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芻議
本文關(guān)鍵詞: “后”大學生 理想信念教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出處:《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青年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未來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關(guān)系著黨和國家的長遠發(fā)展。"90后"大學生具有和"80后"顯著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思維、性格和心理特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問題。因此,必須明確"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問題所在,針對存在的問題,探索加強"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徑。
[Abstract]:Young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fter 90" college students with "80"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ocial environment, thinking,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o have some special problems in belief education. Therefore, must be clear "90"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problem,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 90s.
【作者單位】: 西南財經(jīng)大學中國西部經(jīng)濟研究中心;
【分類號】:G64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大剛,劉峰,劉衛(wèi)儒;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三個有利于”標準的辯證關(guān)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張富良;論鄧小平的獨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3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lǐng)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4 余松;試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阿壩師專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5 王玉瓊;《共產(chǎn)黨宣言》的真實價值[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6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xiàn)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淺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8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鄧小平主權(quán)思想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10 趙國友;;從陳獨秀的經(jīng)濟思想透視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以中國與拉美改革道路的選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朱志敏;;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和經(jīng)驗[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李曦輝;;科學發(fā)展觀、微觀經(jīng)濟理論與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謝瑛;;從社會主義本質(zhì)理論的發(fā)展中談民生[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高燕;;馬克思主義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國的運用與發(fā)展[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肖小明;;論民生問題背景下責任政府的構(gòu)建[A];提高領(lǐng)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lǐng)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黃建明;;在社會階層構(gòu)成變化中提高黨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諧能力的路徑探析[A];提高領(lǐng)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lǐng)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瑛;中國話語權(quán)生產(chǎn)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黃萍;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主權(quán)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nèi)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6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7 張廣才;大河家鎮(zhèn)周家村家庭經(jīng)濟調(diào)查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8 呂曉萍;我國以工促農(nóng)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董傳嶺;建國60年華北農(nóng)村社會生活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10 趙聚軍;中國行政區(qū)劃改革的理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董紅剛;社會轉(zhuǎn)型期我國體育公共產(chǎn)品的整合與開發(fā)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shè)[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李小海;大學生公民意識現(xiàn)狀及其與大學生個體因素的聯(lián)系[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6 姚士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國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閾中的民生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徐白雪;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形態(tài)的大眾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曉晶;中國特色多黨合作制度理論與實踐發(fā)展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秦曉宇;論科學發(fā)展觀對鄧小平發(fā)展理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忠勇;;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2 祖嘉合;;試論“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層引領(lǐng)[J];教學與研究;2011年04期
3 王易;;增強“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思考[J];教學與研究;2011年04期
4 高蓉;董銀花;李靜;;家庭因素對“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選擇的影響[J];中國勞動關(guān)系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曾競;;“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矛盾性特征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18期
6 田永清;;淺論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契機[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7 鐘華勇,崔華前;要大力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中國農(nóng)業(yè)教育;2005年03期
8 周旗江;;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芻議[J];文教資料;2008年30期
9 黃潔;宋振超;;“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淮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10 黃潔;宋振超;;“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天津渤海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課題組;;堅持軍學共建,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軍學共建,特色鮮明[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2 劉勇;潘林祥;;互動式教學法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探索[A];思考與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論文集[C];2005年
3 楊津田;;發(fā)揮人民軍隊的政治優(yōu)勢,開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羅鋒;;“90后”大學生政治心態(tài)與“兩課”教育教學[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10年
5 王強;;道德信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基礎(chǔ)[A];和諧社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shè)研究報告——首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5)[C];2005年
6 謝巧生;;大學生群體中理想信念“沙化”現(xiàn)象探析[A];福建省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壇優(yōu)秀論文匯編[C];2008年
7 徐玲;;大學理想信念教育模式探究——來自“邪教受惑者”的案例剖析[A];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 防范抵御邪教 促進社會和諧——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丁國昌;蔡毅強;;透視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緊迫問題——隱性弱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7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7年
9 馮秀芹;;論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shè)[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shù)年會文集(1)[C];2008年
10 張朝強;;淺析和諧社會中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湖南科技大學副校長 劉志堅;重視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N];光明日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薛小平 張繼華 吳錫平;這里播撒著信念的種子[N];科技日報;2011年
3 記者 王晶、特約記者 梁煒;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塑時代新人[N];湖北日報;2005年
4 省教育廳副廳長 汪忠武;堅定不移抓好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教育[N];江西日報;2004年
5 記者 陳鐫娟;增強大學生“三愛”情懷[N];廈門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馬躍華 通訊員 唐紅波;緊扣重點聚焦熱點破解難點[N];光明日報;2009年
7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 周立;引導大學生到基層去[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8 張再興;突出加強青年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4年
9 潘子彥 王磊;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張力架構(gòu)[N];光明日報;2006年
10 通訊員 李博飛 本報記者 王鳴琦;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核心[N];陜西日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馬望星;當代軍校大學生榮辱觀及其教育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2 劉桂生;國防生信仰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東旭;當代中國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楊帆;將高校黨校打造成理想信念教育品牌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3 李霞;民辦高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4 徐振前;論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D];浙江理工大學;2012年
5 程如冰;當前高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問題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0年
6 王彥利;多元文化背景下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7 劉敏;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8 任佳鈺;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及其對策研究[D];中北大學;2012年
9 程飛;普通高中與普通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銜接問題研究[D];海南大學;2010年
10 肖先彬;井岡山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560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5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