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氏兒童智力測驗與認知評估系統(tǒng)對輕度智力障礙兒童測試的比較分析
本文關鍵詞:韋氏兒童智力測驗與認知評估系統(tǒng)對輕度智力障礙兒童測試的比較分析 出處:《中國特殊教育》2010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韋氏兒童智力測驗 CAS認知評估系統(tǒng) 輕度智力障礙兒童
【摘要】:為探討韋氏兒童智力測驗與CAS認知評估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對37名輕度智力障礙兒童進行韋氏兒童智力測驗和CAS測試。結(jié)果顯示:輕度智障兒童韋氏兒童智力測驗的總分與CAS全量表分極其接近,二者無顯著差異;CAS全量表分與韋氏兒童智力測驗總分、言語智商、操作智商呈顯著相關;在CAS測量的四個認知過程中,注意和計劃是輕度智障兒童的最薄弱環(huán)節(jié);多元回歸分析顯示,CAS全量表分對學習成績有顯著預測作用。結(jié)論:CAS認知評估系統(tǒng)能客觀地反映輕度智力障礙兒童的智力水平和特點,為智力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作者單位】: 北京聯(lián)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首都師范大學;
【基金】: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課題“基于PASS理論,對智力落后兒童認知特點及嘗試性干預的研究” 北京聯(lián)合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項目的資助
【分類號】:G764
【正文快照】: 1問題提出韋氏兒童智力測驗是由美國大衛(wèi)·韋克斯勒(D·Wechsler)教授編制的,1986年林傳鼎、張厚粲教授將之引進中國,簡稱WISC-CR[1]。自發(fā)行起,韋氏兒童智力測驗就被廣泛應用于識別智力低下兒童、安置特殊兒童、臨床干預和神經(jīng)心理學評估等方面[2]。二十世紀90年代初,戴斯(Da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明;PASS理論——一種新的智力認知過程觀[J];中國特殊教育;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穎,鄭莉君;試論智力的PASS理論及其對我國教學改革的啟示[J];開封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2 戴海崎,劉聲濤;瑞文測驗項目認知難度因素分析及LLTM擬合驗證[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2期
3 田麗明;試論外語課堂評估手段的現(xiàn)狀及可選策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4 滕瀚,唐智松;網(wǎng)絡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5 何更生;遷移機制及其對教學實踐的啟示[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6 陳玉璽;知識創(chuàng)新及其認識活動的特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7 孫玉紅;;淺談體育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任其平;論發(fā)展高師學生主體性的心理學教學[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9 陳志超;;大學生心理問題形成的外界誘因及預防對策[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王曉芳;運用“注意”規(guī)律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盧福波;;語法教學與認知理念[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義泉;超越式學習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希希;論有效的課堂交往[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喻平;數(shù)學問題解決認知模式及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劉新福;PSIC子空間協(xié)作模型與協(xié)作學習支持環(huán)境的實現(xiàn)技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nèi)容到經(jīng)驗的轉(zhuǎn)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三福;教學的語用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路海東;小學生數(shù)學應用題解決的認知與元認知策略及其訓練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趙娟;初中代數(shù)學習困難生認知特征及干預措施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9 蘇德;多維視野下的雙語教學發(fā)展觀[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10 周志平;學校教育中的知識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麗萍;基于問題與問題解決的應用題教學對小學五年級學生元認知發(fā)展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楊涌;中學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反思認知水平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鋒;發(fā)現(xiàn)式學習研究及CAI課件的實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4 韓夫苓;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普修課相關動作教材體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5 王浩;民辦高校與普通高校大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及其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6 楊玉東;國家數(shù)學課程改革中教師培訓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7 王凱;新型骨干師資培養(yǎng)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張玉敏;論化學美學思維能力及其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陳振全;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事故的侵權行為及其防治[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李文卿;素質(zhì)教育與當前中小學教師素質(zhì)[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其維,金瑜;斯騰伯格(R.J.Sternberg)智力成分理論述評[J];心理科學;1995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薈中,俊明;視障兒童的認知特點與教育對策[J];中國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3090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130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