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大學生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1 02:16

  本文關(guān)鍵詞:大學生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心理健康 成就動機 自我效能感 人際交往能力


【摘要】:心理健康一直是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的重點和難點課題,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復雜,近幾年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日益成為大學里的突出問題,也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視,并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本研究首先對以往的國內(nèi)外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然后利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成就動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人際交往能力量表對安徽工業(yè)大學、工商學院、馬鞍山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財經(jīng)大學和南京政治學院隨機抽取的8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并運用SPSS for windows17.0和AMOS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探尋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就動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能力的關(guān)系,得到如下結(jié)論: 1.大學生較嚴重的心理問題發(fā)生率為16.8%;從總體上看,大學生心理健康在年級和學生類別上有顯著性差異,大四學生顯著差于大一與大二學生,本科生顯著差于專科生;從心理健康各因子上來看,男生在依賴因子上顯著低于女生,其他因子上沒有顯著性差異;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軀體化、抑郁、自卑、社交攻擊、社交退縮、性心理障礙、偏執(zhí)和精神病傾向等因子上有顯著性差異,其他因子沒有顯著性差異;本科生與?粕谧员、社交攻擊、社交退縮、性心理障礙、偏執(zhí)和精神病傾向因子上有顯著性差異,其他因子上沒有顯著性差異;獨生子女社交攻擊因子顯著強于非獨生子女,,其他因子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城市大學生社交退縮顯著低于農(nóng)村學生,其他因子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2.在性別方面,男女生在追求成功動機、成就動機和自我效能感上有顯著性差異,而在避免失敗動機和人際交往能力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3.在年級方面,不同年級大學生在成就動機和對交往的意向性取向上有顯著性差異,而在成就動機因子、自我效能感和人際交往能力及其他三個因子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4.在專業(yè)方面,理工類與文史類大學生在自我效能感和社會退縮取向因子上有顯著性差異,而成就動機和人際交往能力及其他三個因子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5.在學生類別方面,本科生與?粕诔删蛣訖C、自我效能感和人際交往能力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6.在是否獨生子女方面,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在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和人際交往能力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7.在生源地方面,城市與農(nóng)村大學生在自我效能感和認知和評價取向因子上有顯著性差異,在成就動機和人際交往能力及其他三個因子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8.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和人際交往能力的關(guān)系密切。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與避免失敗動機呈顯著正相關(guān),與追求成功動機、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能力均呈顯著負相關(guān); 9.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人際交往能力、避免失敗和年級,這三個變量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其聯(lián)合解釋變異量為0.189。10.成就動機、一般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能力對心理健康程度具有一定的預測作用。避免失敗動機和人際交往能力可以直接預測心理健康;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追求成功動機通過作用于人際交往能力間接預測心理健康。 最后,根據(jù)本研究所得結(jié)論,提出建議。
【關(guān)鍵詞】:心理健康 成就動機 自我效能感 人際交往能力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文獻綜述12-24
  • 1.1 心理健康的涵義12-13
  • 1.2 心理健康的標準13-14
  • 1.3 心理健康的測量14-15
  • 1.4 心理健康影響的因素研究15-21
  • 1.4.1 成就動機15-17
  • 1.4.2 自我效能感17-19
  • 1.4.3 人際交往能力19-21
  • 1.5 心理健康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21-24
  • 1.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21-22
  • 1.5.2 心理健康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22-24
  • 第二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24-28
  • 2.1 研究目的24
  • 2.2 研究假設24
  • 2.3 研究對象24-25
  • 2.4 研究工具25-26
  • 2.4.1 成就動機量表25-26
  • 2.4.2 一般自我效能感問卷26
  • 2.4.3 人際交往能力調(diào)查問卷26
  • 2.4.4 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26
  • 2.5 研究程序26-28
  • 2.5.1 設計方案26-27
  • 2.5.2 組織現(xiàn)場測量27
  • 2.5.3 數(shù)據(jù)的錄入和處理27-28
  • 第三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diào)查結(jié)果28-36
  • 3.1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況28
  • 3.2 大學生在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能力方面差異的研究28-34
  • 3.2.1 不同類型大學生在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異研究28-30
  • 3.2.2 不同類型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能力方面的差異研究30-31
  • 3.2.3 不同類型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異研究31-34
  • 3.3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能力的相關(guān)研究34
  • 3.4 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逐步回歸分析34-35
  • 3.5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能力的關(guān)系模型35-36
  • 第四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36-45
  • 4.1 大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的分析36
  • 4.2 不同類型大學生成就動機差異的分析36-37
  • 4.2.1 大學生成就動機的性別差異分析36
  • 4.2.2 大學生成就動機的年級差異分析36-37
  • 4.3 不同類型大學生自我效能感差異的分析37-38
  • 4.3.1 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性別差異分析37
  • 4.3.2 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專業(yè)差異分析37
  • 4.3.3 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生源地差異分析37-38
  • 4.4 不同類型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差異的分析38-39
  • 4.4.1 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生源地差異分析38
  • 4.4.2 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專業(yè)差異分析38
  • 4.4.3 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年級差異分析38-39
  • 4.5 不同類型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差異的分析39-42
  • 4.5.1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性別差異分析39-40
  • 4.5.2 大學心理健康狀況的年級差異40
  • 4.5.3 大學心理健康狀況的學生類別差異40-41
  • 4.5.4 大學心理健康狀況的獨生子女差異41-42
  • 4.5.5 大學心理健康狀況的生源地差異分析42
  • 4.6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能力的相關(guān)分析42-43
  • 4.7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人際交往能力的模型分析43-45
  • 第五章 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徑和方法45-50
  • 5.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機制45-46
  • 5.2 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工作46-47
  • 5.3 將心理健康課程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47-49
  • 5.4 開展富有成效的危機預警和心理咨詢工作49-50
  • 結(jié)語50-51
  • 參考文獻51-57
  • 附錄 A 成就動機量表57-58
  • 附錄 B 一般自我效能感問卷58-59
  • 附錄 C 人際交往能力調(diào)查問卷59-61
  • 附錄 D 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61-64
  • 在學研究成果64-65
  • 致謝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環(huán);;青年學生社交能力評定問卷的編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2 王軍,朱存梅,趙峰;工科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教育部《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tǒng)》課題組 ,鄭日昌,鄧麗芳,張忠華,郭召良;《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2期

4 顧永安,孫素芹;不同學歷學生心理狀況的比較研究及教育建議[J];常熟高專學報;2001年06期

5 王安輝,劉媛,孫長生,竇哲敏,黃久儀,李良壽,徐德忠;大學不同層次的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英文)[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6 李亞紅;;民族院校4782名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08期

7 廖美玲;;七年制臨床專業(yè)學生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guān)研究[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唐林麗;李金亞;;大學生一般人際交往能力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相關(guān)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7年08期

9 何心展;張林;尤海燕;呂文海;;某大學2004年入學新生的心理狀況調(diào)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10 肖會軍,劉民;贛南醫(yī)學院1537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及對策的研究[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改;大學生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其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0年

2 劉宇曄;不同項目中小強度的專項選修課對女大學生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響[D];揚州大學;2003年

3 汪瓊;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大學生的成就動機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7102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7102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2b4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