李建園;吳秋林;李廣宇;;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運動;2009年03期
9 張衛(wèi)軍;;陜西省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開展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陳星潭;徐永峰;;廣東省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實施效果[J];體育學刊;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彭建軍;鐘琴;柯勇;劉遠海;楊龍;;湖北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效果的實證研究[A];第3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姜娟;;民族傳統體育在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中的優(yōu)勢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3 諸杰;邱紅軍;鄭敏;;西安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現狀與對策研究[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陳征野;;淺談農民體育健身工程[A];甘肅省第十一屆運動會論文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5 張予云;饒遠;張予南;田世昌;;昆明市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現狀與績效分析[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6 林俊;;農民健身工程建設與發(fā)展策略[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宋秋香;李謙;郭新玲;;田徑運動在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中的優(yōu)勢研究[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8 胡富松;王博文;羅華福;;海南省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民健身工程現狀的調查與分析[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軍;我市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碩果累累[N];焦作日報;2008年
2 李珍和;我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惠及千家萬戶[N];畢節(jié)日報;2009年
3 記者 李金硯;居巢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落實到位[N];巢湖日報;2009年
4 本報通訊員 馮建軍;民心工程惠民生[N];黃岡日報;2009年
5 劉睿;居巢區(qū)新增十二處農民體育健身場所[N];巢湖日報;2010年
6 張海清;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今年覆蓋50個行政村[N];廣元日報;2010年
7 張乾 記者 李鴻波;縣農民體育健身項目通過驗收[N];廣安日報;2010年
8 記者 孫軍 實習生 趙雪蕾 陳雄;檢查農民體育健身工程[N];焦作日報;2010年
9 記者 王小麗 王小虎;我市建成30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N];渭南日報;2014年
10 記者 李躍波;我省籌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N];安徽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彥江;山東省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效果的調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2 熊浩;湖北省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質量的調查報告[D];武漢工程大學;2014年
3 劉江山;“環(huán)太湖體育圈”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運行機制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4 沙軍霞;揚州市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09年
5 呂明生;遼寧省遼南與遼西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效果的比較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劉寶忠;新農村建設下吉林省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補償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孔慶波;山東省“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效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8 李江;江西省贛州市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0年
9 寧麗娟;重慶市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實效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李建園;浙江省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績效評價研究[D];寧波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269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02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