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全球化:邏輯與內涵
本文選題:高等教育全球化 + 制度邏輯 ; 參考:《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摘要】:高等教育全球化至今仍是一個存在爭議、概念不清的理論問題。在經濟和信息技術全球化等的推動下,高等教育在經歷了中世紀相對自由的"國際化"、近代民族國家建立以來相對封閉的國家化以后,再度進入國際化舞臺,呈現(xiàn)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態(tài)勢。高等教育圍繞知識生產,同時向兩個向度延伸:一是現(xiàn)代性——時間向度,以應用性轉向為表征;二是全球性——空間向度,以分散化、網絡化為標志。高等教育全球化與高等教育國際化、高等教育市場化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等既緊密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
[Abstract]: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still a controversial and unclear theoretical issue.Driven by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r education has once again entered the stag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fter experiencing the relatively fre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relatively closed nationalizatio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rn nation-state.Present a kind of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situation.Higher education extends to two dimensions around knowledge production: one is modernity-time dimens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pplication direction; the other is global-space dimension, marked by decentralization and networking.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market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作者單位】: 重慶文理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國家一般課題(BIA080035)
【分類號】:G64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永鋒;孫照勇;;高校校園文化概念的研究述評[J];魅力中國;2008年26期
2 趙聚輝;;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概念的界定[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年03期
3 杜潔;黎方軍;;建設學習型學校的共同愿景與目標概念辨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9年03期
4 繆榕楠,莊麗;回歸基礎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的起點[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5 王軍民;王強;廖良才;;大學質量競爭力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5年03期
6 鄢萬春;;論“道德教育實效”的概念、內涵及特點[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年01期
7 張紅峰;朱若凡;;我國高校學生管理研究述評[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8 胡小京;;淺論師范教育發(fā)展趨勢[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9 林依爽;;淺談大學生的自信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年03期
10 馬曉輝;黃富峰;;關于研究生學術道德的若干問題[J];教育評論;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毛志強;楊德輝;;學風的概念與評價體系[A];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職高專教育分會2009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2 張光慧;;高校制度建設的概念、法律依據(jù)與基本原則[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劉麗芳;沈紅;;美國學生貸款償還的新機制——“人力資本合同”的嘗試[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汪嘉波;審視高等教育全球化[N];光明日報;2011年
2 薩姆·狄龍 臥 松 編譯;《紐約時報》:高等教育全球化競爭挑戰(zhàn)美國優(yōu)勢[N];中國教師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王娜 晨星 實習記者 孔祥武;香港大學內地招生:誰沖擊了誰[N];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
4 佚名;MBA如何成為職業(yè)經理人[N];發(fā)展導報;2002年
5 教育部考試中心;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說明[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武仁;大學生如何創(chuàng)業(yè)[N];金融時報;2000年
7 黃家驊 朱人求 王玲莉;經濟全球化與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N];福建日報;2003年
8 陳昕;把學生引入信息技術之門[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劉微;我們應該重新認識高等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2年
10 ;高等院校資產管理[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萌;高等教育全球化視角下的博洛尼亞進程:分析與借鑒[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2 黃蓉;加拿大大學治理結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3 肖丹;來滬碩士留學生培養(yǎng)模式的分析與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645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6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