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教師社會調研芻議
本文是一篇來自《鞍山師范學院學報》的教育論文,主要是關于高校思政課教師社會調研芻議,詳情請看下面的介紹。
一、搞好社會調研的前提毛澤東說:“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撰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社會調研報告的前提是搞好社會調研。那么,如何才能搞好社會調研呢?
(一)選好社會調研題目或問題應根據(jù)社會實踐需要,選取有能力研究破解的題目,這是調研取得成功的前提。為此,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第一,應從當前黨和國家或當?shù)攸h委政府的重大實踐舉措,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疑難熱點問題,或社會廣泛關注的民生問題中選取調研題目,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方案或總結值得借鑒的成功改革實踐經(jīng)驗,才有實際意義。
第二,在此基礎上,選取自己感興趣或長期關注的社會實踐問題,也就是已經(jīng)有了一定思考和見解,僅缺少全面深人的了解和系統(tǒng)理性分析的問題。研究破解這樣的問題,困難相對較少,易于成功。
第三,選取的調研題目要具體,不宜過大。問題具體,易于查清問明;題目不大,才好小題大做,全面深人地分析,說清論透,成為一篇解疑釋惑或有一定參考借鑒價值的高質量的社會調研報告。
(二)選好社會調研對象應選取社會實踐中具有典型意義或代表性的對象進行調研。調研前,應詢問一下調查對象是否愿意被“解剖麻雀”,如實介紹情況。如若不然,貿然造訪,不是拒之門外,就是敷衍了事,根本了解不到真實情況,研究便無從談起。
如果調研題目過大或十分復雜,短期內難以完成,最好通過組織協(xié)調安排,到該單位掛職鍛煉個數(shù)月半載,任“助理”或“調研員”之類的虛職,在參與其內部工作過程中,全面詳盡了解情況,完成調研工作。
(三)了解調研問題相關的理論、法規(guī)、政策、知識以及常識應依據(jù)調研的具體問題和對象,事前了解一下相關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法規(guī)、政策、知識,以及當?shù)氐泥l(xiāng)土民風等常識,這樣有助于從理性的高度,全方位地審視被調查的問題,避免忌諱誤解,順暢溝通交流,盡快了解掌握調研問題的全部真相。
(四)理出一個調研思路或列出一份調研提綱為了提高調研中的條理性,防止調研中重復發(fā)問或遺漏問題,應事前理出一個調研思路或列出一份調研提綱,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概況和調查問題的大體綱目。
若調研該村某一改革的典型經(jīng)驗,其具體綱目應當包括: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基本作法及其過程、改革的成效影響等內容;若調研該村的某個社會疑難熱點問題,具體綱目則為:問題的基本概況、具體表現(xiàn)形式和方方面面的影響,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解決的基本作法和成效等內容。際調研過程中,應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適當增減調整。簡單清楚的問題一帶而過,不清楚的重要問題則應深入探究。
(五)選用行之有效的調查方式方法以能了解到真實情況為原則,從調查問題和對象的實際出發(fā),選用行之有效的調查方式方法。
比如,毛澤東推薦的開座談會這一簡便易行調查方式方法今天仍舊有效管用。筆者曾在一次調研我市冬季采暖費收繳難問題時,先到市供暖公司座談,再到市政府供暖辦座談,了解問題的總體概況,探究了其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并收集了一些文字資料。這樣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客觀全面,重點突出,滿足了后續(xù)研究的基本需要。其問,還記下了座談者的聯(lián)系方式,以便日后對還需請教的問題進行再咨詢。
二、撰寫高質量社會調研報告的方法辛勤的社會調研勞動只有物化為高水平的社會調研報告才算取得了高質量的社會調研成果。
要撰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調研報告,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知曉什么是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調研報告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調研報告,雖源于社會實踐,卻高于社會實踐,是對社會實踐的理性升華,要求要有新材料、新角度、新觀點。相關黨政部門及其領導審閱后,認為對其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相關研究工作者或專家則認為有一定的啟迪或理論創(chuàng)新;公開發(fā)表,應是省級以上黨政機關主辦的刊物或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課堂講授,應當是一堂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優(yōu)秀專題報告;編人教材,應當成為其中獨具特色的某一章節(jié);獲獎應當是省級以上,等等。只要符合其中一兩點,就可認定為是一篇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調研報告。當然,以上各點若能同時具備,可謂盡善盡美。簡言之,高質量高水平的社會調研報告要能解疑釋惑,對實踐具有參考借鑒價值。
(二)依據(jù)調研問題的類別來撰寫社會調研報告社會調研的問題大體分為經(jīng)驗與問題兩大類,社會調研報告相應地也分為經(jīng)驗型和問題型兩種類型。究竟撰寫成哪種類型的社會調研報告,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調查對象的某一實踐經(jīng)驗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很有介紹推廣價值,就寫成經(jīng)驗型調研報告,具體分為以下兩種形式:
一是典型經(jīng)驗介紹。如果調查對象是國家或地方改革實驗單位成功地進行了某項超前的改革,很有借鑒推廣價值,就寫成典型經(jīng)驗介紹,公開發(fā)表。
二是總結實踐經(jīng)驗的研究性論文。如果某一實踐經(jīng)驗很有借鑒推廣價值,卻不宜或沒必要公開調查對象,則隱去調查對象的名稱等信息,保留其社會實踐問題的一般介紹分析與改革經(jīng)驗的總結評述,這樣就把個別的經(jīng)驗升華為共性的理念,成為對其它相同社會實踐具有借鑒參考價值的研究性論文,公開發(fā)表。
如果是社會疑難熱點問題,就撰寫成破解問題的建議或方案,筆耕論文,具體也分為以下兩種形式:
一是內參調研報告。內容應當客觀全面,破解問題的建議方案應當切實可行,是否發(fā)表,應由相關黨政部門決定,作者不要擅做主張。
二是解決社會疑難熱點問題的研究性論文。
如果調研的是民族宗教等十分敏感的社會政治問題,就只能撰寫成內參報告,僅提交給相關黨政部門,供其了解情況與決策參考,不宜或不準在期刊雜志公開發(fā)表,或在網(wǎng)絡媒體上隨意傳播,這是政治紀律。反之,可直接撰寫成破解某一社會疑難熱點問題的研究性論文,公開發(fā)表。
(三)精心構思與寫作第一步,提煉主題。在全面研讀調查資料,弄清實際問題的來龍去脈與前因后果后,要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梳理分析,把豐富的感性認識上升到深刻的理性認識,提煉出調研報告的主題。簡言之,就是對調研的社會實踐問題應當如何辨證看和務實辦的問題。
本文編號:50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5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