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感恩與主觀幸福感的中介效應和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1-07 23:40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感恩與主觀幸福感的中介效應和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
【摘要】: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感恩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主觀幸福感作為人心向往的美好心理感受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不僅是老百姓街頭巷議的談資,同時兩個領域的相關研究始終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研究熱點。感恩對于青少年的學業(yè)成就、學校生活滿意度、同伴關系相關非常密切,主觀幸福感也與重要社會關系等因素息息相關,因此對二者作用機制的探討十分必要。同時,研究青少年這一群體感恩與主觀幸福感的中介機制和調(diào)節(jié)機制,不僅可以充實青少年感恩和主觀幸福感在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nèi)容,,還為這一階段青少年感恩教育和幸福感教育及其干預提供依據(jù)和參考。 論文首先采用問卷調(diào)查形式,以四年級至八年級的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考察了不同年級、性別、家庭結構、家庭經(jīng)濟水平、父母文化程度學生感恩和主觀幸福感的特點,接著分析了感恩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最后對感恩和主觀幸福感的中介和調(diào)節(jié)效應進行探討,得出了一系列的結論,包括: 結論一:青少年感恩和主觀幸福感總體狀況良好,均高于計分標準的平均數(shù)。 結論二:青少年感恩傾向在性別、居住地、年級、家庭結構、家庭經(jīng)濟水平、母親文化水平方面均出現(xiàn)顯著差異,在父親文化水平上沒有顯著差異。 結論三: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在性別、居住地、年級、家庭結構、家庭經(jīng)濟水平、父母文化水平上均有顯著差異。 結論四:感恩總分和各維度與主觀幸福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回歸分析表明,感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測主觀幸福感,預測效力為18%。 結論五:社會支持、積極應對方式、同伴關系、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在感恩和主觀幸福感之間起著部分中介效應,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分別為30.91%、46.55%、26.05%、17.34%、12.94%。 結論六:性別、父親文化程度對感恩和主觀幸福感的調(diào)節(jié)效應不顯著,居住地和母親文化程度對感恩和主觀幸福感調(diào)節(jié)效應顯著,具體表現(xiàn)為城市中的青少年感恩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更大,隨著母親的文化水平的增加,青少年感恩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更大。
【學位授予單位】:溫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瑛;主觀幸福感概論[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2 任澤港;柳春香;何克;范向陽;;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成就動機、焦慮的關系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董霞;張寧;姜婷娜;;感戴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8期
4 王挺;沈永健;;單親因素對大學生人格特質(zhì)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01期
5 王元元;余嘉元;潘月強;;大學生感戴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年02期
6 陶志瓊;關于感恩教育的幾個問題的探討[J];教育科學;2004年04期
7 李文萍;;小學生感恩行為現(xiàn)狀與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以廣州市越秀區(qū)海珠中路小學為例[J];教育導刊;2012年10期
8 侯小花;張利燕;;感恩問卷在我國中學生中的適用性研究[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09年02期
9 喻承甫;潘怡君;;深圳市小學生感恩傾向及其與學業(yè)成就、問題行為的關系[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1年09期
10 田學紅;牟麗霞;王麗;;浙江省高師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4年03期
本文編號:11546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5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