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學生“學”視角的教師課堂教學自我評價
本文關(guān)鍵詞:基于學生“學”視角的教師課堂教學自我評價 出處:《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3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教師課堂教學 自我評價 培訓機制
【摘要】:教師教學自我評價是新課程改革教師評價的發(fā)展趨勢。當前,教師教學自我評價的最大弊端在于自我評價體系的欠缺和自我評價培訓的缺失。基于學生"學"的視角,可以從學生學習過程、課堂文化、學生學習效果三個層面對教師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自我評價。建立良好的教師自我評價培訓機制,有助于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自我診斷能力,具體措施包括:學校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教學自我評價環(huán)境,增強教師自我評價意識;建立教師自我評價制度,充分利用教師自我評價結(jié)果;確定合理的、可操作的自我評價框架,提高教師自我評價能力;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jié)合,提升教師自我評價時效性。
[Abstract]:Teachers' teaching self evalu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eachers' evaluation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t present, the biggest disadvantage of teachers' teaching self evaluation lies in the lack of self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lack of self-evaluation train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learning, we can self evaluate teachers' classroom activities from three levels: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classroom culture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A good teacher self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raining, help teachers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self diagnostic ability, specific measures include: the school self evaluation environment creating good teaching, enhance teachers' awareness of self evalu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teachers' self-evalua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self evaluation of teachers; 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and workable self evaluation framework,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self-evaluation; self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evaluation of others, enhance the timeliness of teachers' self-evaluation.
【作者單位】: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構(gòu)建發(fā)達城市義務(wù)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水平評估體系研究》(課題批準號:FHB1100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424
【正文快照】: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教學評價就是對教師教學工作,特別是課堂教學的評價〔1〕。評價主體主要是學校領(lǐng)導、學科組長、同事、學生等人,教師只是被評對象;評價方式主要采用要素分解法,在具體表述上雖有細微差別,但一般都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教學過程、教學效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丁朝蓬;梁國立;Tom L.Sharpe;;我國課堂教學評價研究概況、問題與設(shè)想[J];教育科學研究;2006年12期
2 葉瀾,吳亞萍;改革課堂教學與課堂教學評價改革——“新基礎(chǔ)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之三[J];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3 劉華;;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gòu)建思路及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眾;;淺析初中語文課堂評價與人本主義滲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1期
2 夏小玲;;論高師音樂課程資源與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J];北方音樂;2012年05期
3 郭紅麗;;高職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4 胡先富;;基于學分制的高職高等數(shù)學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0期
5 王彩霞;;論高職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估的策略[J];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夏炎;徐東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探究[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2年03期
7 鄭亮;;試論課堂教學的過程化管理及評價[J];大家;2012年15期
8 呂立杰;趙同友;;課堂評價的有效性反思與研究性功能轉(zhuǎn)向——兼談?wù)n堂學習研究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意義[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9 黃山章;;淺談?wù)Z文案例教學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年10期
10 田中寶;;職業(yè)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模式探析[J];二十一世紀教育思想文獻;2007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寧;王成偉;毛兵;;以創(chuàng)新為動力,掌握創(chuàng)新技法,,提高中醫(yī)教學水平[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天平;追尋完整的人[D];西南大學;2011年
2 張瑞;理解與超越:情境適應(yīng)性教學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朱成科;生成論哲學視閾中的現(xiàn)實教育“道路”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吳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國“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龔孝華;走向具體個人:教育評價的生存論建構(gòu)[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吳洪偉;當代中國中小學紀律實踐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閻亞軍;知識教學與學生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向眾;學校轉(zhuǎn)型時期的教育評價功能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何善亮;有效教學批判[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萬偉;亦續(xù)亦斷[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金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的課堂導入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2 盧娜;農(nóng)村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問題及對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維娜;小學語文教師課堂即時評價行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4 楊春紅;高中《經(jīng)濟生活》“動態(tài)生成”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郭少英;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反思與策略構(gòu)建[D];渤海大學;2014年
6 劉海燕;小學英語生成性教學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7 于聰;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預設(shè)與生成的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4年
8 查智琴;四年級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年
9 趙立;高中化學教學中動態(tài)生成教學資源利用策略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10 王麗花;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春枝;關(guān)于主體性課堂教學評價的探索[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田漢族;第三代教學評價理論——交往—發(fā)展性教學評價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2年03期
3 高凌飚,趙寧寧,梁春芳;課堂教學交往的觀察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03年06期
4 南紀穩(wěn);結(jié)構(gòu)性課堂教學評價與開放性課堂教學評價探析[J];教育科學研究;2005年02期
5 梁惠燕;高凌飚;;課堂教學評價的反思和框架重構(gòu)[J];教育科學研究;2006年06期
6 梁靖云;關(guān)于中小學教師教學評價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07期
7 葉瀾;重建課堂教學過程觀——“新基礎(chǔ)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8 葉瀾,吳亞萍;改革課堂教學與課堂教學評價改革——“新基礎(chǔ)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之三[J];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9 北京教科院基礎(chǔ)教育教學研究中心課堂教學評價研制小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驗[J];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10 蔣競瑩;我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反思與重建[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08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華南師范大學教科院 劉良華;[N];中國教育報;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彬;自我評價與大學生發(fā)展[J];江蘇高教;2004年04期
2 李彬彬,符明秋;兒童青少年自我評價的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年01期
3 鄭利波;杜學元;;試論我國教師的自我評價[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07期
4 何云峰;胡建;;自我評價的功能和作用[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05期
5 李昌林;孫慶民;;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與主觀幸福感關(guān)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7年Z3期
6 趙后剛;;影響個體自我評價因素之我見[J];前沿;2008年05期
7 簡磊;;核心自我評價的研究進展[J];十堰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馬蕾;;頂破天花板[J];中國汽車界;2009年07期
9 陳新漢;;個體自我評價活動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關(guān)于個體自我評價活動的普遍性、非私人性及緊迫性的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2期
10 李英達;董寧;;大學生焦慮與自我評價的相關(guān)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香俊;孫百研;;大學生“心理健康度自我評價”的分析[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楊小詩;楊中芳;;新近信息的性質(zhì)與自我評價的關(guān)系[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3 黎建斌;聶衍剛;魏來;;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水平和穩(wěn)定性的作用[A];增強心理學服務(wù)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陳新漢;;論自我評價活動[A];社會進步與人文素養(yǎng)——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6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6年
5 李昌林;孫慶民;;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與主觀幸福感關(guān)系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朱偉;陳國法;王催春;;大學生依戀、核心自我評價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何丹;易芳;;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和學習投入的關(guān)系:堅韌人格的作用[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8 姚梅林;徐守森;楊永寧;;不同自我評價方式對高中生寫作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徐大真;肖艷雙;;高職生核心自我評價與學習倦怠及學習投入的關(guān)系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wù)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岳彩鎮(zhèn);;高職生的自我評價、反思評價和他人實際評價的關(guān)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胡德榮;中國高中生自我評價較高[N];健康報;2011年
2 山東省諸城市第二中學 李曉姍;對小組評價和自我評價的探討[N];學知報;2011年
3 李秀生;自我約束 自我評價 自我管理[N];光明日報;2000年
4 于式力;自我評價與職業(yè)定位[N];光明日報;2002年
5 連云港市灌云縣伊山第二中學 周青;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N];中國體育報;2008年
6 記者 孫殿清 張鵬;道德“拉練”[N];吉林日報;2004年
7 王立武;張新紅;十六局集團四公司從“嚴、準、實、公”四字入手[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2年
8 為民;變“自我評價”為“群眾評價”[N];青島日報;2013年
9 記者 殷學兵;自我評價失真 大學生求職落聘[N];南京日報;2007年
10 ;卓越,歐洲的質(zhì)量新理念[N];中國質(zhì)量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岳彩鎮(zhèn);對不同他人反思自我評價的記憶效應(yīng)及神經(jīng)機制[D];西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彩云;教師自我評價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改進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璐;行政自我評價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4年
3 張麗華;青島市高中生核心自我評價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劉倩倩;青年自我評價的教育策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5 朱英杰;論個體自我評價活動的復雜性[D];上海大學;2013年
6 劉亞曉;企業(yè)員工核心自我評價與應(yīng)對方式、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7 孟晗;大學生的自卑與核心自我評價的關(guān)系研究[D];長江大學;2014年
8 周敏;大學生心理韌性、核心自我評價與抑郁、焦慮情緒的關(guān)系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9 張紅陽;形成性評價中自我評價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兆禧;心理行為訓練對工讀學生積極自我評價的影響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3459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4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