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啟動后東南亞華文教育狀況
本文選題:東盟 + 自由貿(mào)易區(qū) ; 參考:《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摘要】:隨著中國與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的建立 ,中國與東盟全方位合作的發(fā)展 ,華文在東南亞國家的經(jīng)濟價值進一步突出 ,當?shù)卣c人民也更加重視華文的作用 ,華文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Ab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ll-rou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has become more promin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people have also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分類號】:G74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霞;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華文教育及展望[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倪子仲;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在逆境中開拓前進[J];閩西職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3 王友松;新加坡的華文教育改革[J];東南亞縱橫;1999年Z1期
4 薛紀達;中華文化與華文教育的未來[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東南亞地區(qū)華文教育學術研討會綜述[J];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6 彭調(diào)鼎;東南亞華文教育的概況及發(fā)展前景[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7年04期
7 賈益民;華文教育學學科建設芻議——再論華文教育學是一門科學[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8 蔡文鋼;落地生根,與時俱進——新加坡的華文教育[J];文教資料(初中版);2003年04期
9 ;南美洲的華文教育[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yè)教育研究;1987年02期
10 李巧萍;世界華文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J];現(xiàn)代教育論叢;199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袁振華;曾潔;;加強普粵拼音優(yōu)化教學研究,促進華文教育現(xiàn)代化[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2 蔡親煬;;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教育的現(xiàn)況與發(fā)展[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張燈;;大華文教育視閾下的境內(nèi)外學生互動教育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10年
4 陸春霞;;完善CAFTA爭端解決機制的建議[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蔡鐵民;;閩南僑胞鄉(xiāng)情流變[A];福建僑鄉(xiāng)民俗——福建僑鄉(xiāng)民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3年
6 陳道超;李晟;;論中國農(nóng)機參與東盟自由貿(mào)易[A];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學會成立40周年慶典暨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陳道超;李晟;;論中國農(nóng)機參與東盟自由貿(mào)易[A];第三屆(2003年度)中國農(nóng)機論壇文集[C];2003年
8 李欣廣;袁濤;;CAFTA進程中廣西與東盟物流產(chǎn)業(yè)對接研究[A];北部灣國際商貿(mào)物流發(fā)展研究:廣西北部灣經(jīng)濟區(qū)商貿(mào)物流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張永安;;面向21世紀暨南僑校教育發(fā)展新思路[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郭杰昌;;北侖河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促進東盟水電事業(yè)的合作和發(fā)展[A];廣西水利廳廳慶征文選集(1)[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勝林 華僑大學華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東南亞華文教育的三次演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記者 胥愛珍 通訊員 龍淑英;海外華裔青少年華文教育基地落戶我市[N];德州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王京生 張燕萍;僑務部門拓展華文教育[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4 記者 雷輝 通訊員 黃愛華;百余志愿教師赴海外教華文[N];南方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張紅;華文教育為中華文化“留根”[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6 孫汝建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院長;華文教育教什么? 育什么?[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張紅;華文教育牽動眾人心[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8 記者 黃之宏 張睿 實習生 孫余丹;全國首個全日制華文班開學[N];溫州日報;2011年
9 ;世界華文教育大會背景資料[N];人民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楊子巖;發(fā)展華文教育正當時[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雯;論北美華文網(wǎng)絡文學的第一個十年[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2 樊榮;語言推廣與文化融合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彭俊;華文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4 胡春艷;抗爭與妥協(xié):馬來西亞華社對華族母語教育政策制定的影響[D];暨南大學;2010年
5 章石芳;族群文化認同視野下菲律賓華族移民母語教育發(fā)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作成;馬來西亞與東盟:外交政策與地區(qū)主義[D];復旦大學;2004年
7 霍偉東;中國-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8 韋紅;東盟地區(qū)主義的發(fā)展與中國[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陳雯;東盟區(qū)域貿(mào)易合作的貿(mào)易效應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10 趙銀亮;東南亞區(qū)域制度變遷與對外政策相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美君;老撾華校華文教育的現(xiàn)狀、困難與改革[D];蘇州大學;2012年
2 李進敏;菲律賓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華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劉許;菲律賓華文教育支持者分析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曹慧覃;泰國清邁市市政府小學華文教育現(xiàn)狀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5 黃桂林;緬甸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區(qū)華文教育的調(diào)查與思考[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6 黃永濤;泰國華校華文教育歷史與現(xiàn)狀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7 陳小榮;從華文教育的角度看海外華人的文化追尋[D];暨南大學;2012年
8 劉小妃;越南南部華族華文教育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9 甘奇;20世紀上半葉東南亞華文教育的變遷[D];海南師范大學;2012年
10 麗佳;印尼華人社團推進華文教育的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649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196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