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測算方法綜述
本文關鍵詞: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測算方法綜述
【摘要】:教育是培養(yǎng)和增加人力資本的根本途徑,教育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已得到了國內外學者普遍的認同。本文對國內外學者分析和測算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的方法和結論進行了綜述,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不同學者測算的我國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數值。從而,有助于較為全面地認識目前關于測算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的研究成果,并有助于進一步了解我國教育發(fā)展的水平。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管理學院
【關鍵詞】: 教育 經濟增長 貢獻率 投資收益率
【分類號】:G40-054
【正文快照】: 一、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概述在現實社會中,教育對促進和推動一國社會經濟增長起了巨大貢獻,這一事實反映在多個方面。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發(fā)達國家都把教育當作一項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產業(yè),美國教育產業(yè)的產值處于美國經濟所有產業(yè)的第三位,僅教育服務一項每年創(chuàng)造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小剛;陳東有;;農民工對江西經濟增長的貢獻與成果分享測度[J];當代財經;2009年01期
2 張立新;王雅林;;東北三省經濟增長中高等教育貢獻率的估算[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3 王恩胡;;西部人力資本發(fā)展及其對經濟增長貢獻研究[J];開發(fā)研究;2006年01期
4 吳重涵;張俊;周潔;;江西省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研究——基于丹尼森因素分析法[J];教育學術月刊;2009年06期
5 謝西慶;;農村轉移勞動力對廣東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分析——以廣東省建筑業(yè)為例[J];嶺南學刊;2010年05期
6 劉睿;鄧正琦;;教育對重慶市經濟增長貢獻研究[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趙修渝;黃仕川;;重慶教育發(fā)展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測算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張朝暉;胡昊;;高等教育對福建省經濟增長貢獻率的研究[J];莆田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9 張錦文;;西部地區(qū)產業(yè)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J];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王得忠;胡榮;;陜西省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測算分析[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賈燕兵;;經濟快速增長階段耕地非農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析[A];2008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段瑋;肖子牛;;近33年云南降水及其構成的氣候變化[A];中國氣象學會2006年年會“首屆研究生年會”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3 鄒驥;陳吉寧;褚俊英;周景博;董保民;;環(huán)境產業(yè)對國民經濟影響的定量分析[A];第二屆環(huán)境保護市場化暨資本運營與環(huán)保產業(yè)發(fā)展高級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1年
4 孟偉;高慶先;任陣海;;北京及周邊地區(qū)大氣污染數值模擬研究[A];2008年北京氣象學會科技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5 陳淵成;曹婉雯;曹媛;張琳;常勃勃;楊文亮;柳曉泉;;基于神經網絡的藥動學-藥效學結合模型評價丹參素心血管活性[A];第九屆全國藥物和化學異物代謝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王欣;謝自楚;陶建軍;韓用順;;降水增加對冰川系統(tǒng)變化的影響分析——以新疆冰川區(qū)為例[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7 史鵬;柏滿迎;;一個基于隨機控制方法的養(yǎng)老基金管理模型[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白虎志;任國玉;張愛英;;城市熱島效應對甘肅省溫度序列的影響[A];全國優(yōu)秀青年氣象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徐曉嶺;王蓉華;晉亮;吳生榮;趙輝;;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A];中國現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張萬朋;;試論當前我國教育產業(yè)投融資體制改革面臨的挑戰(zhàn)[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偉鋒 楊惠晴 劉曉晨;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近半[N];地質勘查導報;2009年
2 記者 溫憲 馬小寧;沒有任何國家操縱本國匯率 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大[N];人民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韓富斌;高新技術產業(yè)要為我省經濟增長貢獻更多份額[N];陜西日報;2003年
4 張杰;沈利生:外貿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定量分析[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5 馬三坤;發(fā)展我市教育產業(yè)的幾點思考[N];衡水日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郭玉志;教育產業(yè)風景這邊獨好[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任震宇;四大因素助推消費快速增長[N];中國消費者報;2010年
8 通訊員 陳露 本報記者 花善岱;教育產業(yè)潛力巨大[N];中華工商時報;2001年
9 駐浙記者 蔣萍 通訊員 陳玟;教育產業(yè)能否降低門檻[N];文匯報;2003年
10 歇宣;大規(guī)模貸款助推教育產業(yè)[N];重慶商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偉;中國工業(yè)行業(yè)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差異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2 金瑋;西部制度變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3 王永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8年
4 張勁松;農業(yè)機械化對糧食產出效能的貢獻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5 俞立平;地區(qū)信息資源差距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6 陳小紅;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貢獻的評價與控制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7 范良千;流域非點源貢獻率核定及總量負荷分配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王林輝;我國經濟增長主要因素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9 余衛(wèi)平;軌道交通及其外部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劉秀新;自主技術標準化對中國通信設備制造業(yè)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韋柳婭;廣西高等教育對省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梁麗麗;高技術產業(yè)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3 孫立成;江蘇省人才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及其發(fā)展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06年
4 李杰;制度變遷與中國經濟增長[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5 呂彬彬;勞動力轉移與中國經濟增長[D];復旦大學;2008年
6 張奇勇;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的計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7 陳亞麗;江蘇省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8 嚴萍;我國產業(yè)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D];廈門大學;2007年
9 胡穎瑩;異質性人力資本對區(qū)域經濟增長差異的影響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08年
10 王文靜;對外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270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827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