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實踐邏輯視閾下的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3 01:03
本文關鍵詞:布迪厄實踐邏輯視閾下的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教學行為作為促進學生和教師發(fā)展的重要活動,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教學行為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本論文運用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的實踐邏輯理論分析教學行為,并提出教學行為的優(yōu)化策略,以促進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本論文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論文緒論。首先介紹本論文的選題原因,該研究源于教育理論與實踐關系的思考以及目前教學行為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其次對已有文獻進行綜述并對研究現(xiàn)狀進行評析,對研究的意義以及研究方法進行介紹,對本論文的重點、難點和創(chuàng)新點進行闡述;最后對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其中包括實踐、實踐邏輯、教學實踐和教學行為四個概念。 第二部分,解讀布迪厄實踐邏輯理論。首先介紹了布迪厄的生平及學術歷程以及實踐邏輯理論的思想淵源;其次從兩個角度解析布迪厄實踐邏輯理論內(nèi)涵;再次對實踐邏輯理論特征進行分析,重點分析了其緊迫性、條件制約、模糊性以及總體性;最后厘清實踐邏輯理論的核心概念,其中包括時間、場域、慣習、資本以及核心概念之間的關系。 第三部分,分析布迪厄實踐邏輯視閾下的教學行為特征。本文借鑒布迪厄的“實踐邏輯”理論,認為時間賦予教學行為以緊迫性和不可逆性,慣習賦予教學行為以歷史性,情境不斷改變著教學行為的意向,場域也與教學行為有內(nèi)在關聯(lián),資本造成了教學行為的差異性。 第四部分,探究實踐邏輯視閾下的教學行為優(yōu)化。以教學行為特征為基礎,結合教學實踐中的案例分析教學行為優(yōu)化的具體策略。 總之,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學行為不是教師的一種純粹理性活動的過程,它有其自身獨特的邏輯;趯嵺`邏輯的認識,教學行為需要從多方面進行重新認識和定位。
【關鍵詞】:實踐邏輯 教育實踐 教學行為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420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緒論8-25
- (一) 選題原因8-10
- 1.源自教育實踐者的困惑9
- 2.源于教育理論與實踐關系問題的思考9
- 3.期待聚焦教育實踐的教育理論研究9-10
- (二) 文獻綜述10-17
- 1.教育學界關于布迪厄實踐邏輯理論的相關研究10-12
- 2.關于教學行為的相關研究12-15
- 3.研究現(xiàn)狀評析15-17
- (三) 研究意義17-19
- 1.對教學行為進行重新認識和定位17
- 2.為教學理論的"實踐乏力"現(xiàn)象尋求出路17-18
- 3.溝通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18-19
- (四)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19
- 1.文獻研究法19
- 2.質的研究方法19
- (五) 本論文的重點、難點、創(chuàng)新點19-20
- 1.重點、難點19-20
- 2.創(chuàng)新之處20
- (六) 相關概念界定20-25
- 1.實踐邏輯相關概念20-22
- 2.教學行為相關概念22-25
- 二、解讀布迪厄實踐邏輯理論25-38
- (一) 布迪厄實踐邏輯理論的學術脈絡25-27
- 1.布迪厄生平及其學術歷程25-26
- 2.布迪厄實踐邏輯理論的思想淵源26-27
- (二) 理解布迪厄實踐邏輯理論的兩條線索27-30
- 1.明線:關注實踐邏輯的核心概念28-29
- 2.暗線:踐行實踐理論的途徑——反思29-30
- (三) 厘清布迪厄實踐邏輯理論核心概念30-35
- 1.時間(Time)30-31
- 2.場域(Field)31-32
- 3.慣習(Habitus)32-33
- 4.資本(Capital)33-35
- 5.核心概念相互聯(lián)系35
- (四) 布迪厄實踐邏輯理論特征分析35-38
- 1.緊迫性35-36
- 2.條件制約36
- 3.模糊性36
- 4.總體性36-38
- 三、布迪厄實踐邏輯視閾下的教學行為特征分析38-52
- (一) 時間屬性下的教學行為特征分析38-41
- 1.教學行為具有緊迫性和不可逆性38-39
- 2.教學行為受時間的限制與制約39-41
- (二) 場域屬性下的教學行為特征分析41-44
- 1.教學行為的社會空間特性41-42
- 2.教學行為具有情境性42-44
- (三) 慣習屬性下的教學行為特征分析44-49
- 1.教學行為具有歷史性:教學慣習在歷史中形成了教學文化45-46
- 2.教學行為具有內(nèi)化性:教學慣習導致教學無意識46-47
- 3.教學行為具有生成性:教學生成47-49
- (四) 資本屬性下的教學行為特征分析49-52
- 1.文化資本參與下的教學行為49-50
- 2.課堂"差序格局"的形成50-52
- 四、探究實踐邏輯視閾下教學行為的優(yōu)化52-68
- (一) 時間屬性下教學行為優(yōu)化52-58
- 1.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52-55
- 2.統(tǒng)籌管理課堂教學55-58
- (二) 場域屬性下教學行為優(yōu)化58-62
- 1.營造和諧的教學場域58-60
- 2.培養(yǎng)教師的教學機智60-62
- (三) 慣習屬性下教學行為優(yōu)化62-66
- 1.倡導優(yōu)秀的教學文化進課堂62-65
- 2.讓優(yōu)秀教學經(jīng)驗成為教學慣習65-66
- (四) 資本屬性下教學行為優(yōu)化66-68
- 1.改善課堂中的"差序格局"66-67
- 2.關注教師差異性的專業(yè)發(fā)展67-68
- 結語68-69
- 參考文獻69-75
- 附錄一:訪談提綱75-76
- 附錄二:訪談實錄76-82
- 附錄三:課堂日志82-85
- 后記85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曉蘭;校外教育場域中的權力關系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黃昀博;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場域的育人結構與功能[D];西北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布迪厄實踐邏輯視閾下的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20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xuetheo/34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