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傳奇法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聊齋志異》傳奇法研究 出處:《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摘要】:“用傳奇之法,而以志怪”是魯迅先生針對《聊齋志異》一書在其創(chuàng)作成就上提出的重要論斷。本文便是圍繞這一論斷展開,充分闡釋,深入探討。 論文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闡釋從志怪小說到傳奇小說再到《聊齋志異》一書的形成,揭示三者之間的傳承與彼此間的相互影響。第二部分具體闡釋傳奇法在《聊齋志異》創(chuàng)作中的具體表現(xiàn)。從三個層面給予討論,即有意志怪的創(chuàng)作心理、博古通今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及詩意化的意境創(chuàng)造。第三部分致力于闡釋《聊齋志異》這部書的獨立與創(chuàng)新之處,也從三個層面予以討論,即題材描寫的“同而不同”、直承史傳文學(xué)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主情思潮”下的少女塑造。 研究《聊齋志異》不僅可以讓我們重溫國學(xué)經(jīng)典,對現(xiàn)代的我們也有重要的意義,它可以給我們提供一種創(chuàng)作的方法和思路,同時也讓我們懂得我們在創(chuàng)作中可以繼承前人、踩著巨人的肩膀進(jìn)行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研究。當(dāng)然,書中也針砭時弊的提出了許多關(guān)于社會弊端和人性缺點的問題,這也值得我們深思。
[Abstract]:"Legend of the law, and the ghost" is Mr. Lu Xun for the important statement presented in the book < >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its creation achievement. This thesis is focusing on this assertion, fully explain, in-depth discuss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explains from novels to Legendary Novels to form a book < >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 three reveals the inheritance and each other. The second part interprets the legend in < >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creation. Given the discussion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will the strange creation psychology, very learned writing styl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poetic creati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third part is devoted to explaining the book < >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also b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subject description of the "same but different",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biography of direct bearing ". The main trend of feeling" a girl under the building.
Study on < > Strange Tales from Liaozhai can not only let us revisit the classic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our modern, it can provide a method and idea of creation to us, also let us know how we can inherit the predecessors in the creation,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course, in the book also point out problems put forward a lot of social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human nature, it is also worth considering.
【學(xué)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207.41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鳴;《聊齋志異》語言探微[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00年01期
2 夏中權(quán),李秋花;離經(jīng)叛道 驚世駭俗——談《聊齋志異·黃英》的反傳統(tǒng)觀念[J];名作欣賞;2000年05期
3 姜亞沙;試論蒲松齡半部手稿——《稿本聊齋志異》的價值[J];圖書館;2000年03期
4 文娟;《聊齋志異》的情愛觀[J];蒲松齡研究;2000年01期
5 詹頌;淺談《聊齋志異》中的夢境(續(xù))[J];蒲松齡研究;2000年01期
6 汪慶元,陳迪光;方評《聊齋志異》評語輯錄[J];蒲松齡研究;2000年01期
7 劉云漢;《聊齋志異》人物語言論析[J];蒲松齡研究;2000年02期
8 遲丕賢,李志強(qiáng);從《聊齋志異》看蒲松齡的婚姻道德觀[J];蒲松齡研究;2000年02期
9 趙伯陶;讀全校會注集評《聊齋志異》[J];蒲松齡研究;2000年Z1期
10 吳九成;《聊齋志異》與宗教(三題)[J];蒲松齡研究;2000年Z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立;;《聊齋志異》中動物報恩故事的佛經(jīng)文獻(xiàn)溯源[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四輯)[C];2010年
2 林潤宣;;《聊齋志異》簡論[A];先秦兩漢文學(xué)論集[C];2004年
3 胡德香;曾Zs穎;;從意識形態(tài)視角看翟理斯的《聊齋志異》英譯本[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4 張立環(huán);;《聊齋志異·黃英》的文化內(nèi)涵解讀[A];科學(xué)發(fā)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xué)界第八屆學(xué)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箭;從《聊齋志異》看清初的物質(zhì)文明[N];中國文化報;2012年
2 著名歷史學(xué)家 李文海;《聊齋志異》描繪的官場百態(tài)[N];光明日報;2013年
3 瑩瑩;馬瑞芳�?辈Ⅻc評《聊齋志異》[N];文藝報;2007年
4 李西寧;《聊齋志異》手稿闖關(guān)東傳奇[N];中國文化報;2009年
5 演講人 馬瑞芳;諾貝爾文學(xué)獎和《聊齋志異》[N];光明日報;2013年
6 陳平原;聊齋志異[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7 通訊員 查樹紅 記者 王紹雄;江西婺源發(fā)現(xiàn)《〈聊齋志異〉跋》[N];光明日報;2002年
8 程章燦;也說《聊齋志異》“被洋人盜用”[N];中華讀書報;2003年
9 馬瑞芳;鄧小平與《聊齋志異》[N];中華讀書報;2007年
10 陳平原;聊齋志異[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付巖志;《聊齋志異》詮釋史論[D];山東大學(xué);2007年
2 宋華偉;接受視野中的《聊齋志異》[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8年
3 黃洽;《聊齋志異》與宗教文化[D];山東大學(xué);2005年
4 韓田鹿;書生的白日夢[D];河北大學(xué);2005年
5 安載鶴;日本近代以來《聊齋志異》的受容及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6 冀運魯;《聊齋志異》敘事藝術(shù)之淵源研究[D];上海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田春艷;《聊齋志異》鬼小說文化內(nèi)涵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07年
2 王景曉;《聊齋志異》中的奇幻現(xiàn)象[D];河南大學(xué);2008年
3 王大鵬;《聊齋志異》與清初山東文化生態(tài)[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08年
4 吳瑞濤;《聊齋志異》的評點接受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8年
5 侯曉震;《聊齋志異》官吏形象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9年
6 李彥博;知己情結(jié)與性別平等的雙重變奏——《聊齋志異》中“女性同性知己”型故事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9年
7 董佩娜;《聊齋志異》中的家庭倫理觀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xué);2008年
8 孟雪;《聊齋志異》與山東民俗[D];山東大學(xué);2009年
9 岳上鏵;《聊齋志異》中“知己”內(nèi)涵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9年
10 申瑞妮;《聊齋志異》“鬼報型”作品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14108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41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