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與優(yōu)質學校教育
[Abstract]:As early as 1998, Zhengzhou 16 middle school set up the first multimedia experiment base in Henan province to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multimedia teaching to the students. This subject experiment aim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actice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the application of methods and strategies in discipline teaching, and the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作者單位】: 河南省鄭州市第十六中學
【基金】:2006年度鄭州市教育科研重點立項課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優(yōu)質學校教育建設研究》的成果
【分類號】:G40-05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善廣;努力按照教育規(guī)律辦學——蒹論學校教育工作的客觀規(guī)律[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Z1期
2 張同善;學校教育應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3 湯善讓;我校恢復教育系 今年開始招生[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4 鏡庭;拉丁美洲的非正規(guī)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5 李清悚 ,顧呈璋;師范教育應當受到重視[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6 陳育辛;要探索培養(yǎng)人才的奧秘[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7 金忠明;論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一體化[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8 唐龍圭 ,沙裕忠;從實用教育到職業(yè)教育——評黃炎培職業(yè)教育思想[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9 朱鶴年;學生年齡特征與教育[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10 陳日曜;“機制”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問題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建國;趙惠君;;21世紀水利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討[A];中國水利學會一九九九年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2 秦自強;;建教合作開發(fā)照明燈具之探討[A];海峽兩岸第五屆照明科技與營銷研討會專題報告文集[C];1998年
3 徐晗星;;中國歷史上儒商精神的現(xiàn)代價值[A];新世紀 新思考[C];1999年
4 李小卯;寇紀淞;李敏強;;關于信息技術和組織變革關系的探討[A];系統(tǒng)工程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1998年
5 耿培炳;;碘缺乏地區(qū)學校教育改革芻議[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6 王國力;;建立師生間和諧同情關系[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7 張捷夫;;清代山西的學校教育和科舉考試[A];三晉文化研究論叢(第一輯)[C];1994年
8 李光景;;教育和生產攜手 知識與能力共進——屯留縣東古村“整體教育”模式探索[A];科教興村實踐與探索——山西省農村教育改革百校評析[C];1997年
9 ;小學校能辦大事情——臨縣寨上村小學科教興村紀實[A];科教興村實踐與探索——山西省農村教育改革百校評析[C];1997年
10 朱新義;;深化教學改革 推進素質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 李曉東;企業(yè)信息化建設分析(下)[N];中國電子報;2000年
2 張俊鳳 記者 朱謙;“教學開放日”家長進課堂[N];中國婦女報;2000年
3 夏元莉;構筑開放式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姜興元;寒亭一中構筑立體德育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趙正元;京城家庭教育大變陣[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記者 劉玉;遼寧首屆高職畢業(yè)生“走俏”[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嚴明貴;新世紀科學該做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0年
8 張學廣 西安郵電學院社科部副教授、哲學博士;廣告文化與教育責任[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本報特約評論員;建立學校普及普通話的保障機制[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關穎 高德勝 李海霞 趙忠心;是餡餅,還是陷阱?[N];中國教育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旭東;現(xiàn)代課程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0年
2 馬達;二十世紀中國學校音樂教育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3 何齊宗;走向審美人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劉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王有升;被規(guī)限的“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6 紀明澤;學校:弘揚現(xiàn)代人文精神的家園[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夏惠賢;多元智力理論與個性化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朱曉宏;學校對學生道德成長影響之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吳曉蓉;儀式中的教育[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勇;中遠全球集裝箱運輸信息系統(tǒng)建設規(guī)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2 潘麗霞;近代體育教育中學校體操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3 陳輝梅;論班主任是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4 茅銳;我國中小學未成年學生受傷害事故與教育預防的初探[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5 張旭;當代西方女性主義教育——理論與實踐[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6 黎靜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校—家庭合作教育模式”[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7 羅少功;我國普通高校學生體育文化素養(yǎng)的理論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8 張小紅;宋代宗室子弟教育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9 侯峰;傳播與交融[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劉丹;基于信息系統(tǒng)的智能小區(qū)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4562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245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