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在廣東省專利獎評比中居全省高校第一
本文關鍵詞: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省 專利技術 優(yōu)秀獎 光纖激光器 調控方法 空調末端 環(huán)境溫度 社會保障 獲獎項目 出處:《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2013年3月21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及廣東省知識產權局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表彰2013年度廣東專利獎的決定》,表彰獎勵廣東專利獎獲獎項目(金獎15項,優(yōu)秀獎55項)。其中,華南理工大學喜獲金獎1項,優(yōu)秀獎2項,獲獎數量位居全省高校首位。華南理工大學此次獲獎的3項專利分別為"中央空調末端環(huán)境溫度與冷源負荷遠程調控方法及系統(tǒng)"(金獎)、"一種電磁場加速白蘭地酒橡木陳釀的方法"(優(yōu)秀獎)和"一種低噪聲窄線寬高功率的單縱模光纖激光器"(優(yōu)秀獎)。獲獎專利"中央空調末端環(huán)境溫度與冷源負荷遠程調控方法及系統(tǒng)"利用大型智能化信息系統(tǒng)對
[Abstract]:On March 21st 2013,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Guangdo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jointly issued the decision to recognize the Guangdong Patent Award of the year 2013. Award Guangdong Patent Award (15 gold awards, 55 outstanding awards). Among them,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n 1 gold prize, 2 outstanding awards. The three patents award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remote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of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nd Cold Source load at the end of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Gold Prize). "A method of accelerating Brandy Oak Aging by electromagnetic Field" (Excellence Award) and "A low noise narrow linewidth High Power single Longitudinal Mode Fiber Laser" (Excellence Award). "remot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of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nd cold source load at the end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using larg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
【分類號】:G649.2
【正文快照】: 2013年3月21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及廣東省知識產權局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表彰2013年度廣東專利獎的決定》,表彰獎勵廣東專利獎獲獎項目(金獎15項,優(yōu)秀獎55項)。其中,華南理工大學喜獲金獎1項,優(yōu)秀獎2項,獲獎數量位居全省高校首位。華南理工大學此次獲獎的3項專利分別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廣東電視臺 華南理工大學電視產學研合作成果初現[J];南方電視學刊;2010年02期
2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J];通信學報;2008年02期
3 過萍;;華南理工大學工業(yè)技術研究總院:華南理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達“五星”標準[J];廣東科技;2010年23期
4 龍永筑;華南理工大學順利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6期
5 ;華南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J];中國科技產業(yè);2008年12期
6 ;我院又獲7項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J];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概況[J];中國陶瓷;2003年02期
8 ;理事動態(tài)[J];職業(yè);2010年17期
9 ;數字[J];教育;2009年26期
10 ;華南理工大學[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華南理工大學交通學院[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華南理工大學介紹[A];2008中國材料研討會暨慶祝中國科協(xié)成立50周年會議程序和論文摘要集[C];2008年
3 胥布工;;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A];04'中國企業(yè)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論壇暨中南六省區(qū)自動化學會學術年會專輯[C];2004年
4 柯濤;賈冰;李向紅;;廣西高校專利技術產業(yè)化問題與對策研究[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5 ;科技信息[A];2004年儀表材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6 李元元;蔡敏;李偉剛;李正;;創(chuàng)新教育的理論探討與實踐分析[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7 ;華南師范大學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簡介[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8 齊歡;余津宜;;促進學研產一體化 推動高校體制改革[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9 狄劍鋒;;建立大學生就業(yè)保障體系 確保大學生穩(wěn)定就業(yè)[A];全國紡織教育學會紡織教育交流會議文集[C];2004年
10 黃華君;李震華;;關于廣東高校招生考試、錄取制度改革的思考[A];招生考試科研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馮海波;華工:致力推進產學研結合[N];廣東科技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顧奇志;華南理工四大通道促專利走出“象牙塔”[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8年
3 記者 陳潔娜;大學城“孵”出首個省級重點實驗室[N];南方日報;2005年
4 張景華;各地高?蒲谐晒麚尀⿵V東[N];光明日報;2007年
5 董月梅;華南理工大學風險投資研究中心[N];民營經濟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馮海波;青年骨干挑起研究大梁[N];廣東科技報;2008年
7 通訊員 劉繼紅 蔣開球 本報記者 吳春燕;“腦力工廠”與“體力工廠”對接[N];光明日報;2006年
8 劉繼紅 劉慧嬋 龔華萍;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科躋身全國一流[N];南方日報;2007年
9 《商務時報》記者 江凌;高校后勤社會化柳暗花明[N];商務時報;2007年
10 深圳報業(yè)集團駐穗記者 嚴俊偉;用實際行動回答錢學森“世紀之問”[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廖益;大學學科專業(yè)評價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2 李文江;中國公立高校銀行貸款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孫紅梅;經濟增長與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的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4 劉源;研究生教育質量功能展開模型建構與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5 朱永東;美國高等教育認證認可與許可系統(tǒng)的演化機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惠芳;客家梅州地區(qū)書院發(fā)展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鞠靜;廣東省高校環(huán)境法律教育現狀與模式研究[D];廣州大學;2008年
3 余青;淺析大學生醫(yī)療保障制度[D];武漢科技大學;2008年
4 肖照麗;重慶市大學生醫(yī)療保障問題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楊蕾;廣東高等教育結構的失衡與優(yōu)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黃裕釗;廣東省高等教育與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華;廣東省高校海洋環(huán)境通識教育的研究[D];廣州大學;2007年
8 陳龍山;大學生非正式組織的影響及調控方法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9 呂金秀;高校專利技術開發(fā)的市場導向影響因素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2年
10 杜連雄;廣東省民辦高校學費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716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47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