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專業(yè)工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本文選題:實踐教學體系 + 工程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年11期
【摘要】: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構建有效的工程實踐教學體系是保證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論文介紹了上海應用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yè)聯(lián)合企業(yè)構建的"一體兩翼"的實踐教學模式,及分層遞進的工程實踐教學體系,校企聯(lián)合的實踐教材建設,及管理運行機制的探索和實踐,為深化校企合作進行工程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了有效的合作模式,為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Abstract]:The goal of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 talents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one body and two wings" constructed by the 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pecialty joint enterprise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hierarchical and progressiv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provide an effective cooperation mode for 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train engineering talents, and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plan for outstanding engineers.
【作者單位】: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分類號】:G642;TM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正;林鳳;;美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龐永師;林昭雄;陳德豪;孟強;郭成;;應用型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3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4 張艷梅;宋宇翔;;加強實踐教學,構建實踐教學平臺[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5 魏克湘;劉迎春;董麗君;黃麓升;諶新年;;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1年01期
6 張洪田;;構建開放式實踐教學體系 培養(yǎng)工程應用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1年08期
7 馬必學;劉曉歡;;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J];教育與職業(yè);2005年07期
8 吳元欣;王存文;;依托專業(yè)校企合作聯(lián)盟 創(chuàng)新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12年09期
9 孫淑強;;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年09期
10 劉霞;;高校工科專業(yè)提高工程能力方法的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2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露光;;工科院校文科專業(yè)工程素質教育的特色和優(yōu)勢[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2 張祥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微機型綜合自動重合閘裝置的分析[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陳林;;基于MCLA教學法的網絡實踐課程的探討[J];才智;2011年27期
4 沈程燕;;如何在基礎會計中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J];才智;2012年05期
5 吳磊;;AT89C52控制的智能電能計量表設計[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8年04期
6 潘宗英;高和平;;低壓電網無功功率補償方法的初探[J];重慶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7 吳德明;;現(xiàn)代樓宇的保護與接地[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韓璐;;試論高職思政課實現(xiàn)“教學做一體化”的可行性[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年05期
9 烏日娜;岳喜慶;張佰清;;注重教學質量 推進食品生物技術實驗改革[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07期
10 石峰;;技工學!队嬎銠C組裝與維修》課程一體化教學探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王立元;劉博;李強;李昌建;;惡臭污染源檢測裝置充電電路的改進研究[A];惡臭污染管理與防治技術進展[C];2009年
2 申文達;李可;董云鳳;;在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A];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玉梅;張展;;基于歐姆定律標幺值形式的三相短路電流近似計算法[A];第五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1)[C];2008年
4 王子青;;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 培養(yǎng)實用人才——做中學,,學中做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A];農業(yè)教育與農村改革發(fā)展——云南省農業(yè)教育研究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謝英柏;麥英鋮;湯建成;李冰;;制冷與空調工程專業(yè)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實踐[A];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究——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楊武軍;郭娟;;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的專業(y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A];第三屆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7 徐穎;;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的自動化專業(yè)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與探討[A];第三屆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8 王華山;趙梓年;李瑞寧;高雨茁;;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目標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專業(yè)聚合物成型模具教學的探索與思考[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孫勤;;淺談高職《單片機控制技術》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白逸仙;高校培養(yǎng)創(chuàng)業(yè)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崔軍;回歸工程實踐: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課程改革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3 陳國松;我國重點大學本科工程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國盛;中壓配電網過電壓保護與絕緣配合標準探討[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范桂梅;中國工程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王利東;配電網中性點高阻接地成套裝置的開發(fā)與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4 金建明;安徽工業(yè)化發(fā)展戰(zhàn)略與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D];安徽大學;2011年
5 卞鈺;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陳清華;基于FPGA的電力系統(tǒng)諧波檢測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09年
7 宋凱;考慮分布式電源接入的城區(qū)配電網保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8 李少波;太陽能光伏并網發(fā)電系統(tǒng)的雷電監(jiān)控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紡織大學;2012年
9 智建華;烏蘭煤礦供電系統(tǒng)技術改造設計及分析[D];西安科技大學;2005年
10 陳軍;本科層次職業(yè)技術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繆憲文;左延紅;;國內外高校工程訓練現(xiàn)狀及發(fā)展途徑[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2 楊彬;美國社區(qū)學院轉學教育功能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時銘顯;加快院校工程教育改革 培養(yǎng)現(xiàn)代工程技術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4 張光斗;企業(yè)要成為技術創(chuàng)新主體,工科院校要培養(yǎng)工程師[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王永生;工程案例教學:讓科研走進本科生課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6 秦志強;論工程教育的科學主導與工程回歸[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7 李元元;李正;林鳳;;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若干問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8 李正;林鳳;;從工程的本質看工程教育的發(fā)展趨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9 李正;林鳳;;美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10 龐永師;林昭雄;陳德豪;孟強;郭成;;應用型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邢江勇;;“電工電子技術”立體化教材建設實踐[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年08期
2 郭業(yè)才,韓迎鴿,周巧喜;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教材立體化體系建設[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燕慶明;;課程改革與教材建設[J];中國電子教育;2008年01期
4 趙彥珍;馬西奎;應柏青;;《工程電磁場》教材譯后感[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1年02期
5 劉曄;王建華;;教材《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編寫思想[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1年S1期
6 李慧;;關于電路基礎教材建設的探討[J];中國商界(上半月);2009年07期
7 劉林山;叢中笑;蔡文輝;;淺談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電類專業(yè)課教材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03期
8 金波;;《電路分析基礎》立體化教材建設探索[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8年01期
9 孫麗華;劉慶瑞;趙靜;;《電力工程》課程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17期
10 丁振華;張海波;;高職非電專業(yè)電工教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資訊;2008年3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付家才;苗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課程和教材建設的改革及成效[A];第五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2)[C];2008年
2 宋建成;渠云田;田慕玲;陳惠英;;國家“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電工電子技術》修訂說明[A];第五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1)[C];2008年
3 王士政;;“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強電課程板塊”及其教材建設[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4 梁艷萍;戈寶軍;;電機學國家精品課建設與教材建設[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5 秦曾煌;;為電工學課程教材建設貢獻畢生精力[A];第二屆中國老年人才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萬頻;陳少華;章云;王欽若;謝光漢;;抓精品課程和特色教材建設打造電氣信息類名牌專業(yè)[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7 李裕能;胡釙;;《電路》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的探索[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8 鞠平;馬宏忠;衛(wèi)志農;袁越;張利民;丁曉群;;《電力工程》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9 顧菊平;王德明;朱建紅;;電類專業(yè)英語教學初探[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10 熊蘭;侯世英;孫韜;何為;;《電工學》雙語課程教材模式的探索[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包鵬;華東公司聘任首批兼職培訓師[N];國家電網報;2009年
2 郭萱;國家電網應急培訓基地通過驗收[N];國家電網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侯婷 高立聯(lián);發(fā)揮應急培訓基地作用保障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N];國家電網報;2011年
4 記者 黃梅 何飛 通訊員 王彬;國網專家組肯定川電應急培訓基地[N];西南電力報;2011年
本文編號:2096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9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