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讀學校學生執(zhí)行功能及其與攻擊行為關系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工讀學校學生執(zhí)行功能及其與攻擊行為關系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執(zhí)行功能 攻擊行為 抑制 轉換 刷新
【摘要】: 盡管人際之間的攻擊研究很清楚的表明,攻擊是受多種因素所制約,在最近幾年的有關研究中,一些專家指出攻擊研究要注意某種認知能力的作用,他們認為這種認知能力可能是攻擊行為發(fā)生的原因。許多研究結果逐漸匯聚到被稱作執(zhí)行功能的一種能力上,這種認知執(zhí)行功能可能在引發(fā)攻擊行為中,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研究主要集中在執(zhí)行功能與攻擊行為的關系上,一般認為沖動是他們之間聯(lián)系的重要概念,尤為重要的是這些研究對攻擊行為進行假設,認為個體低水平的執(zhí)行功能,導致其不能去抑制自己的攻擊行為。 而工讀學校學生最易沖動而產生攻擊行為,是多年來困擾工讀教育的難題,是否工讀學校學生正是由于執(zhí)行功能的低下,而頻繁產生攻擊行為?本研究采用這一新的理論觀點,采用執(zhí)行功能三個部分:抑制、轉換和刷新開展研究,每個部分選取三個基礎實驗,用同齡普通學生作為控制組。研究結果表明兩者在執(zhí)行功能上存在顯著差異,工讀學校學生的執(zhí)行功能低于普通生。運用潛變量分析技術對執(zhí)行功能的可分離性,進行多組比較,發(fā)現(xiàn)執(zhí)行功能的三個部分具有跨組不變性,與已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低水平的執(zhí)行功能與攻擊行為相關聯(lián)。 對于攻擊行為主要從外顯攻擊行為與內隱攻擊性兩個方面來研究,結果表明工讀學校學生與普通生間存在顯著差異,工讀學校學生在外顯攻擊行為與內隱攻擊性上高于普通生。運用潛變量分析技術對執(zhí)行功能與攻擊行為進行考查,發(fā)現(xiàn)模型各項指數(shù)擬合良好,執(zhí)行功能可以作為對攻擊行為的預測。對工讀學校學生與普通生進行多組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工讀學校學生的結構方程模型對攻擊行為有更好的解釋力。 研究結果驗證了研究假設低水平的執(zhí)行功能與攻擊行為的聯(lián)系,說明工讀學校學生的執(zhí)行功能低于普通生,這可能是工讀學校學生產生過多沖動性攻擊行為的認知原因。并針對執(zhí)行功能的特點,為攻擊行為的干預提出建議,通過認知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工讀學校學生的攻擊行為。
【關鍵詞】:執(zhí)行功能 攻擊行為 抑制 轉換 刷新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765
【目錄】:
- 摘要7-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文獻綜述12-53
- 1 引言12-14
- 2 執(zhí)行功能的研究14-32
- 3 攻擊行為的研究32-43
- 4 執(zhí)行功能與攻擊行為的研究43-49
- 5 執(zhí)行功能與攻擊行為理論49-53
- 第二章 工讀學校學生抑制實驗研究53-65
- 1 前言53-55
- 2 方法55-58
- 3 結果58-62
- 4 討論62-64
- 5 結論64-65
- 第三章 工讀學校學生轉換實驗研究65-75
- 1 前言65-66
- 2 方法66-71
- 3 結果71-72
- 4 討論72-74
- 5 結論74-75
- 第四章 工讀學校學生刷新實驗研究75-85
- 1 前言75-76
- 2 方法76-80
- 3 結果80-81
- 4 討論81-84
- 5 結論84-85
- 第五章 工讀學校學生與普通生執(zhí)行功能SEM分析85-93
- 1 前言85-86
- 2 方法86-87
- 3 結果87-90
- 4 討論90-91
- 5 結論91-93
- 第六章 工讀學校學生攻擊行為實驗研究93-105
- 1 前言93-94
- 2 方法94-97
- 3 結果97-101
- 4 討論101-104
- 5 結論104-105
- 第七章 工讀學校學生執(zhí)行功能與攻擊行為 SEM分析105-113
- 1 前言105-107
- 2 方法107
- 3 結果107-110
- 4 討論110-112
- 5 結論112-113
- 第八章 總討論113-124
- 第九章 總結論124-128
- 參考文獻128-146
- 附錄146-150
- 后記150-152
- 致謝152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袁鳳蘭;;攻擊行為與執(zhí)行功能的關系述評[J];社會心理科學;2011年Z2期
2 方小平;何華;;外部攻擊型和關系攻擊型初中生執(zhí)行功能的研究[J];心理科學;2012年01期
3 王美萍;張文新;;COMT基因多態(tài)性與攻擊行為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福俠;問題學生污名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宋文霞;認知加工偏向下工讀學校學生攻擊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金德鳳;大學生執(zhí)行功能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關系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馮杉杉;高攻擊傾向低年級小學生“冷”“熱”執(zhí)行功能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江晶;初中生感覺尋求、自我控制與外顯和內隱攻擊性關系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4 朱佳穎;上海市50-89歲正常中老年人執(zhí)行功能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趙丹丹;學校小組工作方法介入行為偏差青少年的策略初探[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邱丹;增權視角下團體社會工作介入工讀學校學生的思考[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劉萌萌;執(zhí)行功能、父母教養(yǎng)與青少年攻擊行為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8 崔乃雪;醫(yī)學生兒童期不良經歷及其與執(zhí)行功能和攻擊的關系[D];山東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033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80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