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國學論文 >

“國人導師”與“至圣先師”:胡適與孔子

發(fā)布時間:2018-05-18 19:34

  本文選題:孔教 + 國學; 參考:《歷史教學(高校版)》2010年01期


【摘要】:胡適對孔子的態(tài)度是十分復雜的,他曾疑孔、非孔,反對現(xiàn)實政治中利用孔子搞復古主義、專制主義;而在學術層面則用平等的眼光研究孔子,作"魔鬼的辯護士";當胡適尋求傳統(tǒng)文化資源支持其自由主義言說時,孔子又搖身化為自由主義的先驅(qū)?鬃舆是那個孔子,變的是時代與問題,是胡適的視界和方法。
[Abstract]:Hu Shi's attitude toward Confucius is very complicated. He once doubted Confucius, but he was opposed to the use of Confucius in realistic politics to promote revisionism and autocracy, while at the academic level he studied Confucius on an equal footing. When Hu Shi sought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to support his liberalism, Confucius became a pioneer of liberalism. Confucius is the same Confucius, changing the times and problems, is the vision and method of Hu Shi.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
【分類號】:K258;K825.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文華;;“五四”新文化運動“偏激”說駁議[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王澤慶;;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jié)合——胡適文學思想中的跨學科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徐國利,葉挺松;胡適與白話文教育改革[J];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01期

4 錢善剛;;道:假設抑或承諾——胡適《淮南子》研究初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5 陳江明,方樂樂;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梁啟超與胡適[J];安徽史學;2000年04期

6 張煥君;;論孔子禮學思想中的成人之道與君子養(yǎng)成[J];安徽史學;2012年01期

7 屈光峰;胡適的哲學史觀初探[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8 方春生;徽商的思變與“賈而好儒”[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9 郭琳;;顧頡剛檔案史料思想探略[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10 苗永;;白話的表征: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建構(gòu)[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劉繼安;;民國初年管學研究的三種范式與評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2 陳衛(wèi)平;;“金岳霖問題”與中國哲學史學科獨立性的探求[A];第二屆中國南北哲學論壇暨“哲學的當代意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余亞斐;;改革開放30年中西哲學比較研究的發(fā)展歷程[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4 丁明利;;現(xiàn)代性視閾下的哲學史觀研究——從胡適、馮友蘭到馮契的考察和思考[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5 鄭玉明;;論梁啟超的“趣味主義”美學體系[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6 張海晏;;杜威的歷史方法及胡適對它的詮釋與應用[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國[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偉;《呂氏春秋》體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鄭林華;墨家思想與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張棟豪;中國邏輯史方法論在近代的演變[D];南開大學;2010年

5 孫敏明;莊子“游”的人生哲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樂;宋代書籍編輯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8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9 何建國;領袖著作與意識形態(tài):孫中山著作的出版與傳播研究(1919—1949)[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彭春凌;儒教轉(zhuǎn)型與文化新命[D];北京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紅連;荀子禮法思想淵源考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雷;法家君主專制理論與秦朝的興衰[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姜虹;錢穆的清代學術史著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譚卓華;從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對陶淵明精神家園的守望[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銘;先秦儒道游觀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潔;20世紀初《紅樓夢》研究析論[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曉倩;論老子的無為思想與我國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韓凌;法由道生—韓非的道法思想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傳濤;近現(xiàn)代中國仁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亮;胡適文學教育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仲大軍;;被炒糊了的“國學”[J];銀行家;2008年02期

2 范小平;;弘揚國學 促進社會和諧——“國學現(xiàn)代化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國際論壇”綜述[J];中華文化論壇;2007年01期

3 趙金銘;;什么是國學[J];教師博覽;2007年04期

4 彭富春;;國學和智慧之學[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11期

5 金景芳,呂紹綱;關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評價問題──兼評《跳出國學 研究國學》[J];哲學研究;1995年01期

6 汪欣;國學研究社與《國學匯編》[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5期

7 張雷;國學的發(fā)現(xiàn)[J];新聞周刊;2002年07期

8 邱瑞賢;;"國學":堅守最后的文化薪火[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5年02期

9 廖保平;;從“現(xiàn)代私塾”說開去[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中學專輯);2006年01期

10 李中華;;對“國學熱”的透視與反思[J];理論視野;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穆;;淺談國學、醫(yī)學與科學的相互關系[A];第四屆國學國醫(yī)岳麓論壇——中醫(yī)治未病與亞健康暨第二屆亞健康經(jīng)絡調(diào)理學術研討會精選論文集[C];2010年

2 樓宇烈;;國學百年啟示錄[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華文明”國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6年

3 湯家厚;;《徐霞客游記》是“國學”不可或缺的經(jīng)典[A];徐霞客研究(第20輯)[C];2010年

4 ;什么叫國學熱——在首都師范大學國學傳播中心成立大會上的講演(節(jié)選)[A];《中國長城博物館》2008年第1期(許嘉璐會長文化論談專輯)[C];2008年

5 郭因;;國學與管子[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6 ;國學國醫(yī)岳麓論壇各論壇介紹[A];第四屆國學國醫(yī)岳麓論壇——中醫(yī)治未病與亞健康暨第二屆亞健康經(jīng)絡調(diào)理學術研討會精選論文集[C];2010年

7 汪行福;;現(xiàn)代性與民主——批判理論的自由主義轉(zhuǎn)向[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三輯)[C];2002年

8 曉任;;游記全譯重新出版 國學熱潮再添薪火——穿越時空的《徐霞客游記全譯》述評[A];徐霞客研究(第21輯)[C];2010年

9 熊春錦;;慧性內(nèi)文明是國學文化的根柢[A];第四屆國學國醫(yī)岳麓論壇——中醫(yī)治未病與亞健康暨第二屆亞健康經(jīng)絡調(diào)理學術研討會精選論文集[C];2010年

10 張燮;黃雅明;章永生;李曠;黨樂群;應湘;施鐵如;;各國學生的權(quán)利與社會化技術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歐陽哲生;傅斯年的“國學”觀[N];光明日報;2008年

2 早報美國特約撰稿人 薛涌;國學不要大躍進[N];東方早報;2005年

3 紀寶成;關于振興國學的思考[N];光明日報;2005年

4 劉定姝 本報記者 尹曉華;換一種方式 讓孩子愛上國學[N];四川日報;2005年

5 鄔鳳英;從金庸支持復興國學談起[N];西部時報;2005年

6 郭立場;不能對國學“無用論”等閑視之[N];中國信息報;2005年

7 記者 姚惠怡;提升“軟實力”須振興國學[N];東莞日報;2008年

8 中國藝術研究院 劉夢溪;國學和“六藝之學”[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9 記者 江蕓涵 實習生 熊博;成都中小學生誦讀國學經(jīng)典[N];四川日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秦文 實習生 梁永芬;國學,何時回到學校[N];華興時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新建;民歌與國學[D];四川大學;2002年

2 劉宏斌;認真對待平等[D];復旦大學;2004年

3 吳忠超;無法走出的困境[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馬建紅;人權(quán)派人權(quán)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5 王元華;社會公民資格權(quán)利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6 王霞;越界的想象:論納博科夫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越界現(xiàn)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叢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8 李小均;納博科夫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9 肖克;當代西方保守主義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羅朝慧;自由的必然性與現(xiàn)實性[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麗;三、四十年代《大公報》民生觀之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2 原蓓蓓;陶孟和思想述評[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娟;論沈從文自由主義思想的本質(zhì)[D];廈門大學;2008年

4 楊景志;理性與自由—斯賓諾莎自由主義政治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5 馬春景;三度香港之行與張愛玲自由主義思想的發(fā)展[D];廈門大學;2008年

6 白金祥;羅素的教育思想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邢華平;自由為本  權(quán)利至上[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遲春麗;十字街頭的自由主義[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9 楊陽;哈耶克自由觀評述[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10 張宇;“反諷”式的自由[D];山西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19069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9069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ce6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