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精英家庭教育的嬗變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promoted the evolu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of elite groups. They paid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their children's attitude towards the world, loving the lofty ideals of the motherland, using scientific, democratic, and diverse family education ideas. It not only inherit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in ancient times, but also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n which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attach equal importance to both the new and the old, and has achieved good educational results,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transforming societ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分類號】:G78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天根;評點老子與嚴復對立憲的檢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2 張昭君;儒學與梁啟超文化思想的演進[J];安徽史學;2001年01期
3 程kW,姜繼為;知識分子參政模式的重塑——梁啟超對民初知識分子參政影響管窺[J];安徽史學;2003年01期
4 劉勁松;第一屆國會選舉再論[J];安徽史學;2003年03期
5 王天根;《天演論》版本時間考析兩題[J];安徽史學;2005年03期
6 張永;國會解散與進步黨的分裂瓦解[J];安徽史學;2005年06期
7 夏曉虹;吳趼人與梁啟超關(guān)系鉤沉[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8 朱皓;晚清三次改革得失談[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9 王麗麗;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與讀者[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10 劉海峰;科舉制百年祭[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程郁;張和聲;;明末以來西方傳教士對中國蓄妾惡俗的態(tài)度及其影響[A];第二屆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章清;;省界、業(yè)界與階級:近代中國亞文化圈世界的形成——略論近代中國政治共同體形成的困局[A];中華民國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華民國史(1912—1949)國際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中卷)[C];2002年
3 耿云志;;關(guān)于近代思想史的幾個問題[A];思想家與近代中國思想——第一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黃克武;;魂歸何處?——梁啟超與儒教中國及其現(xiàn)代命運的再思考[A];思想家與近代中國思想——第一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左玉河;;中國舊學納入近代新知識體系之嘗試[A];思想家與近代中國思想——第一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俞祖華;趙慧峰;;民族主義: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統(tǒng)與類型區(qū)隔[A];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第二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鄭師渠;;梁啟超的中華民族精神論[A];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第二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趙慧峰;俞祖華;;嚴復與章太炎民族主義思想比較論[A];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第二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俊;晚清審判制度變革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2 張艷國;破與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時期孔子及其學說的歷史命運[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人博;中國近代憲政思潮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張君仁;花兒王朱仲祿[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5 趙明;近代中國的自然權(quán)利觀[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田旭東;20世紀中國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向天淵;現(xiàn)代漢語詩學話語(1917—1937)[D];四川大學;2002年
8 蔣曉麗;中國近代大眾傳媒與中國近代文學[D];四川大學;2002年
9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岳龍;現(xiàn)代性境域中的傳統(tǒng)[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敬才;黃遵憲西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武增鋒;試論戊戌維新派西方文化觀的轉(zhuǎn)型[D];河北大學;2001年
3 杜衡;清末圖書出版新格局的形成及意義[D];蘇州大學;2001年
4 彭樹欣;論梁啟超對文獻傳播的貢獻[D];蘇州大學;2001年
5 梅蕾;隋唐童蒙教育文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彭江;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歷程中的科學與人文之爭[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舒暢;丁文江的科學思想及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蔣浩;嚴復思想與近代中國哲學轉(zhuǎn)型[D];湘潭大學;2001年
9 劉岐梅;晚清改良思想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10 郎茂鋒;近代中國對民主的認識[D];浙江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家長學校:在繁榮的背后[N];四川日報;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智軍;論毛澤東家庭教育思想的中國特色[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田璇;近代中國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單璐;梁啟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及現(xiàn)代啟示初探[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棟;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曄華;梁啟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對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D];重慶理工大學;2011年
6 仇云紅;毛澤東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7 劉曉燕;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8 張慧衡;論《弟子規(guī)》中的家庭教育思想[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9 高云肖;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思想及實踐探尋[D];河北大學;2011年
10 李春芳;《顏氏家訓》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377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223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