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為主政策”轉向“國民同待遇政策”: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探析
本文關鍵詞:“兩為主政策”轉向“國民同待遇政策”: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進城務工人員 隨遷子女 兩為主政策 一元化政策
【摘要】: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權利維護是當前追求公平的、高質量的義務教育的重大難題。"兩為主政策"的實施強化了流入地政府所擔負的義務教育職責,但是它仍然伴隨著依據戶籍支付教育經費、配置師資和實行績效評價的制度約束,使得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面臨可資利用的公共教育資源不足的困境。為充分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的義務教育權,必須由"兩為主政策"轉向"國民同待遇、教育權平等"的一元化政策,建立相應的動態(tài)的居住地戶籍管理制度、入學管理制度、學校布局制度、財務制度和學校審批制度。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進城務工人員 隨遷子女 兩為主政策 一元化政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1YJA880137)
【分類號】:G520
【正文快照】: 198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1 198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指出:“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使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婷婷,孫奕;國外私立學校法律地位的考察與借鑒[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2 李濤;關于建國初期中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的綜合述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周良書;;從北師大馬克思主義教學看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思想理論教育[J];北京黨史;2011年03期
4 張東海;;改革開放前新中國的留學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5 蔡磊x";;跌宕起伏的文科——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專業(yè)設置的歷史演變[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1年02期
6 彭雪涵;;改革開放時期學校體育政策法規(guī)的文本解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7 諸杰,劉志強,任文君,張曉娟;高校體育教師繼續(xù)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8 于洋;胡杰;胡建鄭;;建國初期工農教育初探[J];才智;2009年22期
9 楊寶東;;建國以來高校學生資助制度再審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沈寧;;比較的視野:我國高校德育的理性回歸[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斌賢;;編寫《外國教育史》教材的體會[A];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C];2010年
2 李文利;劉強;;中國高等教育財政六十年概覽:歷史演變、現狀和未來[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易全勇;辛竹葉;;課程知識選擇與社會控制——以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1949-1956)課程運營為個案[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馬文靜;;文革教育經驗口述[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李福春;;外國教育史學科在中國的演進與整體性反思[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6 徐衛(wèi)紅;;毛澤東論教育的雙重身份及對中國學校教育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劉松林;馬慶發(f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職人才培養(yǎng)目標發(fā)展回顧[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郭卉;;論我國大學學術權力的制度演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陳綿杰;;政治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育(1949—1977)——教學大綱的向度[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方曉東;;新中國教育五十年的巨大成就[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美麗;我國東部地區(q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于興國;轉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姜世健;關于我國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袁曦臨;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分類體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吉林;權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評估合法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蕊;道外區(qū)中小學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時代;基于平衡計分卡的研究型大學教師教學業(yè)績評價體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蘇兆斌;大慶油田地區(qū)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楠;高等教育省級統(tǒng)籌權力結構優(yōu)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阿艷芳;競爭與公平:優(yōu)質高中教育機會差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永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鄭州輕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張軼輝;美、德、日三國大學評議會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黃曉娟;南昌大學貧困生資助體系分析[D];南昌大學;2010年
9 陳強;建國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政策的歷史沿革與現實反思[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林利勝;新中國高校擴張的歷史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政;;進城務工人員權益保護探析[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郭云貴;;河南省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就業(yè)狀況實證研究[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3 宋杉岐;崔利宏;;進城務工人員利益表達制度化的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12期
4 李海燕;;灑滿陽光的學校 充滿快樂的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陽光新運動”[J];體育教學;2013年10期
5 閆曉梅;;廈門進城務工人員的婚戀家庭認知模式分析[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6 丁兆增;;進城務工人員勞動保護存在問題及立法建議[J];就業(yè)與保障;2006年04期
7 毛燕;;成都市彝族進城務工人員城市融入研究[J];民族論壇;2012年06期
8 顧國芳;;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J];中國德育;2014年08期
9 尹慧紅;余蓓;;用“魔方”舞動課堂——“魔方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4年06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艷利;;新形勢下進城務工人員服務與管理的制度構建和政策選擇[A];“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吳立群;宗躍光;彭向峰;王如三;;城市化進程中的進城務工人員住房問題研究——以江蘇省為例[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本文編號:10550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5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