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推進必須弱化威權、強化權威
本文選題:素質教育 + 應試教育; 參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15期
【摘要】:要優(yōu)化我國基礎教育的環(huán)境、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政府部門應發(fā)揮積極作用。但政府部門的威權主義行為和權威不足非但未使基礎教育的應試傾向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加劇了應試傾向與學生素質發(fā)展間的對立,抑制了廣大校長和教師的教改愿望,并使素質教育形式化了。而政府部門要在推進素質教育上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必須依法行政和增強學校的組織性以弱化威權,必須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加大合法權力的投入和實行權、責統(tǒng)一以強化權威。
[Abstract]: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basic education and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play an active role. However, the lack of authoritarianism and authority on the part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has not effectively restrained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tendency of basic education, on the contrary, intensified the opposition between examination-oriented tendenc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quality, and restrained the wishes of the majority of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for teaching reform. And formalize quality education. In order to play its due role in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government departments must administer according to law and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of schools in order to weaken the authoritarianism.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must increase the input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gal power and the unity of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authority.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分類號】:G40-0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黃廷安;;對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分析與思考[J];湖南農機;2006年05期
2 蔡益群;胡建華;;和諧社會視野中的當代中國政府[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6年07期
3 本刊編輯部;;2005中國教育研究前沿與熱點問題年度報告[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4 周慶行;王洪增;;論現(xiàn)代責任政府[J];南都學壇;2006年01期
5 吳全華;;論教師從實踐性反思到反思性實踐的條件[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7年09期
6 周慶行;王洪增;;論現(xiàn)代新型政府及實現(xiàn)的根本途徑[J];行政與法;2006年02期
7 彭振宇;;高職院校推行通識教育:目標、內容與實現(xiàn)途徑[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年1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常慶;公共部門組織中的激勵監(jiān)督機制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2 肖陸軍;論服務型政府建設[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3 高興武;政府職能的需求與供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張梅;政治學視野中的中國版權保護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燕群;開發(fā)區(qū)規(guī)劃法律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06年
2 艾勇軍;近十年(1994~2003)武漢市城市擴張初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楊維榮;責任政府及其在我國的實現(xiàn)[D];河海大學;2006年
4 劉長想;上海社區(qū)青少年工作立法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5 沈岱峰;綜合強縣成長過程中政府的作用與角色變遷[D];浙江大學;2006年
6 金瑞;論我國服務型政府模式構建[D];黑龍江大學;2006年
7 孔憲鵬;縣鄉(xiāng)政府職能與縣鄉(xiāng)財政困難:成因與突破[D];山東大學;2006年
8 尹婷婷;論我國政府從掌舵職能向服務職能的轉變[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9 張國順;論政府再造與服務型政府的建構[D];東南大學;2006年
10 張玉學;基于政府信息化的政府績效提升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強紅蕾;;從“陪讀”現(xiàn)象論“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9期
2 劉亞敏;;素質教育初探[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3 解如華;;關于素質教育幾個問題的再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7期
4 焦陽;;論傳統(tǒng)教育觀對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的不利影響[J];天府新論;2011年05期
5 趙月;;淺析個性教育與其他教育的辯證關系[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6 康艷平;;為學生的發(fā)展而教[J];山西教育(教學);2011年08期
7 韓麗珠;林琨智;莊志軍;;教育發(fā)展的歷史必然——從歷代教育制度的更替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8 張瑩;劉波濤;;制約素質教育推進的因素分析[J];青春歲月;2011年18期
9 史國成;;素質教育要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電教(下);2011年09期
10 胡勇;;對貧困山區(qū)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J];瀘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篤武;;學習鄧小平教育理論 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發(fā)展[A];英明的決策,偉大的勝利——紀念抗美援朝勝利50周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55周年論文集[C];2001年
2 胡培麗;;觀念的轉變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關鍵[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3 韓進瑞;;素質教育實施的障礙分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4 徐雪梅;;學校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對策[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5 孔德宏;;孔子的教育思想與當前的素質教育[A];孔學研究(第四輯)[C];1998年
6 方曉東;;素質教育的提出與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譚紅文;張海燕;符寶敏;;目標教學法與素質教育[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8 李培軍;;改革教學方法 抓好素質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9 王寬明;劉靜;;關于素質教育的思考[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董學文;;試論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A];人學與現(xiàn)代化(三)——北京市人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文富 通訊員 陳潔鳳 黃良業(yè);素質教育在應試教育夾縫中生存[N];湛江日報;2009年
2 馮文波;淺談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N];安康日報;2006年
3 國家計委新聞辦;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N];檢察日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馬宏建;素質教育為何難抵應試教育[N];中國改革報;2006年
5 楊明富;素質教育,從我做起[N];中國教師報;2005年
6 采寫 實習生 劉金練 李廣榮 楊濤;素質教育:永不謝幕的“話劇”[N];中山日報;2006年
7 吳盈盈 實習記者 李敏;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的“悟”與“行”[N];中國教師報;2003年
8 丁正后;一個農村校長眼里的素質教育[N];中國教師報;2005年
9 袁新文;素質教育其實很有趣[N];人民日報;2008年
10 龔明俊;素質教育需要素質社會[N];光明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曙婷;適應素質教育的小學校建筑空間及環(huán)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2 過廣宇;素質教育的新思路:個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薛曉陽;學校制度情境中的學生道德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湯林春;學校效能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俎媛媛;真實性學生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德龍;主體性教育督導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卓;對我國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兩難”問題的分析和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楊和亭;素質教育在我國的實施現(xiàn)狀、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晨;論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的兩難問題[D];青島大學;2009年
4 隋文慧;以人為本 以美育人[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黃艷;賞識教育與“后進生”教育問題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婧;適應素質教育的中小學建筑空間及環(huán)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7 陸婷;論教育學話語的形成[D];蘇州大學;2009年
8 于希山;分層次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9 胡金榮;政策網絡視野下的中國素質教育政策過程分析[D];蘭州大學;2007年
10 張麗;幼兒園建筑空間布局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056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200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