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現代缺失與重構
[Abstract]:Thanksgiving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In the period of rapid social transformation,some students lack their due moral cultiv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are indifferent to human feelings,have a weak sense of gratitude,and even refuse to repay their gratitude,which deviates from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and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We must innovate the ways of Thanksgiving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 gratitude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students and form a good social morality for everyone to repay kindness.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校長辦公室
【分類號】:G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文芳;試論裴斯泰洛齊“一切為了孩子”的教育理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2 張曉瑾;第斯多惠的現代教育思想[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3 郭法奇;灌輸式教育:從懷疑、批判到否定——20世紀西方教育的最大變化[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扈中平;教育目的應定位于培養(yǎng)“人”[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3期
5 李保強,李如密;構建課堂教學管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6 孫建華;教師素質——素質教育的生命線[J];班主任;2005年02期
7 白云;專業(yè)課教學進行德育滲透的思考[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8 龔友德;論教法與學法的統(tǒng)一[J];常熟高專學報;2002年03期
9 李永生;;新加坡公民教育中的儒家倫理道德教育及其啟示[J];當代經理人(中旬刊);2006年05期
10 鄒紹清;方開學;;論價值澄清模式及其對我國學校德育的啟示[J];道德與文明;2006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袁愛玲;學前創(chuàng)造教育課程及其理論構建[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王倫信;清末民國時期中學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婁立志;論目前我國教育的主導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劉承波;信息時代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變革及其運行機制[D];廈門大學;2002年
8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10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漠琳;西方“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其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郭德紅;論教學論學派[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廖大鵬;論師生關系的新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王牧華;生態(tài)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伊焱;教育的實然發(fā)展與應然追求[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6 楊進;尊重的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7 蔣云華;大學英語“交際—對話”式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黃黎明;課程資源信息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黃福祥;論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及其培養(yǎng)[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10 范增民;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峰;;科技的發(fā)展離不開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12期
2 王耀文;邊林靜;;論信息技術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年10期
3 季鐵軍;;生態(tài)文明的德育思考[J];中國德育;2011年01期
4 楊懿娟;;我所了解的榮德生教育思想中的德育教育理念[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4期
5 肖榮勛;;內觀療法在教育中的應用及研究新進展[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6 張慶嶺;為中國教育把脈(四題)[J];基礎教育;2003年S1期
7 陳棟;;讓感恩教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行軍[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5期
8 鐘凌燕;;開展特色感恩教育活動,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9 楊飛云;;論人性視角下的教育自由及其啟示[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陳瑞豐;;蘇格拉底自然的教育與德育——從知識產生的過程到價值觀[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明遠;夏誼;;高一學生身心健康狀況調查分析與德育思考[A];安徽省第五屆“興皖之光”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交叉學科卷)[C];2005年
2 陳保紅;李力;;從“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看德育要強化的幾個觀念[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吳建東;;略論德育是新世紀人才的道德基石[A];亞洲人才戰(zhàn)略與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戰(zhàn)略論壇文庫[C];2001年
4 沈彪;宋建平;;學校心理輔導與德育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殷洪濤;;創(chuàng)造美好的精神家園[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郭立雙;;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研究報告[A];走進新教育: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成果集[C];2006年
7 孫惠;;淺析“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的關系[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8 王秀林;;德育——塑造靈魂的工程[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9 陳遼;;德育要落實:養(yǎng)成良好習慣——紀念葉圣陶誕辰110周年[A];葉圣陶德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張明春;;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實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李強;德育“行家”語言的主要特點[N];天津教育報;2008年
2 童心 毛澤武;計算機校 創(chuàng)新思路狠抓德育[N];樂山日報;2008年
3 武威一中 武威六中 古浪三中 民勤縣職業(yè)技術學校 天?h安遠鎮(zhèn)中心小學;德育結出豐碩果 桃李芬芳滿園春[N];武威日報;2008年
4 本報實習記者 沈仲亮;德育也能成“品牌”[N];中國旅游報;2009年
5 陳廣琳 通訊員 謝晨;羅湖德育論壇學生唱主角[N];深圳商報;2009年
6 見習記者 劉佳;德育何時能走出“形式”的怪圈?[N];天津教育報;2010年
7 方言;扎下根,德育才有活力[N];光明日報;2011年
8 馮麗萍 邵玉偉;實施“無痕德育” 奏響和諧德育音符[N];通化日報;2011年
9 田華;開放德育中的最佳選擇[N];天津教育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陳瑞昌 繆志聰;泰興:打造“一校一品”德育名片[N];江蘇教育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洪燕;中國傳統(tǒng)“道德”內涵的現代解讀與轉換[D];西南大學;2010年
2 沈曉敏;對話教學的意義和策略[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立仁;德育價值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偉言;當代中國德育價值取向轉型的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林海亮;全面理解正面教育原則[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建;立美教育認識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7 班紅娟;國家意識與地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8 楊婷;榜樣教育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姚林群;課堂中的價值觀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程德慧;當代中國學校公民意識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柏琦星;學校德育接受機制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向宇;我國青少年休閑德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胡新天;美的德育初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4 閆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學校德育的應對策略[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家寧;論和諧教育思想在德育中的運用[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6 段慧蘭;論德育話語及其更新[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劉洋;德育生活化—新世紀學校德育的發(fā)展趨勢[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梁茵;德育中“人”的迷失與回歸[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趙杰;學校教育中學生道德理解問題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治勇;德育交往:現代德育的本質[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2246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222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