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任教師的角色沖突與角色適應
本文關鍵詞:高校新任教師的角色沖突與角色適應 出處:《中國成人教育》2013年2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通過對高校新任教師的角色特點進行分析,重點討論了角色內(nèi)和角色間沖突的原因及表現(xiàn):角色期待與角色實現(xiàn)之間的沖突;工作實際需要與個人真實能力之間的沖突;職業(yè)角色與社會角色之間的沖突;管理者與服務者之間的角色沖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校新任教師角色適應的途徑。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rol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the conflicts between roles and roles: the conflict between role expectation and role realizati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job and the real a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The conflict between professional role and social rol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flict of roles between managers and service provide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ways to adapt the role of new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單位】: 長春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學院;
【基金】:吉林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項目“高校新任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451號)階段成果
【分類號】:G645.1
【正文快照】: “角色”原本是戲劇術語,指演員化妝打扮后所扮演的劇中人物。后來人們將這一概念加以推廣運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20世紀2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喬治·米德(George H.Meed)將“角色”這一概念引入社會心理學領域。他認為“個體被看作是在大型的地位網(wǎng)絡中扮演與自己位置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明慶華;試析教師的心理角色及其沖突[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2 高飛;;高校教師角色沖突及其調(diào)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12期
3 林年冬;高校教師的角色沖突與自我調(diào)適[J];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忠晶;社會問題芻議[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2 劉佰合,蔣保;科舉制度的廢除與社會整合的弱化[J];安徽史學;2000年03期
3 雷冬文;近代士紳在民眾起義中的角色扮演——以廣東天地會起義為例[J];安徽史學;2003年03期
4 聶小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個人價值[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5 唐克;楊匯泉;;戶籍制度改革與城市化進程的反思[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6年12期
6 周霄;小議社會組織分類——從韋伯到帕森斯[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7 譚賢楚;周長城;;民族地區(qū)新農(nóng)村建設的運行機制研究——基于恩施州的調(diào)查[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20期
8 戴迎華;湯麗麗;;社會變遷視野下我國農(nóng)村宗教問題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年05期
9 成祖松;宋洪生;;加強宿舍文化建設 促進大學生社會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10 戴家芳;;高校輔導員角色困境及實現(xiàn)途徑[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尚保華;孫鍇;;論檢察機關對群體性突發(fā)事件的依法妥善處理[A];第六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周芳苓;;從和諧發(fā)展視角探討我省城市農(nóng)民工與城市居民關系問題[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4年“社會工作、社會學與構建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張小娜;;貴州省外出務工農(nóng)民工社會流動問題研究——以貴州在溫州的農(nóng)民工為例[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付誠;王一;;市場規(guī)則體系下的“無直接利益沖突”問題初探[A];中國社會學會2010年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吳軍;范明林;;廉租房評估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節(jié)選)[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6 張祝平;;正名與正行:民間信仰的社會控制及策略選擇[A];浙江省社會學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倪稼民;;制度安排公正與和諧社會[A];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新世紀初的世界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6年
8 陳銀娥;;社會福利制度反貧困的新模式——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視角[A];外國經(jīng)濟學說與中國研究報告(2011)[C];2010年
9 李瑞;徐靜琳;;試論美國的社區(qū)矯正制度[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刑事法律的理論與實踐[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自安;政治因素對主觀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張百杰;轉(zhuǎn)型期中國群體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閆闖;制度變遷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學;2011年
4 鄭劍;社會資本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周健;制度與角色的互動:當代中國政府過程研究的一個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楊坤洋;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安全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7 姚志敏;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8 邵寧;身份與排斥:中美非主流社會群體比較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9 王云嶺;現(xiàn)代醫(yī)學情境下死亡的尊嚴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謝元春;女性修辭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青梅;和諧社會視域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自我調(diào)適[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歡;農(nóng)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社會學思考[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黨云皓;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及相關因素的調(diào)查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張明月;儒家文化視野下當代高校師生沖突現(xiàn)象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劉芳芳;多元主體參與公共危機管理的組織網(wǎng)絡構建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廖吉保;我國遺產(chǎn)稅立法理念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孫建風;小學師生日常交往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戰(zhàn)文騰;威海市城市社區(qū)體育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霞;基于課堂生生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屈杰;網(wǎng)絡人際交往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D];西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明慶華;試析教師的心理角色及其沖突[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2 曲正偉;;教師的“身份”與“身份認同”[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07期
3 徐霞;新疆高校女知識分子狀況[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祁延慧;;高校教師角色沖突與心理調(diào)適[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2 陳海濤;;關于高等院校新任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構建的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3 陳宏華;;對民辦高校教師角色沖突和角色調(diào)適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9年07期
4 孟旭;杜智萍;;關于完善高校新任教師入職培訓的思考[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5 趙玉芳;;高校教師的職業(yè)倦怠與保健[J];高校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5年04期
6 曹曉明;;試論對高校教師的人文關懷[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7 王玉良;;高校教師繼續(xù)教育的顯著特點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1期
8 趙金波;邵華;;高校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原因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16期
9 唐志紅;;高校教師職業(yè)倦怠的成因機制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6期
10 馮曉麗;李松柏;;高校教師工作壓力調(diào)適的社會學分析[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厲;;我國高校教師勞動力市場的薪酬分析[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邢麗刃;于翔;徐博;;推進高校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踐探索[A];高教科研2006(下冊:專題研究)[C];2006年
3 周明耀;;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的多層次群模糊綜合決策方法[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1卷)[C];1991年
4 王玉s,
本文編號:14314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43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