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加拿大模式開展我國教師教學技能培訓.doc 全文免費在線閱讀
本文關鍵詞:新時期我國高校教師繼續(xù)教育發(fā)展路徑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網(wǎng)友hqpkhvg379近日為您收集整理了關于結合加拿大模式開展我國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的文檔,希望對您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以下是文檔介紹:教學技能,創(chuàng)新發(fā)展教育理念。(2)針對性強的培訓內(nèi)容。在ISW的訓練中,對包括備課、建立學習環(huán)境、授課及總結等每一個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有明確的要求。例如,參與者準備的每一堂課,都必須按照ISW備課教案模板(如圖1所示)書寫教案,體現(xiàn)對“引入(B)”“學習目標(O)”“課前摸底(P)”“共享學習(P)”“課后檢查(P)”“總結(S)”,即BOPPPS這6大要素的設計和思考。事實上,這個設計和思考的過程,就是一個整理思路,梳理教學內(nèi)容的過程。教師若能很好完成這6大要素的設計和思考,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確定該堂課成功了,而完成這一要求的訓練,就是對教學技能最直接的鍛煉。(3)科學合理的培訓周期。設計合理的培訓周期,使參與者形成良好的教學習慣和風格,是培訓的最直接目的。ISW中,每個參與者都需要備3次課,寫3次教案,組織3次課堂講授,同時以聽課學生的身份給出3次反饋意見。這種設計科學合理,3次設計中,第1次能讓參與者知道怎樣組織一堂課;第2次則讓參與者熟悉了一般課堂的組織方法;而第3次就使參與者不知不覺形成了良好的教學習慣和風格。此外,每次課的教授時間設計為10分鐘,這種設計同樣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10分鐘對于參與者來說不會分散太多精力在課程內(nèi)容的準備上,對于要求給出反饋意見的聽課者來說也不會顯得太過冗長,而10分鐘的講課訓練還有利于培養(yǎng)教師干練的教學風格。3結語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各種改革實踐層出不窮,各級各部門進一步更新觀念,規(guī)范教師準人、培訓制度,將我國現(xiàn)有培訓手段與國際先進的培訓模式相結合,有計劃、分批次地在新老教師中開展教學技能強化訓練,是提高我國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的需要。目前,加拿大模式教學技能培訓――ISW模式已得到了加拿大乃至國際高等教育屆的認可,我國部分高校也已意識到該模式的優(yōu)越性,臺灣、福建、北京等多所高校已逐步引入該模式開展教師培訓,或派遣年輕教師專門赴加拿大參與培訓。進一步學習總結該模式的特點,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我國高校教師培訓,是有效提升我國高校教師教學技能的一種有效途徑。參考文獻:[1]張波.高校教師教學技能存在的問題與改進舉措[J].中國高教研究,2007(4):91-92.[2]王桂波,王國君.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39-182.[3]付八軍.新時期我國高校教師繼續(xù)教育發(fā)展路徑探析[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2(3):74-78.[4]郭金陵,吳凌堯.試論高校教師崗前培訓的優(yōu)化對策[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11(5):22-25.[5]吳彥茹.知識轉換模式及策略應用于微格教學的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2):109-112.(見習編輯:劉麗麗)
<12
播放器加載中,請稍候...
系統(tǒng)無法檢測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議您在線安裝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線安裝
本文關鍵詞:新時期我國高校教師繼續(xù)教育發(fā)展路徑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7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17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