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習者為中心”理念下的大學生學習力培養(yǎng)
本文選題:以學習者為中心 + 大學生; 參考:《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以學習者為中心"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改革的一個重要視角和切入點。以學習者為中心主要體現(xiàn)為以學生為主體和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其關鍵著力點就是對學習力的關注與培養(yǎng),這既是解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又是解決"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大學生學習力培養(yǎng)與生成的關鍵在于實現(xiàn)"還教于學"、"還學于生"和"還生于人"的三大轉變。
[Abstract]:"Learner-centered" is an important angle of view and entry point for the reform of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Learner-centered is mainly embodied as student-centered and student-centered, the key point of which is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cultivate the learning ability, which is not onl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hat kind of person to cultivate", It is also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train people. The key to the cultivation and gene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lies in the three changes of "still teaching in learning", "still learning in life" and "still born in people".
【作者單位】: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發(fā)展規(guī)劃處;
【基金】:2011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之江青年課題”“社會主義核心教育價值體系研究”(課題編號:11ZJQN007YB)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荊蕙蘭;王廣琨;;現(xiàn)代教育制度視閾下提升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學習力的途徑研究[J];延邊黨校學報;2011年02期
2 潘利民;徐繼開;;淺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著力點[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12期
3 閆衡冬;;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與加強學風建設[J];青島遠洋船員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呂湘陽;;談心理咨詢對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人格的作用[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6期
5 李強;;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問題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03期
6 馬琪山;;歷練優(yōu)良心態(tài) 嚴陣以待就業(y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年14期
7 李娟;彭希林;;論潛能的屬性與大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fā)[J];文教資料;2009年15期
8 余曉菊;汪青云;;大學生隱性知識管理策略探究[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9 王娜;;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及提升途徑[J];經營管理者;2010年08期
10 種曉蔚;王平;李濤;;創(chuàng)建學習型班級,加強優(yōu)良學風建設[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8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秉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和諧校園建設[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7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7年
2 張巍;;大學生責任教育——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訴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8年
3 潘曦;;淺談大學生網絡成癮[A];福建省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壇優(yōu)秀論文匯編[C];2008年
4 鄭立新;梁前明;;土木工程類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的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5 房超;方曉義;李輝;藺秀云;;大學生的應對類型與其學校適應的關系[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6 胡鄧;曲;;;性別對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的影響——基于北京三所高校的抽樣調查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7 李洋;李芳;;團體輔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8 黃進華;;“90后”大學生——《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教學的新挑戰(zhàn)及其對策研究[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陳其華;;性健康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艾滋病分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楊凱;張燁君;;當代大學生誠信人格特質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林雩;中國大學生為何不愛創(chuàng)業(yè)[N];北京科技報;2005年
2 范高陽 郭景;暑假打工警惕陷阱[N];中國婦女報;2005年
3 馬宏建;大學生緣何以年級論代溝[N];中國改革報;2005年
4 戎洪興;55%的大學生掉進“就業(yè)陷阱”令誰汗顏[N];中國改革報;2005年
5 記者 計琳 沈祖蕓;上海495名大學生農村任教[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張鵬程;我市注重加強選調大學生的管理工作[N];鄂爾多斯日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苗家生;從校門到廠門有多遠[N];光明日報;2004年
8 記者 夏斐 通訊員 李兆勤;湖北80萬大學生暑期深入基層服務群眾[N];光明日報;2005年
9 實習生 王阿曼 記者 胡博理;大學生,,理性面對“考證熱”[N];河北日報;2005年
10 楚天歐亞職業(yè)學院 熊端練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學生心理特點 提高管理和教育質量[N];黃岡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成長春;高校核心競爭力分析模型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2 段立新;當代大學生政治社會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王金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論[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4 劉莉;當代中國大學生道德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浩;地方大學生軍事?lián)駱I(yè)心理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6 莫力科;大學生信息能力建設模式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許瑞芳;社會變革中的中國高校德育轉型研究(1978-2005)[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魏飴;大學素質教育與教育回歸人本[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朱燕;美國大學生學術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10 房欲飛;美國高校大學生領導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糜志雄;大學生學業(yè)生涯設計因素結構探究[D];蘇州大學;2004年
2 余錫祥;江西省大學生壓力反應特征的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門苗;論大學生政治文明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婷婕;高教園區(qū)大學生生活質量的現(xiàn)況調查[D];浙江大學;2005年
5 范光泉;網絡技術發(fā)展對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戰(zhàn)[D];武漢科技大學;2005年
6 程葵;長沙地區(qū)大學生社會技能發(fā)展特點的初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柴紅偉;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謝利霞;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9 郭高展;大學生學業(yè)不良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國艷;轉型期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218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2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