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tài)度改變視野中的情感作用及其對德育的啟示
本文關鍵詞:態(tài)度改變視野中的情感作用及其對德育的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情感 態(tài)度改變 道德教育實踐 德育工作者 受教育者 德育情境 社會心理學 道德教育過程 社會道德規(guī)范 信息
【摘要】:態(tài)度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因素構成的持久而穩(wěn)定的個體內(nèi)在心理結構。品德的社會心理學闡釋是個體對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態(tài)度,道德教育過程是這一特殊態(tài)度形成和改變的過程,情感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者、德育信息和德育情境構成影響受教育者情感的外在刺激因素,因而要調(diào)動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過程中的積極性,就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德育工作者要全面提高素養(yǎng),增強道德教育的號召力;德育信息要熔鑄積極情感,增強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德育情境要精心創(chuàng)設,增強道德教育的滲透力。
【作者單位】: 徐州醫(yī)學院
【關鍵詞】: 情感 態(tài)度改變 道德教育實踐 德育工作者 受教育者 德育情境 社會心理學 道德教育過程 社會道德規(guī)范 信息
【基金】: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6SJD880056)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一態(tài)度問題是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核心問題,甚至有人把社會心理學定義為研究態(tài)度的科學,美國心理學家墨菲就曾指出:“在社會心理學的全部領域中,也許沒有一個概念所處的位置比態(tài)度更接近中心!盵1]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社會心理學界對態(tài)度及其改變作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并形成了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羅亞莉;;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影響因素的社會心理分析[J];江漢論壇;2006年02期
2 劉秀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因素探析[J];理論探討;2005年02期
3 郭祖儀;論品德心理結構的社會心理模式[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燕,白翠青;試析高職學生品德培養(yǎng)途徑的心理學依據(jù)[J];遼寧高職學報;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遲毓凱;人格與情境啟動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捷;責任性內(nèi)疚的影響因素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2 安宇寰;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中的非理性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3 李耀宗;品德心理發(fā)展的動力結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中原;為魯迅《熱風》題名進一解[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2 遲愛光;劉品;;生物節(jié)律及其曲線的繪制、分析[J];體育博覽;1980年05期
3 王國華;劉雅瑞;;舞蹈的自然美[J];大自然;1980年02期
4 林阿綿;高鑫;;春蠶的精神——記孫敬修老師[J];人民教育;1980年11期
5 天云;;論陶文的藝術性[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6 湯國銑;;論語言的美[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7 邱濤;;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教學[J];四川教育;1980年11期
8 陳文育;;試談中國古典詩歌對色彩的運用[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9 湯國銑;;抒情的藝術——談抒情詩[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10 傅毓鈐;;二十個“也”字及其它[J];語文教學通訊;1980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華華;;淺談編輯的非智力因素[A];科技編輯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2 劉彥才;;侗鄉(xiāng)建筑的奇葩-----戲臺[A];2002年海峽兩岸傳統(tǒng)民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2年
3 陶菊;;家庭臨終關懷護理[A];第九屆中日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俞晨;;詩歌鑒賞中的心理教育[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5 李曉峰;;文學:個人心靈的景——王安憶的文學觀管窺[A];陜西省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劉明皓;;趣味性設計——論現(xiàn)代工業(yè)產(chǎn)品美學中的趣味性與兒童化語言[A];2004年工業(yè)設計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李元;;多彩的文化畫卷——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世界民族音樂[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8 陳侃;;夢像物化體驗技術及其臨床應用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胡克祖;張日f;楊麗珠;;母親、教師及其態(tài)度對兒童好奇心影響的實驗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苗秋香;;課堂反饋勿急躁 延時評價好處多[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蕊;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N];安徽經(jīng)濟報;2000年
2 曹志培;逼近靈魂的聲音[N];安徽日報;2000年
3 凸凹;《外國文人日記抄》[N];北京科技報;2000年
4 凸凹;《愛與同情》[N];北京科技報;2000年
5 凸凹;《呼嘯山莊》[N];北京科技報;2000年
6 張伯存;邊緣的聲音[N];北京日報;2000年
7 侯健;學生的智商與情商[N];兵團日報(漢);2000年
8 雨田;海爾集團的多品牌策略[N];中國包裝報;2000年
9 尚彥亮;理論入腦 情感入心[N];中國電力報;2000年
10 戈子;“孫悟空”的親情和愛情[N];中國婦女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李秀金;日常生活和新時期文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許曉晴;中古隱逸詩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3 劉尚明;絕對價值觀念如何可能?[D];復旦大學;2005年
4 趙玉芳;持續(xù)性社會事件認知的初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岳海龍;中國城市消費者沖動購買行為的實證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楊輝;“移風易俗”命題考源[D];浙江大學;2005年
7 韓厲萍;短期噪聲暴露與工作能力要素的關系[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8年
8 吳雪海;微意識狀態(tài)視覺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元務;態(tài)度理論及其在黨的方針政策宣傳中的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2 楊穎;符號·情感·形式[D];河北大學;2005年
3 潘曉燕;中國當代油畫的意象性[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4 田浩;情感與理性[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谷學儒;平凡世界中的真情[D];河北大學;2005年
6 楊通林;休謨情感理論述評[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7 馮志才;色彩的意義[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趙靜;當代學校教育實踐中一個游離的靈魂[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汪溟;中國傳統(tǒng)風水理論與園林景觀[D];中南林學院;2005年
10 劉曉冰;試論筆墨符號[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5691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56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