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國學論文 >

“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之爭與文化史觀

發(fā)布時間:2018-02-25 04:02

  本文關鍵詞: 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整理國故 文化史 胡適 梁啟超 出處:《史學史研究》2004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在 2 0世紀 2 0年代興起的整理國故運動中 ,圍繞著胡適和梁啟超給清華學生開列的“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出現(xiàn)了爭論。胡適的“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反映了他具體實踐整理國故主張的一個方面 ,即把國學研究史學化 ,用文化史的眼光統(tǒng)整國學研究的范圍。梁啟超則從“狹義的”文化史觀念出發(fā) ,對胡適提出了質詢與批評。他們都對轉型中的中國史學的發(fā)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Abstract]:In the movement of sorting out the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n the 1920s, there was a debate around the "minimum Chinese Bibliography" listed by Hu Shi and Liang Qichao for Tsinghua students. It reflects one aspect of his concrete practice and collation of the national heritage, that is, to turn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into history, and to unify the scope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history. Liang Qichao, on the other hand, proceeds from the concept of "narrow sense" of cultural history. They all put forward their own opinions on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研究所
【分類號】:K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蕭立巖;高鶚續(xù)《紅樓夢》后四十回說質疑[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5期

2 范文瑚;《玩偶之家》在中國——兼評胡適的《易卜生主義》[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3 黃平權;略論陳獨秀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歷史地位[J];中州學刊;1980年02期

4 劉朝駿;藝術中的拙與巧[J];文藝研究;1980年03期

5 劉夢溪;紅學三十年[J];文藝研究;1980年03期

6 王建偉;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標準與實用主義“實踐標準”的原則區(qū)別[J];哲學研究;1980年06期

7 趙清閣;再創(chuàng)造過程即研究過程——改編《紅樓夢》劇本的體會[J];社會科學;1980年03期

8 董如龍;一九七九年關于胡適研究的情況[J];社會科學;1980年04期

9 羅竹風;回憶往事,悼念沈志遠同志[J];社會科學;1980年05期

10 徐源;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孕育、誕生、轉化的初步探討[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葛桂錄;;略論華茲華斯在20世紀中國的接受歷程[A];走向21世紀的探索——回顧·思考·展望[C];1999年

2 鈴木義昭;;《改造》“現(xiàn)代支那號”與中國現(xiàn)代詩人——以聞一多的《春光》為中心[A];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C];1999年

3 黃耀X;;音樂與諷刺——新樂府考(其一)[A];唐代文學研究(第五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暨第六屆年會論文集[C];1992年

4 周蘭珍;潘洪林;;論瞿秋白的科技觀[A];瞿秋白研究新探——紀念瞿秋白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論文集[C];1999年

5 杜書瀛;;百年掃描——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回顧[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6 鄭萬鵬;;新文化運動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A];儒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7 溫公頤;;惠施、公孫龍的邏輯思想[A];全國邏輯討論會論文選集[C];1979年

8 陳道德;;胡適的科學方法簡析[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9 陳克守;;墨辯、因明與亞里士多德演繹邏輯比較[A];1996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6年

10 馬全智;;二十世紀《墨經(jīng)》邏輯研究概觀[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麗霞;訪胡適故居[N];安徽日報;2000年

2 [日]大江健三郎 王中忱 譯;我如何領悟中國的近、現(xiàn)代文學[N];北京日報;2000年

3 劉凌;唐德剛的“口述歷史”[N];中國保險報;2000年

4 張全之;獨特的w鸞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王泉根;談談人名文化[N];大眾科技報;2000年

6 韓石山;徐志摩的碩士論文[N];甘肅日報;2000年

7 劉以煥;情癡詩僧吳宓[N];黑龍江日報;2000年

8 ;對紅學專家的訪談[N];河南日報;2000年

9 牧惠;也許是盜版?[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0年

10 史國強;走近我們的精神遺產(chǎn)[N];遼寧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安綱;孫悟空形象文化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王人博;中國近代憲政思潮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何卓恩;殷海光與近代中國自由主義[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李小玲;論胡適文學觀中的民俗理念[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楊國良;輸出與輸入[D];復旦大學;2003年

6 江心力;二十世紀前期的荀學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7 章原;古史辨《詩經(jīng)》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吳忠良;南高史地學派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高玉;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現(xiàn)代轉型[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10 張艷;五四運動闡釋史研究(1919-1949)[D];浙江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家安;胡適文獻整理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朱明建;論五四新文學的現(xiàn)代性[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3 谷艷麗;1917—1927:中國新詩理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4 劉海波;最后的覺悟:聞一多詩學價值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5 顧慶;在沖突中演變、在融合中超越——論“五四”文學觀念的整合[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6 袁紅濤;論現(xiàn)代白話文學的確立[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7 陳平;論周作人的個性主義文學觀[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愛軍;語言的困境[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9 楊樹國;略論傅斯年五四時期的文學思想[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崔新梅;少年意氣總非非 幾堪損益論為道[D];蘇州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5329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5329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4b9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