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移動輔助語言學習研究二十年:述評與展望
發(fā)布時間:2020-12-11 17:44
移動輔助語言學習(MALL)已經日益引發(fā)移動學習研究者的關注。本研究以2000—2019年發(fā)表于CSSCI來源期刊的相關論文為研究對象,從理論基礎、研究方法、研究主題等方面總結我國MALL研究現狀,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趨勢。結果顯示,國內MALL研究近十年發(fā)展加快,以量化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主題較為多元,但仍有待進一步提升完善。研究結果對我國開展基于移動學習的外語教學研究和實踐具有一定啟示。
【文章來源】:外語界. 2020年01期 第88-95頁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MALL研究論文發(fā)表數量走勢
應用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根據研究性質有多種分類方式。高一虹等(1999)將研究方法分為量化、質性和非材料性研究3類。量化和質性研究均是以“系統(tǒng)化的材料采集和分析”為特點(高一虹等 1999),非材料性研究包括個人思辨性的總結、描述、介紹等。文秋芳、林琳(2016)將研究方法分為量化、質性和混合研究,其中混合研究為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參考上述分類方法,將MALL研究分為非材料性、量化、質性和混合研究4種類型,其中非材料性研究屬于非實證研究,量化、質性和混合研究屬于實證研究。各類研究的年份分布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非材料性研究(44項,占44.9%)和量化研究(43項,占43.9%)幾乎平分秋色,是國內MALL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混合研究(7項,占7.1%)和質性研究(4項,占4.1%)方法使用相對較少。從2012年起,量化研究的占比不斷增加,2019年量化研究數量已經遠超非材料性研究,成為使用最多的研究范式。這說明國內研究者開始注重采用更加科學的研究方法來考察移動語言學習的效果。量化研究中問卷調查等非實驗設計約占60%,實驗設計約占40%。實驗設計中一半為無對照組的前實驗設計;前實驗設計由于缺少對干擾因素的控制,實驗效度較低,對實驗結果的解釋和推廣都需格外謹慎。另一半除了一項采用隨機分配的真實驗,其余均為準實驗研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UTAUT2模型的移動語言學習用戶接受度研究[J]. 曾婧. 外語電化教學. 2019(06)
[2]平板電腦在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基于6個省市9節(jié)中小學英語課程視頻的分析[J]. 賈積有. 現代教育技術. 2019(11)
[3]智能手機輔助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投入研究[J]. 陳真真. 外語電化教學. 2019(03)
[4]聯通學習模式對EFL交際能力的促進——當翻轉課堂遇上微信[J]. 袁麗. 高教探索. 2019(05)
[5]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實證研究[J]. 惠良虹,張瑩,李欣欣. 外語教學. 2019(01)
[6]移動語言學習的技術接受研究探新——從模型構建到認知診斷分類[J]. 孟亞茹,劉丹,何高大. 現代教育技術. 2018(08)
[7]移動學習背景下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信息技術能力現狀調查——以湖南地方高校為例[J]. 何芳,賀學耘,劉秋成. 外語電化教學. 2018(02)
[8]基于移動終端的教學對學習動機和策略的影響[J]. 朱莎,楊浩,徐順. 電化教育研究. 2018(02)
[9]基于移動學習模式的語言形式聚焦探究[J]. 曾罡,于連芬. 外語電化教學. 2017(06)
[10]大學生移動英語寫作學習行為研究[J]. 羅凌. 外語電化教學. 2017(02)
本文編號:2910963
【文章來源】:外語界. 2020年01期 第88-95頁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MALL研究論文發(fā)表數量走勢
應用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根據研究性質有多種分類方式。高一虹等(1999)將研究方法分為量化、質性和非材料性研究3類。量化和質性研究均是以“系統(tǒng)化的材料采集和分析”為特點(高一虹等 1999),非材料性研究包括個人思辨性的總結、描述、介紹等。文秋芳、林琳(2016)將研究方法分為量化、質性和混合研究,其中混合研究為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參考上述分類方法,將MALL研究分為非材料性、量化、質性和混合研究4種類型,其中非材料性研究屬于非實證研究,量化、質性和混合研究屬于實證研究。各類研究的年份分布如圖2所示。由圖2可知,非材料性研究(44項,占44.9%)和量化研究(43項,占43.9%)幾乎平分秋色,是國內MALL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混合研究(7項,占7.1%)和質性研究(4項,占4.1%)方法使用相對較少。從2012年起,量化研究的占比不斷增加,2019年量化研究數量已經遠超非材料性研究,成為使用最多的研究范式。這說明國內研究者開始注重采用更加科學的研究方法來考察移動語言學習的效果。量化研究中問卷調查等非實驗設計約占60%,實驗設計約占40%。實驗設計中一半為無對照組的前實驗設計;前實驗設計由于缺少對干擾因素的控制,實驗效度較低,對實驗結果的解釋和推廣都需格外謹慎。另一半除了一項采用隨機分配的真實驗,其余均為準實驗研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UTAUT2模型的移動語言學習用戶接受度研究[J]. 曾婧. 外語電化教學. 2019(06)
[2]平板電腦在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基于6個省市9節(jié)中小學英語課程視頻的分析[J]. 賈積有. 現代教育技術. 2019(11)
[3]智能手機輔助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投入研究[J]. 陳真真. 外語電化教學. 2019(03)
[4]聯通學習模式對EFL交際能力的促進——當翻轉課堂遇上微信[J]. 袁麗. 高教探索. 2019(05)
[5]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實證研究[J]. 惠良虹,張瑩,李欣欣. 外語教學. 2019(01)
[6]移動語言學習的技術接受研究探新——從模型構建到認知診斷分類[J]. 孟亞茹,劉丹,何高大. 現代教育技術. 2018(08)
[7]移動學習背景下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信息技術能力現狀調查——以湖南地方高校為例[J]. 何芳,賀學耘,劉秋成. 外語電化教學. 2018(02)
[8]基于移動終端的教學對學習動機和策略的影響[J]. 朱莎,楊浩,徐順. 電化教育研究. 2018(02)
[9]基于移動學習模式的語言形式聚焦探究[J]. 曾罡,于連芬. 外語電化教學. 2017(06)
[10]大學生移動英語寫作學習行為研究[J]. 羅凌. 外語電化教學. 2017(02)
本文編號:29109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9109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