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 ——以煙臺市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11-05 00:30
高效課堂建設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非常重視高效課堂建設的研究和實踐,在我國也越來越受到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們的高度重視,本文主要是從初中化學學科的角度來研究高效課堂建設的現(xiàn)狀和對策。 本文從初中化學教學的具體實踐出發(fā),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運用科學的教學理論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對煙臺市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進行現(xiàn)狀調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煙臺市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引言,分析了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區(qū)域背景和實踐背景,論述了研究意義、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是文獻綜述,首先是國外研究狀況概述,介紹了國外高效課堂理論的理論淵源和不同研究階段的主要觀點;其次是分析了國內研究狀況中的不同研究階段的特點;第三是總結了同一研究領域的發(fā)展趨勢,即由教師教學行為的研究逐漸轉向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研究。 第三章是以煙臺市為例,對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確定了調查的總體目標是分別從教師的主觀認識、課堂教學以及學生學業(yè)考試的角度來研究高效課堂建設的實施效果;確定了調查的具體目標是高效課...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
1.1.2 新課程改革的區(qū)域背景
1.1.3 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國外研究狀況概述
2.2.1 理論淵源
2.2.2 主要觀點
2.2.2.1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注重研究教師的自身品質階段
2.2.2.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注重研究教師的教學行為階段
2.3 國內研究狀況概述
2.3.1 學習傳播國外有效教學理論研究階段
2.3.2 形成有效教學理論專著的研究階段
2.3.3 有效教學理論的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階段
2.4 同一研究領域研究發(fā)展趨勢
第三章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現(xiàn)狀調查——以煙臺市為例
3.1 調查的目標
3.1.1 調查的總體目標
3.1.2 調查的具體目標
3.2 調查的過程
3.2.1 教師對高效課堂建設主觀認識層面的調查
3.2.2 教師課堂教學量化評價層面的調查
3.2.3 學生學業(yè)考試層面的調查
3.3 調查結果的呈現(xiàn)與解釋
3.3.1 教師對高效課堂建設主觀認識層面的調研結果
3.3.2 教師課堂教學量化評價層面的調研結果
3.3.3 學生學業(yè)考試層面的調研結果
3.3.3.1 試題內容對高效課堂建設的導向性分析
3.3.3.2 試卷質量對高效課堂建設的映現(xiàn)性分析
第四章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存在問題與原因分析
4.1 整體實施效果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4.1.1 教師的教學理念方面
4.1.2 教學內容研究與把握方面
4.1.3 教學方式方法方面
4.1.4 教學評價的方面
4.2 具體教學目標達成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4.2.1 化學過程和方法的培養(yǎng)力度較弱,科學探究的能力不夠
4.2.2 知識點孤立,沒有形成基本知識網絡
4.2.3 對某些基本概念掌握不準確,對概念運用的遷移能力較弱
4.2.4 對知識點學習有疏漏,重難點突破的力度不夠
4.2.5 學以致用觀念不強,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夠
4.3 小結
第五章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對策
5.1 加強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研究,在理解和掌握課標和教材內容基礎上達到高效
5.1.1 教師自身要重視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研究
5.1.2 學校要重視組織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研究
5.1.3 教研部門要提供機會組織教師進行學習和研究活動
5.2 準確把握評價標準和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有效性基礎上達到高效
5.2.1 八年級評價標準、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
5.2.2 九年級評價標準、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
5.3 加強對教學評價方式多元化的研究,在教學評價上引導高效
5.3.1 評價原則
5.3.2 評價目標
5.3.3 評價方式
5.3.3.1 表現(xiàn)性評價
5.3.3.2 紙筆測試評價
5.3.3.3 實驗技能測試評價
5.3.3.4 檔案袋評價
5.3.3.5 項目性任務評價
5.3.3.6 標志性成果評價
5.3.3.7 隨機質性評價
5.4 加強對初中化學學業(yè)考試的研究,在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上達到高效
5.4.1 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面向大多數學生
5.4.2 加強過程教學,注重教學細節(jié),激發(fā)和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5.4.3 培養(yǎng)學生堅實的化學學科基本功,幫助學生建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5.4.4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科學探究能力
5.4.5 教學要密切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學以致用
5.4.6 要關注個體差異,全面落實素質教育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學改革從經驗走向科學——煙臺市“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建設調查報告[J]. 徐建敏,車言勇. 當代教育科學. 2012(04)
[2]有效教學:審視、繼承與發(fā)展[J]. 孫春福. 江蘇教育研究. 2010(02)
[3]戰(zhàn)后美國基礎教育改革對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J]. 楊娟.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09(04)
[4]教學的本質是思維對話[J]. 徐建敏. 中國教育學刊. 2009(06)
[5]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J]. 李德勝. 化學教學. 2008(03)
[6]國內外“有效教師”研究述評[J]. 丁舒.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07(07)
[7]高中化學教學的生活化策略[J]. 張克龍. 化學教學. 2007(04)
[8]新課程改革的道德價值審議[J]. 李敏.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06(04)
[9]區(qū)域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訴求[J]. 謝培松. 滄桑. 2005(05)
[10]國外有效教學研究述評[J]. 姚利民.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5(08)
博士論文
[1]有效教學研究[D]. 姚利民.華東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區(qū)域推進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策略研究[D]. 徐建敏.魯東大學 2012
[2]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 王賽中.湖南師范大學 2012
[3]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 潘仕情.福建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701587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
1.1.2 新課程改革的區(qū)域背景
1.1.3 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國外研究狀況概述
2.2.1 理論淵源
2.2.2 主要觀點
2.2.2.1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注重研究教師的自身品質階段
2.2.2.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注重研究教師的教學行為階段
2.3 國內研究狀況概述
2.3.1 學習傳播國外有效教學理論研究階段
2.3.2 形成有效教學理論專著的研究階段
2.3.3 有效教學理論的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階段
2.4 同一研究領域研究發(fā)展趨勢
第三章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現(xiàn)狀調查——以煙臺市為例
3.1 調查的目標
3.1.1 調查的總體目標
3.1.2 調查的具體目標
3.2 調查的過程
3.2.1 教師對高效課堂建設主觀認識層面的調查
3.2.2 教師課堂教學量化評價層面的調查
3.2.3 學生學業(yè)考試層面的調查
3.3 調查結果的呈現(xiàn)與解釋
3.3.1 教師對高效課堂建設主觀認識層面的調研結果
3.3.2 教師課堂教學量化評價層面的調研結果
3.3.3 學生學業(yè)考試層面的調研結果
3.3.3.1 試題內容對高效課堂建設的導向性分析
3.3.3.2 試卷質量對高效課堂建設的映現(xiàn)性分析
第四章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存在問題與原因分析
4.1 整體實施效果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4.1.1 教師的教學理念方面
4.1.2 教學內容研究與把握方面
4.1.3 教學方式方法方面
4.1.4 教學評價的方面
4.2 具體教學目標達成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4.2.1 化學過程和方法的培養(yǎng)力度較弱,科學探究的能力不夠
4.2.2 知識點孤立,沒有形成基本知識網絡
4.2.3 對某些基本概念掌握不準確,對概念運用的遷移能力較弱
4.2.4 對知識點學習有疏漏,重難點突破的力度不夠
4.2.5 學以致用觀念不強,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夠
4.3 小結
第五章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的對策
5.1 加強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研究,在理解和掌握課標和教材內容基礎上達到高效
5.1.1 教師自身要重視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研究
5.1.2 學校要重視組織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研究
5.1.3 教研部門要提供機會組織教師進行學習和研究活動
5.2 準確把握評價標準和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有效性基礎上達到高效
5.2.1 八年級評價標準、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
5.2.2 九年級評價標準、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
5.3 加強對教學評價方式多元化的研究,在教學評價上引導高效
5.3.1 評價原則
5.3.2 評價目標
5.3.3 評價方式
5.3.3.1 表現(xiàn)性評價
5.3.3.2 紙筆測試評價
5.3.3.3 實驗技能測試評價
5.3.3.4 檔案袋評價
5.3.3.5 項目性任務評價
5.3.3.6 標志性成果評價
5.3.3.7 隨機質性評價
5.4 加強對初中化學學業(yè)考試的研究,在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上達到高效
5.4.1 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面向大多數學生
5.4.2 加強過程教學,注重教學細節(jié),激發(fā)和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5.4.3 培養(yǎng)學生堅實的化學學科基本功,幫助學生建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5.4.4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科學探究能力
5.4.5 教學要密切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學以致用
5.4.6 要關注個體差異,全面落實素質教育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學改革從經驗走向科學——煙臺市“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建設調查報告[J]. 徐建敏,車言勇. 當代教育科學. 2012(04)
[2]有效教學:審視、繼承與發(fā)展[J]. 孫春福. 江蘇教育研究. 2010(02)
[3]戰(zhàn)后美國基礎教育改革對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J]. 楊娟.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09(04)
[4]教學的本質是思維對話[J]. 徐建敏. 中國教育學刊. 2009(06)
[5]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J]. 李德勝. 化學教學. 2008(03)
[6]國內外“有效教師”研究述評[J]. 丁舒.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07(07)
[7]高中化學教學的生活化策略[J]. 張克龍. 化學教學. 2007(04)
[8]新課程改革的道德價值審議[J]. 李敏.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06(04)
[9]區(qū)域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訴求[J]. 謝培松. 滄桑. 2005(05)
[10]國外有效教學研究述評[J]. 姚利民.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5(08)
博士論文
[1]有效教學研究[D]. 姚利民.華東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區(qū)域推進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策略研究[D]. 徐建敏.魯東大學 2012
[2]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 王賽中.湖南師范大學 2012
[3]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 潘仕情.福建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7015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xuetheo/370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