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理論視角下的《論語》話語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1-16 19:44
本文關鍵詞:評價理論視角下的《論語》話語分析 出處:《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 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深邃的思想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是全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論語》一書是孔子思想的載體和集中體現(xiàn)。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孔子學說與《論語》本書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qū),對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后起之秀,如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會有得而見之于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弊浴墩撜Z》編纂成書兩千多年來,歷代學者從文本考證、文字訓詁、思想內涵等方面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信息的工具,語篇是承載思想的有機整體。外語界對《論語》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譯研究(《論語》譯本與譯者的研究和對比)。目前從話語分析的角度去探討《論語》的還不多。 評價理論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新發(fā)展,它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在對人際意義研究中發(fā)展起來的新詞匯語法框架,關注的語篇中可以協(xié)商的態(tài)度和評價,為我們闡釋語篇的人際意義提供了一個新的框架!墩撜Z》中充滿了孔子及其弟子對為人、為學、為政等方面的態(tài)度和評價,里面充滿了人際意義的表達。因此評價理論,這一正在發(fā)展中的人際功能理論,成為解讀《論語》中評價意義的理想框架;而《論語》,這一評價理論還未曾過多涉獵的語篇,成為體現(xiàn)該理論闡釋力的新語料。 本論文從《論語》中按奇偶抽樣,選取了十篇作為語料,運用標注工具Annotool對語料進行了賦碼,然后運用檢索工具Antconc對評價資源的分布特征做了細致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诖朔治,我們發(fā)現(xiàn)《論語》中所體現(xiàn)的態(tài)度以積極為主,這種積極的態(tài)度更容易縮小與讀者的人際距離。通過情感、判斷、鑒賞等評價手段,尤其是判斷手段的大量運用,孔子及其弟子在《論語》中構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意識形態(tài),并以此為基礎組織形成一個新的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共同體。為了能夠將更多的讀者團結到這一積極的共同體中,《論語》借助于介入和級差資源,首先將自己的主張置于多聲背景下,通過壓縮性對話資源,壓制或排除其他的聲音,使自己的主張更加可靠,更具說服力。另外通過擴張性對話,承認其他觀點的存在,使自己的姿態(tài)更加開放,邀請更多的讀者參與到對話中,借機說服更多的讀者同自己結盟。級差資源中強勢和明顯聚焦的運用有效地放大了孔子的聲音,姿態(tài)更加清晰,并處于強勢地位,因此更具說服力,從而團結更多的讀者。 本研究嘗試運用評價理論探討《論語》中的評價意義,為《論語》的研究和解讀提供一個新的理論視角,推動外語界《論語》研究的發(fā)展。同時也進一步驗證了評價理論的實用性和闡釋力,拓寬其應用范圍,對評價理論在古漢語中應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Abstract]:Confucius is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ancient China . His profound thought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 and it is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for all mankind . The evaluation theory is a new development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 It is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at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 interpersonal meaning research . It provides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discourse . Based on this analysis , we find out the existence of other points of view by means of compression dialogue resources , then press or exclude other voices , so as to make their opinions more reliable and more persuasive . In addition , through expansive dialogue , more readers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alogue , so as to persuade more readers to play with themselves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evaluation theory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valuation in the discourse analysis , and to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scourse theory ,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community . At the same time , the practicability and the explanation force of the evaluation theory are further verified , and the application scope is widened , and some useful revelations are provid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theory in ancient Chinese .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H315.9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爽;評價理論視角下英文求職信的態(tài)度資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志明;《論語集注》與《論語集解》訓詁比較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鄒文君;2010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的評估語言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郎淑文;《論語》英譯中人際意義的建構:評價之態(tài)度系統(tǒng)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5 張帆;奧巴馬首次訪華演講的評價性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衛(wèi)奎萍;評價理論視角下《紅字》中的人物塑造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345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43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