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書法課程探索
本文選題:藝術設計專業(yè) + 書法藝術 ; 參考:《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S1期
【摘要】:正近年來對國學的熱捧,使書法課程又被推到風口浪尖,書法課程被許多大學設置為必修課,足見其必要性。作為專業(yè)領域的必修課,在藝術設計專業(yè)開始書法課程由來已久,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在參考本科教學課程設置后開設書法課,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藝術修養(yǎng),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完善綜合知識結構,使學生能在書寫能力上有所提高。但這些課程定位與目標往往在實際教學當中難以實現(xiàn)。究其原因,以學科知識體系化所設置的課程不適應高職教育的培養(yǎng);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alligraphy courses have been pushed to the top of the waves due to the popularit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alligraphy courses have been set up as compulsory courses in many universities, which shows the necessity of calligraphy courses. As a required course in the field of specialty, calligraphy course has been start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major of art design.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the art desig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set up calligraphy course after referring to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Improve the student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structure, so that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However, these curriculum orientation and goals are often difficult to achieve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e reason is that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systematization of subject knowledg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is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分類號】:J292.1-4;G71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陳;勇于創(chuàng)新的書法藝術家包弼臣[J];文史雜志;1989年01期
2 金序蘭;淺談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的書法藝術[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Z1期
3 國泉;醉蘸黃河水 狂書華夏情——楊錫柱和他的書法藝術[J];市場研究;1997年03期
4 ;姚健書法藝術簡介[J];山東農機化;1997年12期
5 曾銘;;天趣若隨吾筆轉 畫禪無墨教誰參——釋普荷及其書法藝術蠡評[J];書法藝術;1997年06期
6 李志華;;積淀與突破——梁修書法藝術述評[J];青年思想家;1998年02期
7 陳文軒;淺說莊學對書法藝術的影響[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8 郭風;兼?zhèn)浔婓w,自成一家——淺說黃寶春書法[J];福建文學;2004年11期
9 葉楓;;根之情——馮國堂書法藝術展側記[J];決策探索(下半月);2007年06期
10 ;張惠臣藝術人生[J];今日中國論壇;2007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合新;;對藝術設計專業(yè)產學研教育的思考[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2 沈樹華;;聯(lián)墨·書法·時代·創(chuàng)新[A];聯(lián)墨藝術與時代——全國第三屆聯(lián)墨名家邀請展暨第二屆全國對聯(lián)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夏東榮;;漢字成為書法藝術的中國文化因素[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劉鋒;;清代楹聯(lián)大家的書法藝術簡論[A];聯(lián)墨藝術與時代——全國第三屆聯(lián)墨名家邀請展暨第二屆全國對聯(lián)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陳聯(lián)合;;聯(lián)墨雙修與文化自覺[A];聯(lián)墨藝術與時代——全國第三屆聯(lián)墨名家邀請展暨第二屆全國對聯(lián)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佟今;;聯(lián)墨的二重性:實用和審美[A];聯(lián)墨藝術與時代——全國第三屆聯(lián)墨名家邀請展暨第二屆全國對聯(lián)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叢麗卿;;小議聯(lián)墨大美[A];聯(lián)墨藝術與時代——全國第三屆聯(lián)墨名家邀請展暨第二屆全國對聯(lián)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馬青;;“動畫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以藝術設計專業(yè)為例[A];2009年國際工業(yè)設計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毛選選;;楹聯(lián)書法斷想[A];聯(lián)墨藝術與時代——全國第三屆聯(lián)墨名家邀請展暨第二屆全國對聯(lián)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梁石;;楹聯(lián)書法,是書法和對聯(lián)相結合的藝術[A];聯(lián)墨藝術與時代——全國第三屆聯(lián)墨名家邀請展暨第二屆全國對聯(lián)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lián)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言恭達;書法藝術的時代審美轉型[N];光明日報;2008年
2 記者 賀少成;中國唐詩宋詞書法碑林文化工程啟動[N];工人日報;2010年
3 記者 舒鑒明 通訊員 閔宣;中國書法藝術執(zhí)著的傳播者[N];東方城鄉(xiāng)報;2010年
4 謝慶立;筆歌墨舞見精神[N];中國文物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劉亞輝 劉虎 通訊員 王新平;翰墨飄香溢滿園[N];保定日報;2011年
6 龐雄;瘦動 豪放 爽利[N];金昌日報;2005年
7 金桓;書如佳酒不宜甜[N];吉林日報;2005年
8 帥民風;因情生文 因文見情[N];文藝報;2005年
9 旭宇;心聲與才氣的結晶[N];人民日報;2008年
10 彭利銘;觀蘇士澍個展后的聯(lián)想[N];中國藝術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濤;東晉“新體”書法成因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2 辛勛;論朝鮮后半期書法藝術的發(fā)展[D];復旦大學;2009年
3 杜浩;同構與沖突[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4 頓子斌;文人畫的書法化傾向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5年
5 楊疾超;古代書法批評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陳琪;敦煌遺書書法淺探[D];蘭州大學;2007年
7 李彤;論非藝術因素與書法藝術的發(fā)展[D];南京藝術學院;2005年
8 夏燕靖;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本科專業(yè)課程結構的探討[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9 趙偉平;身心與書法審美關系之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10 吳鵬;晚明士人生活中的書法世界[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耿燦;孫過庭書法情性觀的美學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2 楊蓓;平面構成中書法藝術的應用及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徐娟;劉自櫝書學精神及其現(xiàn)代意義[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王成聚;論梁啟超的書學思想及實踐[D];暨南大學;2011年
5 趙慧;倪元璐書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鄒華;顏真卿及其書法藝術對書法教學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崔永升;永tF刻帖與題跋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周紅旗;字體設計與中國書法藝術相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敖俠;曾國藩及其書學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呂瑜;書至畫為高度,,畫至書為極則[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323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03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