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三個課堂”建設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12 15:49
張家口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已開辦四年,存在專業(yè)特色不明顯、課程改革力度和學生實踐不足等問題。因此,張家口學院從"三個課堂"中的課程、實踐和實習入手,對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框架、教學改革、校園活動和校外實習進行調整和變革,最終使得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在應用型發(fā)展上更進一步。
【文章來源】:教育觀察. 2020,9(42)
【文章頁數】:4 頁
【部分圖文】:
課程模塊銜接程度和效果
圖1 課程模塊銜接程度和效果關于課程中理論講解和教學實踐的課時比例,53.7%的學生認為比例安排得當,33.1%的學生認為較好,11.8%的學生認為比例設置一般,詳情見圖3。在對整體課程的滿意程度的調查中,63.2%的學生表示很滿意,28.8%的學生比較滿意,5.9%的學生表示一般,詳情見圖4。
關于課程中理論講解和教學實踐的課時比例,53.7%的學生認為比例安排得當,33.1%的學生認為較好,11.8%的學生認為比例設置一般,詳情見圖3。在對整體課程的滿意程度的調查中,63.2%的學生表示很滿意,28.8%的學生比較滿意,5.9%的學生表示一般,詳情見圖4。圖4 整體課程的滿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國際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以喀什大學為例[J]. 于新杰. 漢字文化. 2020(14)
[2]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教學改革探討[J]. 焦樹芳. 新課程研究. 2020(21)
[3]漢語國際教育的若干問題[J]. 崔希亮.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8(01)
[4]漢語國際教育面臨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J]. 吳應輝.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1)
本文編號:3394506
【文章來源】:教育觀察. 2020,9(42)
【文章頁數】:4 頁
【部分圖文】:
課程模塊銜接程度和效果
圖1 課程模塊銜接程度和效果關于課程中理論講解和教學實踐的課時比例,53.7%的學生認為比例安排得當,33.1%的學生認為較好,11.8%的學生認為比例設置一般,詳情見圖3。在對整體課程的滿意程度的調查中,63.2%的學生表示很滿意,28.8%的學生比較滿意,5.9%的學生表示一般,詳情見圖4。
關于課程中理論講解和教學實踐的課時比例,53.7%的學生認為比例安排得當,33.1%的學生認為較好,11.8%的學生認為比例設置一般,詳情見圖3。在對整體課程的滿意程度的調查中,63.2%的學生表示很滿意,28.8%的學生比較滿意,5.9%的學生表示一般,詳情見圖4。圖4 整體課程的滿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國際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以喀什大學為例[J]. 于新杰. 漢字文化. 2020(14)
[2]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教學改革探討[J]. 焦樹芳. 新課程研究. 2020(21)
[3]漢語國際教育的若干問題[J]. 崔希亮.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8(01)
[4]漢語國際教育面臨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J]. 吳應輝.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1)
本文編號:3394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39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