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國博士后國際化水平的思考
本文關鍵詞:提高中國博士后國際化水平的思考 出處:《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3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博士后制度 國際化水平 外籍博士后 世界一流大學
【摘要】:博士后國際化水平與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密切相關。當前中國博士后制度發(fā)展存在著外籍與留學博士占博士后招收總人數(shù)中比例太低、本土博士后出國機會少,以及研究成果國際化程度不夠等問題。造成問題的原因是博士后國際化政策制定的戰(zhàn)略性缺陷,資助經(jīng)費缺乏吸引力和博士后制度國際化宣傳不夠。提高中國博士后國際化水平,需要增加國內博士后的派出、對外籍博士后實施差別性資助政策和加強博士后制度的國際交流。
[Abstract]:The level of postdoctoral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in China. At present, there is a low proportion of foreign and overseas doctoral student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postdoctoral stud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stdoctoral system. There are few opportunities for local postdoctoral students to go abroad, and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is not enough. The reason is the strategic defect of postdoctoral internationalization policy. The funding is not attractive and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of postdoctoral system is not enough.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ostdoctoral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domestic postdoctoral dispatch. Implement differential funding policy for foreign postdoctoral students and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postdoctoral system.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博士后戰(zhàn)略發(fā)展與改革研究”,項目批準號:71273034
【分類號】:G649.21
【正文快照】: 早在18世紀70年代美國的霍普金斯大學(JohnsHopkins University)最早資助博士后[1],開啟了世界博士后制度的發(fā)展!2008年,美國博士后規(guī)模達到89000人”[2],成為世界博士后第一大國。博士后改變了研究型大學師資結構,為吸引國際優(yōu)秀人才和保持美國大學國際競爭力提供了基礎[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崔明秀;孟晨;馮文宇;;美國博士后科研訓練體系與啟示[J];農(nóng)業(yè)科技管理;2009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姚銳;中國博士后制度發(fā)展[D];南京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范平花;美國博士后制度研究[D];汕頭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斯虹;我國博士后制度管理模式:問題與展望[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2 劉莉;Andrea STITH;徐亦斌;;對我國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后工作的思考[J];復旦教育論壇;2011年05期
3 許士榮;;試析全球化視野下的我國博士后政策取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年07期
4 劉興春;;改進博士后評估制度的初步探索[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7年07期
5 汪萍;胡民眾;;博士后制度與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江蘇高教;2009年04期
6 紀子英;呂蕾;;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的創(chuàng)設、運作與改革[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06年05期
7 姚云;;中國博士后制度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8 馬玉杰;賈東風;;完善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9 景強;趙亮;;淺析美國博士后訓練與制度體系探析[J];南方醫(yī)學教育;2012年01期
10 崔明秀;馮文宇;張江麗;;借鑒西方成功經(jīng)驗 提升我國人才質量[J];農(nóng)業(yè)科研經(jīng)濟管理;201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姚銳;中國博士后制度發(fā)展[D];南京大學;2011年
2 許士榮;中國博士后政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倩;我國博士后經(jīng)費投入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D];東北大學;2009年
2 范平花;美國博士后制度研究[D];汕頭大學;2006年
3 邢新主;從論文視角看博士后制度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作用[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4 姚明芳;我國博士后制度發(fā)展道路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5 吳昊;美國研究型大學專職科研隊伍建設研究及啟示[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6 溫月男;中美博士后制度比較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支越;從CUSPEA項目到中國博士后制度[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2 鄧存瑞;美國博士后教育簡介[J];外國教育動態(tài);1989年01期
3 陳立;美國博士后教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4 馮支越;從事博士后研究的動機與能力之間關系的探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S1期
5 吳士余;;博士后科研基地的啟示[J];編輯學刊;2008年04期
6 孫偉;;漫談博士后制度[J];兵團建設;2003年02期
7 周自翔;;淺析我國博士后制度對培養(yǎng)和使用創(chuàng)新人才的意義[J];才智;2008年23期
8 范平花;;美國博士后教育發(fā)展述評[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年03期
9 ;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新條例出臺[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10 王可利,劉仁龍,萬炳祥,吳傳明,羅家富;論新時期博士后制度改革[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士榮;中國博士后政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丹華;中國博士后制度的制度分析[D];浙江大學;2004年
2 何勇濤;軍隊醫(yī)學院校博士后研究人員出站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3 范平花;美國博士后制度研究[D];汕頭大學;2006年
4 馮瑩;技術創(chuàng)新視野下的企業(yè)博士后工作站的功能定位[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陳德均;信息不對稱對我國博士后工作的影響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彭慶有;中山市人民醫(yī)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問題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7 趙露霞;校企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后有關問題探析[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亦武;;中國大學國際化影響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09年05期
2 蔣玉婷;;全球經(jīng)濟危機給中國高校國際化帶來的新挑戰(zhàn)及其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0年04期
3 ;鞏固提高 保證質量 穩(wěn)步發(fā)展──紀念我國實行博士后制度十周年[J];中國公務員雜志;1995年10期
4 湯華;博士后制度:讓青年科技英才“冒”出來[J];w,
本文編號:14231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42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