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20年的回顧與反思
本文關鍵詞:我國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20年的回顧與反思,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20世紀80年代心理素質及其教育受到我國心理學界關注,大學生心理素質及其教育問題已經成為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熱點之一。我國一批學者在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概念、結構、發(fā)展狀況、教育訓練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理論研究缺乏整合、實證研究薄弱、研究方法單一、測量工具不夠完善、教育研究有效性不高。對這些問題的反思,有助于我們明確該領域未來研究的發(fā)展方向。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 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素質研究 我國 回顧 反思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2004年度重大課題 200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6XSH012)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心理素質及其教育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受到我國心理學界關注,通過20余年的研究,現(xiàn)已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積累了大量關于心理素質及其教育的研究資料。已有研究表明,心理素質是學生素質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心理素質教育在整個素質教育里占據(jù)核心地位,是全面發(f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紀宏;高師院校大學生心理素質調查研究及自殺危機干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2 劉寧;健美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3 張大均;論人的心理素質[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2期
4 李虹;素質、心理素質與素質教育[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5 劉曉明;心理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2001年02期
6 周治金;論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論心理素質對大學生發(fā)展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8 冉武紅;關于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幾點思考[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9 段鑫星,池忠軍,張利先,唐學成;大學生心理素質狀況調查[J];健康心理學雜志;1998年02期
10 林少真,何少穎;團體咨詢在大學生心理素質發(fā)展中的應用[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滔;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丁云霞;大學生心理素質量表的編制的初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徐俊川;論當代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D];武漢大學;2004年
4 羅品超;大學生心理素質構成因素及其測量工具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百盈;高師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2 孫浩然;冉昆玉;;工科大學生就業(yè)特征及其對就業(yè)指導的要求——基于安徽A高校的調查分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俞海俠;;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方百盈;高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體育鍛煉的關系[J];安徽體育科技;1999年03期
5 陳湘文;;高校中長跑教學中的心理訓練方法[J];蚌埠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6 臧惠杰;臧同青;;淺談高職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7 張輝;彭立學;;大學生特殊群體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年11期
8 徐強;;大學生違紀行為及教育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年02期
9 馮媛;;基于屬性數(shù)學的大學生心理素質綜合評價[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10 楊劍,劉曉偉;優(yōu)秀體育教師心理素質問卷的研制及其應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璇;;民辦高校學生心理素質狀況調查研究[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2 馬瑤;趙建新;王遠麗;廣建梅;白樺;;影響高職院新生心理適應性因素的回歸分析[A];云南省高職高專教育分會第七次全體理事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晶;;女子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特征研究——以中華女子學院為例[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4 李洋;李芳;;團體輔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5 王翠萍;;健美操對大學生體像、社會體格焦慮影響研究[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6 冉龍彪;楊滿云;;正確把握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7 岳曉東;;壓彈: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新方向[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8 樊富珉;張翔;;大學生人際沖突原因及其應對方式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9 佘丹丹;宋少俊;;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成因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李靜;;大學生認知偏差問卷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崇蓮;廣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王俊山;中小學班主任的情感素質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徐紅;新政策背景下專家型教師素質與行為標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4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陳旭;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蔡圣剛;人格測量中的概率展開理論及其研究方法[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郭成;青少年學業(yè)自我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8 江琦;大中學生考試心理問題及考試績效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9 賈利軍;大學生就業(yè)能力結構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唐點權;青少年文明心理結構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穎;理工科大學生心理素質問題分析及教育對策[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尚曉可;元認知干預法治療大學生抑郁障礙的有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邢同淵;聽覺障礙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調查與教育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木子;普通高校健美操選項課教學運用研究性學習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兆環(huán);利用校園電視點播平臺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源源;新疆某中等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衛(wèi)護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與學習成績的相關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孫偉波;佳木斯地區(qū)中學健美操教學開設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利永;高職生應激、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劉笑昆;太極拳運動與團體認知輔導的心理干預效果比較[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楊東蕾;團體輔導改善醫(yī)學生學習倦怠的實驗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含芬;安徽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測試研究Ⅰ:智力分布和發(fā)展特點[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2 張履祥;安徽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測試研究──Ⅱ:人格因素分布和發(fā)展特點[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3 金漢杰;實施素質教育工程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J];安徽教育;1994年Z2期
4 林崇德;智力結構與多元智力[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 紀宏;高師院校大學生心理素質調查研究及自殺危機干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6 張大均;論人的心理素質[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2期
7 樸婷姬;關于師范生教師素質培養(yǎng)的思考[J];東疆學刊;1997年01期
8 揚揚;李德;賜雪;;關于高師學生職業(yè)意識的調查研究[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3期
9 何少穎,程靈;團體輔導在心理訓練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韓向明,張克讓,馬惠霞;高師低年級學生人格特征的測查與分析[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桑志芹;談文娟;郭晉玲;鄧旭陽;杜文東;姜憲明;馬向真;江鴻;朱逢久;吳繼霞;孟慶恩;吳正國;周平;崔景貴;謝鋼;夏紀林;周春開;周圍;池忠軍;;江蘇省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初步分析[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建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結構、機制與功能[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衍玲;小學生心理素質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王滔;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敏;;論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J];文教資料;2008年29期
2 衛(wèi)戈,孟東維;大學生心理素質與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年06期
3 李蘭華;;試論音樂教育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中的作用[J];美與時代;2008年03期
4 岳曉東;論大學生心理素質之認識與培養(yǎng)[J];教育導刊;2000年05期
5 沈炳耘 ,李慧 ,孫大為;淺談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J];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6 龐永紅;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之我見[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03期
7 侯傳亮;李娥;;論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J];學習月刊;2006年22期
8 劉彬;王倩;李應偉;;體育課對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實效性研究[J];大家;2010年11期
9 樊亞萍;;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調查和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23期
10 喬治林;;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及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曉玲;吉明明;王嘯天;趙霞;錢宇鳳;;大學生心理素質自我教育體系構想與實踐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曉玲;吉明明;王嘯天;趙霞;錢宇鳳;;《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必修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3 岳曉東;桑志芹;朱源;賀淑曼;;大學生心理素質之內隱概念:一個跨院校的比較調查[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4 王起香;;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5 張晶;;優(yōu)化心理素質培養(yǎng)合格的船員——航海類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班研究報告[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6 朱美芬;;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況、成因及心理教育的途徑[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7 傅宏;郭亨杰;季秀珍;郗浩麗;;大學生心理素質觀初查報告[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8 張我友;;航海專業(yè)大學生心理素質養(yǎng)成和心理健康教育淺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9 向守俊;;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的問題與對策[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10 于立東;夏紀林;;理工科不同群體大學生心理素質差異初探[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2001年老齡工作大事回顧[N];中國老年報;2001年
2 劉佐 整理;2001年稅收重大事件回顧(三)[N];中國財經報;2002年
3 徐濤;北京中聯(lián)舊車車市11月行情回顧[N];中國機電日報;2000年
4 陶偉;PC市場:回顧2000展望2001[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5 德智;回顧2001年,,上海貝爾在調整中成長[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6 冶金價格信息中心;2000年 鋼材價格走勢回顧[N];中國冶金報;2001年
7 李樹年;最后的繁榮[N];中國機電日報;2001年
8 賽迪網資訊中心;2000年IT界11件大事回顧[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9 丹正 高宇 王恒周;回顧2001[N];糧油市場報;2002年
10 文正;中國企業(yè)美國上市回顧[N];中國工商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曹祥發(fā);建國以來我國足球運動發(fā)展演變的社會學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2 詹恂;我國網絡傳媒的文化產業(yè)經營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郭琳;供需平衡視角下的我國石油資源安全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張瑞林;我國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劉東英;我國生鮮蔬菜物流體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米靖;我國奧運參賽目標管理的理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7 扈映;我國基層農技推廣體制研究:一個歷史與理論的考察[D];浙江大學;2006年
8 顏中杰;我國職業(yè)足球俱樂部后備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9 李凌峰;我國石油供應安全危機預警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艷;護理專業(yè)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丁云霞;大學生心理素質量表的編制的初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侯建明;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孫慧琴;我國公務員退出制度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8年
5 袁蓉其;論我國電子政府之公共性[D];四川大學;2005年
6 胡蓉;我國非營利組織志愿者的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7 李晨聰;關于我國博物館創(chuàng)收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龐汝琴;漢語口語教學的回顧與前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宋秦;我國設立社會責任投資基金的問題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07年
10 張麗花;我國成人高校教育投資效率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20年的回顧與反思,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64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45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