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力資本投資看我國農民工受教育問題
[Abstract]:Human capital is a kind of capital that can bring future income.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mploy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meaning, function and effective ways of improving human capital,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migrant workers'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cro control and issue training vouchers, print "yellow pages of education", set up educational supermarkets, and carry out the plan of "the action area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migrant workers" and so on.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系
【分類號】:G7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靳希斌;人力資本理論闡釋——兼論教育的人力資本價值[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郭金林;論教育消費在人力資本形成中的作用與途徑[J];消費經濟;200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鐵;教育是經濟持續(xù)和強勁發(fā)展的基礎[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2 李強;;從教育經濟學視角看我國教育公平問題[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畢正宇;基礎教育師資配置均衡化: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李寶元;人力資本約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5 吳克明;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功能的多元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4期
6 傅玲,白文飛;健康——不可忽視的人力資本投資[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羅秋蘭,陳有祿;實物期權理論與高校學科專業(yè)設置[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8 鄒靜,占宏;我國西部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化的難點及對策[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9 毛洪濤,馬丹;高等教育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計量分析[J];財經科學;2004年01期
10 張洪剛;“大眾化”就業(yè)是高校畢業(yè)生的必然選擇[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雪娟;陳永康;;山西省普通高校物力資源利用效率實證研究[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財力資源利用效率的實證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吳克明;;大學生就業(yè)期望偏高的經濟學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錢林曉;;競爭條件下義務教育系統(tǒng)內教育資源配置無效性的分析與對策[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錢林曉;;教育經濟學的研究對象[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來生;人力資本投資與農業(yè)經濟增長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0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程承坪;企業(yè)家人力資本開發(fā)及其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4 章躍;我國高校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經濟效益研究[D];河海大學;2002年
5 郎益夫;中國高等教育投資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2年
6 侯荔江;現代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基礎與系統(tǒng)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
7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8 葉慶暉;體育賽事運作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9 王海;現代社會的考試活動治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10 翟靜麗;個人教育選擇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輝;企業(yè)社會責任體系下農民工權益保護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2 楊麗莎;貴州少數民族地區(qū)人力資本投資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果青;軍隊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楊帆;論完全信息與高等教育供求均衡[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王建農;湖北省大學畢業(yè)生資源合理配置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易開春;關于中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危害、原因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莊圳;基于人力資本提升的學習型組織模式與工具[D];浙江大學;2002年
8 宮火良;河南省高中教師工作滿意度現狀的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9 崔今淑;試論延邊人力資源開發(fā)[D];延邊大學;2002年
10 徐愛萍;高等教育投資的成本與收益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郭金林;人力資本產權特性與公司治理制度創(chuàng)新[J];河北學刊;2000年04期
2 蔡永蓮;發(fā)達國家教育消費的比較研究[J];外國教育資料;2000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朝雷;李雪;;農民工教育與培訓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4期
2 岳素梅;王靜靜;朱新玉;;農民工培訓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J];種業(yè)導刊;2011年06期
3 莫有;;盤錦市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J];中國培訓;2011年08期
4 宓現義;;新時期農民工繼續(xù)教育問題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5 趙艷萍;吳子國;韓新寶;;農民工職業(yè)培訓體系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1年21期
6 唐踔;;近年來我國農民工教育培訓研究綜述[J];職教論壇;2011年19期
7 唐踔;;近年來我國農民工繼續(xù)教育研究綜述[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8 張偉;靳瑞彬;;生計教育理念下開展農民工職業(yè)培訓的思考——以重慶市為例[J];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9 黃樹彬;黃敏;;粵西地區(qū)農民工繼續(xù)教育成效探討[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0 衣艷輝;劉鵬;;關于農民工在職培訓的思考[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瑛輝;;關于農民工教育培訓問題的幾點想法[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2 鄢奮;;和諧社會建設中農民工培訓的現實思考[A];“科學發(fā)展觀與歷史唯物主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周培明;張智敏;;影響農民工職業(yè)培訓需求的因素分析——對武漢市的調查[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李明華;;新國富論:農民工教育發(fā)展是基本的國家利益,是中國未來的國富源泉[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5 丁小浩;范皚皚;;進城務工人員繼續(xù)教育與培訓中的志愿者研究[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余立明;何輝;;農民工培訓現狀與對策[A];《農業(yè)機械化理論研究與實踐》論文集[C];2004年
7 唐國福;;淺析農民工職業(yè)教育與技能培訓問題[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夏丹丹;;農民工教育培訓的經濟學分析及政策選擇[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安雅麗;;城鄉(xiāng)一體化背景下河北新生代農民工教育需求研究[A];第五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0年
10 黃煥山;;論民工教育的特殊性[A];2005年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暨和諧社會與成人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馮艷;今年將完成2萬名農民工資質培訓[N];經濟信息時報;2005年
2 記者 魯振虎;免費培訓樂了農民工[N];開封日報;2005年
3 李艷 程倩;農民工:急待破解“培訓難”[N];農民日報;2005年
4 王雪妍 曹茸 本報記者 師曉京;讓更多的農民工享受陽光[N];農民日報;2005年
5 記者 周秋英;2.45萬農民工受惠“陽光工程”[N];上饒日報;2005年
6 拓玲;我市5700名農民工將參訓[N];西安日報;2008年
7 記者 陳鈞;重慶農民工培訓基地昨日落成[N];重慶日報;2008年
8 記者 黃尤波;萬名農民工同上安全培訓課[N];東莞日報;2008年
9 記者 田薇;返鄉(xiāng)農民工興起培訓熱[N];常德日報;2008年
10 記者 京季;1605萬元投向返鄉(xiāng)農民工職業(yè)培訓[N];青海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琳;縣域農民職業(yè)培訓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7年
2 米振超;農民工職業(yè)技能培訓質量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3 李會娟;不同居住點農民工教育需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蔡青;企業(yè)開展農民工職業(yè)技能培訓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8年
5 竇青;制約農民工參與職業(yè)培訓的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6 鄧曉麗;我國農民工教育培訓問題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7 蔡文;農民工教育培訓[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李淑娟;農民工職業(yè)培訓的多元合作機制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朱海雅;農民工職業(yè)傾向與繼續(xù)教育需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尚昆侖;人力資本視角下的農民工培訓對策研究[D];青島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1862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218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