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中獨具魅力的技藝合成體“腳色”
本文選題:腳色 切入點:戲曲形成 出處:《中國戲劇》200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腳色,曾是戲曲舞臺登場出演者長期的泛稱。宋元南戲《張協(xié)狀元》“開場”一段戲中,有這樣的戲詞:“后行腳色,力齊鼓兒,饒個攛掇……”這個“后行腳色”,指排列于舞臺后側(cè)的器樂伴奏人員。清初戲劇家李漁在《閑情偶寄·詞曲部》中,專有“出腳色”的闡述:“本傳中有名腳色,不宜出之太遲�!边@里的“腳色”,則是專指那些扮演人物的登場出演者了。1911年,國學(xué)大師王國維撰著《古劇腳色考》,以專門考據(jù)古代戲曲中腳色的名目及來源。因此,自宋元至民國數(shù)百年間,腳色這一泛稱一直在戲曲中長期沿用。
[Abstract]:The character of the right foot was once the long-time name of the actor who appeared on the stage of the opera. In the opening paragraph of the Song and Yuan Southern Drama, Zhang Xiezhuang, there is such a play word: "after the action, with the full force of the drum." "this" back foot "refers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instrumental music arranged at the back of the stage. Li Yu, a dramatist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gave a special exposition of" showing his character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n the Book of songs and songs:" this biography is famous for its character. It should not be too late. "the character here refers exclusively to those who play characters on the stage. In 1911, Wang Guowei, the master of Chinese culture, wrote" the examination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Ancient Drama "in order to study the names and source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ancient operas. Therefore, From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s universal name has been used in opera for a long time.
【分類號】:J809.2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亮;;盛清劇藝話揚州——讀《揚州畫舫錄》所見[J];戲劇藝術(shù);1980年03期
2 郭亮;;戲曲演員的舞臺適應(yīng)——戲曲演員的腳色分工與形象構(gòu)思[J];戲劇藝術(shù);1981年04期
3 小元;高寵大槍的由來[J];上海戲劇;1982年02期
4 郭亮;;早期南戲表演探源——《張協(xié)狀元》剖析[J];戲劇藝術(shù);1982年04期
5 雅谷;;魯迅寫“壞腳色”[J];遼寧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83年01期
6 王光池 ,黃振平;快樂的小隊[J];北方音樂;1984年03期
7 胡仲仟;藝術(shù)凝思(續(xù))[J];新疆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5年02期
8 王沂;儒雅俠義奸佞[J];藝術(shù)百家;1988年03期
9 王中河 ,盧惠來;靈石寺塔戲劇磚刻腳色與臺州戲曲之濫觴[J];東南文化;1990年06期
10 顧之川;明代漢語詞匯與古籍整理[J];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1993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朱為總;;枕書浮想說《張協(xié)》[A];昆劇《張協(xié)狀元》評論集[C];2003年
2 張烈;;張協(xié)狀元(昆劇)[A];昆劇《張協(xié)狀元》評論集[C];2003年
3 ;CENTRIFUGE MODELING OF CUTOFF WALL FOR CFRD BUILT IN DEEP OVERBURDEN[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ydropower(Volume Ⅰ)[C];2004年
4 解玉峰;;論角兒制[A];京劇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暨京劇學(xué)學(xué)科建設(sh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5 俞為民;;略論昆曲對京劇形成的影響[A];京劇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暨京劇學(xué)學(xué)科建設(sh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6 田志平;;獨具魅力的技藝合成體——論戲曲腳色[A];京劇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第二屆京劇學(xué)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熊修寧;生命的真諦[N];江西日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陳志剛;CDMA手機(jī)價格戰(zhàn)上海開打[N];21世紀(jì)經(jīng)濟(jì)報道;2003年
3 袁鴻;北劇場里看千年南戲[N];文藝報;2003年
4 周錚;中國昆曲博物館授牌開館[N];新華日報;2003年
5 宋美娥;桑地放養(yǎng)肉雞一舉多得[N];山東科技報;2004年
6 小杰;兩只貓不如一只貓[N];中國電影報;2006年
7 漆志云;投機(jī)與套保[N];期貨日報;2006年
8 吳錦偉;昆曲又時尚[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9 湖北省老河口作家協(xié)會 張永化;文藝批評之癢[N];中華讀書報;2006年
10 ;鸞鴿[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華偉麗;試論明末清初傳奇中的風(fēng)情喜劇[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1年
2 楊曉燕;烏骨雞膚色遺傳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04年
3 李希霞;論凈腳在明傳奇中的發(fā)展成熟[D];河南大學(xué);2005年
4 劉麗萍;元雜劇科諢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5年
5 呂穩(wěn)醒;元雜劇旦本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06年
6 趙青;清代“《紅樓夢》戲曲”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本文編號:15948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594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