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起點、內容與實施

發(fā)布時間:2017-09-03 14:36

  本文關鍵詞: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起點、內容與實施


  更多相關文章: 基礎教育 信息技術課程標準 課程目標 內容體系


【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標準的研制首先需要考慮課程的載體問題,除了常規(guī)的"PC機+移動終端+網絡+外設"外,以"教學機器人"為載體的相關內容將成為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生長點;其次,要準確把握信息技術的本質特征,在迅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潮流中抓住其一般性、社會性和開放性本質,同時要廓清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的課程定位,有針對性地設計內容體系。在信息技術課程目標和內容設計上,該標準系統(tǒng)地設計了整個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體系和內容體系,設計了不同學段的內容模塊。其中,義務教育階段按照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的方式進行設計,高中階段主要以多樣化的應用技術領域為基礎進行設計。在課程的實施方面,建議各地結合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模式,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持續(xù)開始課程,并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發(fā)展和完善信息技術課程內容體系。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基礎教育 信息技術課程標準 課程目標 內容體系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在缺少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國家標準的背景下,2012年5月,由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信息技術教育專業(yè)委員組織研制的《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2版)》(下文簡稱“標準”)正式對外發(fā)布了。該標準的研制自2010年7月開始啟動,前后歷時近兩年;起草工作的主體是全國各省市信息技術教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鐘柏昌;李藝;;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組織的三層架構[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2 李藝,殷雅竹;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文化內化問題[J];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3 李藝,鐘柏昌;信息素養(yǎng)詳解[J];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10期

4 李藝;鐘柏昌;;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建設三元本質說[J];課程·教材·教法;2011年02期

5 鐘柏昌;;支架理論視野下的局部探究教學模式及其類型——以信息技術課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1期

6 李藝;鐘柏昌;;缺失與補位——談“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研制的起點[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紀東;;淺談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思想[J];成才之路;2008年19期

2 朱宏潔;;對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年06期

3 姜煒;;淺談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創(chuàng)新[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1期

4 王峰;;論成年人信息素養(yǎng)教育[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11期

5 羅永昌;王基一;;發(fā)揮Podcast在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中的作用[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4期

6 李梅;張新明;;論中小學校園信息文化環(huán)境構建[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5期

7 姜榮華;董玉琦;;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的現狀與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05期

8 張建偉;教育信息化的系統(tǒng)框架[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9 陳琳;中國教育信息化優(yōu)化發(fā)展之戰(zhàn)略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郭慶松;面對教育信息化的師資建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建偉;;教育信息化的系統(tǒng)框架[A];中國電化教育協(xié)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劉向永;信息技術課程價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鄭桂華;基于網絡的語文校本課程研究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羅堯成;我國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朱彩蘭;文化教育視野下的信息技術課程建構[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術課程實施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倩葦;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技術與課程發(fā)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錢旭升;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8 伍正翔;批判與超越[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靖;高中學生信息技術概念轉變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慧慧;信息技術課與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叢宏;城鄉(xiāng)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差別與均衡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云;農村初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實踐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君;職業(yè)中學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汪維富;信息素養(yǎng)2.0的內容模塊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宋廣永;義務教育信息技術教材開放性內容設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7 江榕春;中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吳燕;任務驅動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情況調查[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賴豪;廣州市中學信息技術教師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10 錢薇旭;吉林省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鐘柏昌,李藝,魏婷;工作主線:信息技術課程體系建設的新進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李藝;教育技術學與現代教育[J];教育研究;1999年11期

3 熊梅;當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的理論基礎[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4 鄧立言;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建設之我見[J];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 李藝,殷雅竹;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文化內化問題[J];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6 張義兵,李藝;“信息素養(yǎng)”新界說[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姜大源;;學科體系的解構與行動體系的重構——職業(yè)教育課程內容序化的教育學解讀[J];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8 于穎;胡金艷;李藝;;試談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編排——教材設計與兒童認知發(fā)展相長[J];課程.教材.教法;2007年05期

9 李藝;鐘柏昌;;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建設三元本質說[J];課程·教材·教法;2011年02期

10 宋剛;唐薔;陳銳;紀陽;;復雜性科學視野下的科技創(chuàng)新[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8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文靜;基于情境認知與學習的教學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湖南省教育信息技術工程單位資質公告[J];湖南教育;2003年11期

2 ;聯想杯2008年全國義務教育信息技術優(yōu)質課展評活動舉行[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8年12期

3 袁莉萍;;藝術教育的現代內涵與藝術資源建設發(fā)展的研究[J];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4 任莉莉;;教育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比較與教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J];教育信息化;2006年17期

5 ;“聯想杯”2008年全國義務教育信息技術優(yōu)質課獲獎名單[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年12期

6 張一春;莊飛;;面向質量工程的高校教育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年22期

7 肖煥之;;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再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9年04期

8 譚明進;田代勝;;信息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6年01期

9 賴祥亮;;論地方院校發(fā)展節(jié)約型教育信息技術的新思路[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10 張景中;王繼新;張屹;彭翕成;;教育信息技術學科的形成和展望[J];中國電化教育;200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霍國慶;;教育的三個部分[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7:教育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C];2007年

2 孟秀玲;;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案例《差分放大電路》[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3 ;高校論文優(yōu)秀獎名單[A];中國電化教育協(xié)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徐寅偉;;開放實訓中心建設的思考與實踐[A];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劉萬軍;;21世紀的現代教育技術[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6 ;高校論文一等獎名單[A];中國電化教育協(xié)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7 武艷;;培養(yǎng)數學師范生教育技術素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A];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數學教育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張廷貴;;用大愛與智慧促青年教師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9 鄭旭東;;領袖群倫——唐納德.伊利學術思想研究[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旦;吳建勝;吳明;王世澤;;由一份調查問卷淺談診斷學課堂教學方式改革[A];2008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宏源;勇做教育信息技術領跑者[N];消費日報;2009年

2 楊近臣 董江;連云港教育信息技術“大篷車”走村入校[N];新華日報;2008年

3 趙新芳;從用電腦點菜說起(一)[N];中國教師報;2011年

4 張景中;讓教育信息技術開花結果[N];長江日報;2005年

5 陳寧;“絕對現場,,走遍中國”[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6年

6 通訊員 黨波濤邋劉中興;緊盯學科建設 培養(yǎng)特色人才[N];中國教育報;2008年

7 北京順義楊鎮(zhèn)一中 楊文功 陳連路;體育錄像課中的學問[N];中國體育報;2008年

8 見習記者 韋巍;我們也在考慮“三農”問題[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9 田金波;春風又綠CCBN[N];電子報;2006年

10 校長 孔憲平;應用現代遠程教育信息資源 促進農科教優(yōu)質化發(fā)展[N];云南政協(xié)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麗;在線實踐共同體培育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玲玲;聾校教師教育信息技術應用現狀、問題及對策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郭芳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模式探究[D];南昌大學;2013年

3 顏艷艷;教育研習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付潔;基于“第二人生”的虛擬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5 宣紅梅;建構主義理論與多媒體英語教學的融合[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武彩霞;現代網絡教育信息技術標準的應用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7 杜穎;現代遠程教育學習支持服務系統(tǒng)構建探討[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麗;多媒體課件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9 楊素暉;知識經濟與信息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姚霞;我國中小學校長培訓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7856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856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cf4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