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共同體模式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及其啟示
本文關鍵詞:學術共同體模式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及其啟示
【摘要】:通過分析我國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低效化的現(xiàn)狀,闡述學術共同體理論融入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意義,在對學術共同體模式的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3個方面的啟示:以人本性為原則,更新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理念系統(tǒng);以學術共同體為基礎,構建多層次、系統(tǒng)化的研究生學術道德新生教育體系;多方聯(lián)動,建立積極高效的協(xié)同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
【關鍵詞】: 學術共同體 研究生 學術道德教育
【基金】:2016年度上海學校德育實踐研究課題“學術共同體模式的研究生學術道德及行為規(guī)范教育實踐和成效研究”(項目編號:2016-D-010)階段成果
【分類號】:G643.1
【正文快照】: 近年來,隨著研究生的擴招以及社會對教育市場經(jīng)濟價值的過分強調,高校學術道德失范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學術道德問題不僅是個人學術規(guī)范、成果質量的問題,還涉及個人價值觀、品德、人格范疇。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建設對于保障高層次人才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大學作為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昭;整飭學術道德 維護法律尊嚴──從評論者被推上被告席談起[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年01期
2 張林祥;共建學術規(guī)范,整飭學術道德(續(xù)六) 為學術規(guī)范辯護[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年02期
3 王友良;學術道德的三個層次[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年03期
4 徐永康;論高校亟應高揚學術道德[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S1期
5 曾屹丹;學術道德問題的社會性誘因分析及其對策思考[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江新華,陳新松;學術道德的本質初探[J];理論月刊;2004年02期
7 劉培蕾;周紹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本科生學術道德委員會制度及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11期
8 范忠信;;學術道德與學術尊嚴——兼談偽學術[J];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04期
9 杜晶波;;論大學生學術道德的基本內涵和特征[J];理論界;2006年07期
10 李艷;寸曉宏;;高校實施學術道德教育的思考[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喬穎;;加強教師素質和學術道德之建設[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2 韓英;;應用《萬方數(shù)據(jù)資源系統(tǒng)》核查論文的真實性和創(chuàng)新性[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唐麗;;學術規(guī)范與平等寬容[A];“中國工程技術哲學的繁榮與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振興”高峰論壇暨遼寧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2005年年會會議交流材料[C];2005年
4 孫永泰;;偽論文的成因、危害及防范對策[A];第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孫永泰;;偽論文的成因、危害及防范對策[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4次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大安;經(jīng)濟學者的學術道德及其底線[N];光明日報;2006年
2 河北經(jīng)貿大學副校長 教授 武建奇;學術道德與科學發(fā)展[N];河北日報;2009年
3 李俠;提升學術道德的三種模式[N];科技日報;2013年
4 張希;樹立科學理想,培養(yǎng)學術道德(三)[N];新清華;2014年
5 張希;樹立科學理想,培養(yǎng)學術道德(二)[N];新清華;2014年
6 記者 豐捷;眾高校健全制度規(guī)范學術道德[N];光明日報;2002年
7 杜邊;以遵守學術道德為榮 以違反學術道德為恥[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8 胡淼森;將學術道德還原為日常規(guī)范[N];中華讀書報;2008年
9 公安部十三局 丁國強;官員的學術道德有多重要?[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1年
10 山西財經(jīng)大學圖書館 高潔 任建英;論基于學術道德與學術規(guī)范建設的學生學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美琦;研究生學術道德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2 孟姍姍;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道德教育機制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3 司朝霞;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問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4 孟憲辰;我校研究生培養(yǎng)認知調查分析[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15年
5 秦婷婷;新媒體時代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yǎng)機制探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6 伊鳳娟;我國學術剽竊的道德問題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7 崔慶淼;誠信視角下高校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問題研究[D];中北大學;2016年
8 張惺藝;高校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9 李瑩;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提升機制的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10 劉文華;高校學術道德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846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98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