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緘默知識對師生互動的影響探析
本文關鍵詞:教師的緘默知識對師生互動的影響探析
【摘要】:師生互動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緘默知識。由于教師在師生互動中的主導地位,教師的緘默知識成為了影響師生互動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緘默知識的內隱性及其對人類實踐活動的"向導"作用,教師的緘默知識在師生互動中可能充當一種基礎性的內部動力,推進師生互動,并影響師生互動中師生的角色定位、互動的目標指向、互動的具體情境、互動的行為方式等不同方面。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關鍵詞】: 教師緘默知識 師生互動 影響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教學美學的理論建構”(DAA080039)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新課程課堂教學藝術研究”(D/2008/01/117)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緘默知識作為相對于顯性知識的一種新的知識類型,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較顯性知識而言,緘默知識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非理性、非邏輯性和私人性。它或是無法用語言表述而只能以表情、動作、姿態(tài)等表現(xiàn),或是雖能通過語言表達,但難以表達得充分確切。它難以進行形式化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石中英;緘默知識與教學改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2 石中英;緘默知識與師范教育[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黨建強;師生互動理論的多學科視野[J];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11期
4 王喜海;透析教師教育行為后的緘默知識[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星宇;;從個人默會知識視角看教師培訓的改革[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2 楊麗萍;;論教師實踐知識及其彰顯[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3 高華偉;;緘默知識理論研究對高校英語教學的啟示[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彭芳梅;唐福華;;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師專業(yè)緘默知識顯性化策略初探[J];國家林業(yè)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 孫天鵝;;論文化建設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育[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08期
6 劉慧霞;;捕捉教師的實踐性知識[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7 楊炳榮;默會知識與體育教學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8 羊力超;;關于緘默知識在高職藝術設計實踐教學中的認知和推廣[J];包裝世界;2010年04期
9 牛麗琴;李政;;課堂教學質量較差教師相關特征的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王月玲;;從默會知識視角看高職院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成功(教育);2010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爽;我國教師教育者開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惠峗;組織隱性知識共享的管理機制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3 李丹;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漆捷;意會知識及其表達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5 楊燕燕;論教育實踐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莉;內隱知識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越;社會建構論視閾下組織沖突的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8 張立忠;課堂教學視域下的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魏薇;教師課堂教學決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靖國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隱性課程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畢蘭鳳;大學生自我教育隱性課程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翁慧俐;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學生互動需求生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陳愛蘭;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同課異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文嬌;教師個人理論形成的敘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于江;科學知識觀的轉型及其對科學教學的意義[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韓真真;一位高中歷史教師的實踐知識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國燕;教師如何在教學活動中積累實踐性知識[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9 趙琳琳;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師培訓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周昕;制造業(yè)企業(yè)隱性知識獲取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衛(wèi);內隱學習及其特征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1期
2 石中英;波蘭尼的知識理論及其教育意義[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2期
3 張廣君;本體論視野中的教學與交往[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4 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的本質與特征[J];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 郭秀艷;內隱學習和緘默知識[J];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6 任平;走向交往實踐的唯物主義[J];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zhí)裉?;師生互動對低年級小學生誠信行為的影響[J];科技致富向導;2010年23期
2 王進喜,魏勇;師生互動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影響[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3 章柏成;論當代語言觀對外語教學的影響[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聶彩林;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J];川北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5 馬廣海;社會心理學對傳播學的影響初探[J];文史哲;1998年01期
6 李珉;略論《詩經(jīng)》中的“群”、“怨”意識[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S3期
7 陳希;胡適與意象派[J];鄂州大學學報;1998年01期
8 何乃英;泰戈爾與郭沫若、冰心[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9 段寶利,趙儉,董漢英;游戲對提高和發(fā)展幼兒協(xié)調性的實驗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10 黃志;論非技術因素對船舶安全的影響[J];航海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芳;;心理游戲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設計思路和操作[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余憲;;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丁娜乃;;對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反思[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4 呂慶芬;;淺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教學策略[A];農(nóng)業(yè)教育與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云南省農(nóng)業(yè)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樊怡春;;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 構建新型師生關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韓桂鳳;李強;;小學體育合作學習中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的觀察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王鳳萍;;還作文課堂以民主[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8 李新英;;英語教學中學生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范春林;;中小學生課堂社會環(huán)境知覺的特點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月英;王建英;李翠玉;;衡水蜂業(yè)氣象服務淺析[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氣象災害與社會和諧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泰州市少年宮 朱慧;強化師生互動 提升語言能力[N];江蘇教育報;2011年
2 路勝利(山西省康杰中學副校長);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探索[N];光明日報;2001年
3 張軍 周青平 本報特約記者 何天進;師生互動激活三尺講臺[N];解放軍報;2001年
4 顧月萍;互動的課堂才有生機[N];江蘇教育報;2010年
5 山東省肥城市泰西中學 汪花;新課改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N];學知報;2011年
6 北京二中 何柳 馮冉軒;師生互動 挖掘潛能[N];中國教育報;2002年
7 河北任丘市,
本文編號:1016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1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