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國學研究院的音樂事跡
本文選題:清華學堂 切入點:清華國學研究院 出處:《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摘要】:20世紀初的中國,清華學堂憑借美國的“庚子賠款”作保障,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便迅速發(fā)展成為中國第一流的大學,這對當時激烈的東西文化論爭是一個有力的回應。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創(chuàng)辦,憑借其強大的師資力量,獨立自由的校園風氣、會通中西的學術追求、“治學與做人并重”的教育宗旨,轟動了當時的北京學術界和教育界。在“融會中西”的辦學宗旨下,清華國學研究院開設的一些音樂課程對學生的音樂研究有很大啟發(fā),五位導師①既精通西學又關注中國音樂文化,特別是趙元任還創(chuàng)作了不少的音樂作品,而國學研究院的學生在音樂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績。這些,都是在注重“融會中西”及學理上的學術性研究取得的。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Tsinghua School, relying on the "Boxer Indemnity" for security, with only more than ten years will quickly become Chinese first class university, this is a powerful response to the controversy was fierce. Tsinghua cultural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Institute was founded, with its strong teachers, independent the freedom of the campus culture, on Chinese and western academic pursuit, both learning and life education purpose, a Beijing academic and education circles at that time. In the "western" mission, some mus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music course opened for students with great inspiration, five tutors the master and China western music culture, especially Zhao Yuanren also wrote many musical works, and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graduate student in music research also made some achievements. These are all i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China and the west" and academic research.
【作者單位】: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分類號】:J609.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昭君;儒學與梁啟超文化思想的演進[J];安徽史學;2001年01期
2 程kW,姜繼為;知識分子參政模式的重塑——梁啟超對民初知識分子參政影響管窺[J];安徽史學;2003年01期
3 劉勁松;第一屆國會選舉再論[J];安徽史學;2003年03期
4 王天根;《天演論》版本時間考析兩題[J];安徽史學;2005年03期
5 張永;國會解散與進步黨的分裂瓦解[J];安徽史學;2005年06期
6 夏曉虹;吳趼人與梁啟超關系鉤沉[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7 朱皓;晚清三次改革得失談[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8 邱國盛;從戊戌維新看近代北京、上海的城市互動[J];北京社會科學;2003年04期
9 孫燕京,周福振;善耆與清末新政——以20世紀初十年的北京新政改革為視點[J];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10 高強,劉海玲;論梁啟超的“大民族主義”[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程郁;張和聲;;明末以來西方傳教士對中國蓄妾惡俗的態(tài)度及其影響[A];第二屆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耿云志;;關于近代思想史的幾個問題[A];思想家與近代中國思想——第一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左玉河;;中國舊學納入近代新知識體系之嘗試[A];思想家與近代中國思想——第一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鄭師渠;;梁啟超的中華民族精神論[A];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第二屆中國近代思想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俊;晚清審判制度變革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2 馬達;二十世紀中國學校音樂教育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人博;中國近代憲政思潮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田旭東;20世紀中國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6 陽信生;湖南近代紳士階層研究(1895—1912)[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春雷;清末民初刑事訴訟制度變革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8 焦?jié)櫭?梁啟超法律思想綜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魏文哲;清末小說與時代思潮之互動[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葉利軍;民國北京政府時期選舉制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敬才;黃遵憲西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彭樹欣;論梁啟超對文獻傳播的貢獻[D];蘇州大學;2001年
3 舒暢;丁文江的科學思想及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郎茂鋒;近代中國對民主的認識[D];浙江大學;2002年
5 申曉勇;結社集會律與晚清社會[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梁媛;論梁啟超的新聞人才觀[D];湖南大學;2002年
7 洪太陽;中國特色政黨制度及其社會基礎[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8 石烈娟;《新民叢報》的立憲宣傳[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蔣海燕;魯迅早年思想和梁啟超新民說[D];河北大學;2003年
10 朱永香;梁啟超政治功能論小說觀[D];湘潭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7245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72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