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3 10:04
本文關鍵詞: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當代中國處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中,隨著法治社會的建設,公民教育影響公民素質(zhì)和社會發(fā)展的狀態(tài),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核心群體,是公民中的重要群體,探索大學生的公民教育,有利于大學生自身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大學生公民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工程。本論文共分為五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主要對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背景,國內(nèi)外研究動態(tài),研究內(nèi)容,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等進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主要闡釋了公民教育的內(nèi)涵和基本特征,公民教育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大學生公民教育實施的基本情況和面臨的問題,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梳理學術界對公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的幾種說法,著重論述了公民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質(zhì)性和差異性。第四部分探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中公民教育的價值定位問題。第五部分借鑒國外公民教育實踐,從公民教育理念、教育體系以及制度保障三方面,探索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本文的研究視角和研究結(jié)論具有新意,把大學生公民作為研究對象,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民主法治精神,運用比較研究法,通過借鑒國外公民教育實踐,探索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一是滲透公民教育理念,將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融入到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增強大學生公民意識;二是構(gòu)建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從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法、教育實踐三方面推進公民教育的融入;三是通過加強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設,保障公民教育順利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大學生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緒論10-17
-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10-11
- 1.1.1 選題背景10
- 1.1.2 選題意義10-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動態(tài)11-15
- 1.2.1 國內(nèi)研究動態(tài)11-13
- 1.2.2 國外研究動態(tài)13-15
- 1.3 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15-16
- 1.3.1 研究內(nèi)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論文創(chuàng)新點16-17
- 2 公民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論述17-27
- 2.1 公民教育的內(nèi)涵及特征17-19
- 2.1.1 公民教育的內(nèi)涵17-18
- 2.1.2 公民教育的特征18-19
-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涵及基本要素19-21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涵19-20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的基本要素20-21
- 2.3 公民教育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21-22
- 2.3.1 堅持以政治思想教育為根本的公民教育21
- 2.3.2 培養(yǎng)民主法治意識為核心的公民教育21-22
- 2.3.3 強調(diào)以道德責任教育為基礎的公民教育22
- 2.4 對大學生公民教育實施的基本情況與面臨的問題22-25
- 2.4.1 基本情況22-23
- 2.4.2 面臨的問題23-25
- 2.5 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25-27
- 3 公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27-32
- 3.1 學術界對公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的幾種說法27-29
- 3.1.1 對立說27-28
- 3.1.2 包含說28
- 3.1.3 融合說28-29
- 3.2 公民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質(zhì)性29-30
- 3.2.1 教育目標的一致性29
- 3.2.2 教育內(nèi)容的趨同性29
- 3.2.3 教育原則的統(tǒng)一性29-30
- 3.3 公民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異性30-32
- 3.3.1 教育背景和教育理念不同30-31
- 3.3.2 教育的內(nèi)涵和外延不同31
- 3.3.3 教育方法和實施效果不同31-32
- 4 基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公民教育價值定位32-37
- 4.1 依法循規(guī)精神的培養(yǎng)32-33
- 4.1.1 強化依法循規(guī)意識32-33
- 4.1.2 提高依法循規(guī)能力33
- 4.2 立德為公精神的培養(yǎng)33-35
- 4.2.1 強化立德為公意識33-34
- 4.2.2 踐行立德為公精神34-35
- 4.3 責任擔當精神的培養(yǎng)35-37
- 4.3.1 強化責任擔當意識35
- 4.3.2 提高責任擔當能力35-37
- 5 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探索37-48
- 5.1 公民教育成功經(jīng)驗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鑒37-40
- 5.1.1 公民教育成功經(jīng)驗37-39
- 5.1.2 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鑒意義39-40
- 5.2 滲透公民教育理念40-42
- 5.2.1 社會公德40-41
- 5.2.2 家庭美德41
- 5.2.3 職業(yè)道德41-42
- 5.2.4 個人品德42
- 5.3 構(gòu)建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42-45
- 5.3.1 明確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42-43
- 5.3.2 貫通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43-44
- 5.3.3 重視公民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實踐44-45
- 5.4 加強公民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保障45-48
- 5.4.1 國家政策的引導45
- 5.4.2 理論研究的支撐45-46
- 5.4.3 教育隊伍的建設46-47
- 5.4.4 環(huán)境文明的塑造47-48
- 6 結(jié)論48-49
- 致謝49-50
- 參考文獻50-53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53-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方興;;作為道德實踐的公民教育——古希臘公民教育的德性維度及其當代啟示[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2 張宏宇;包國祥;;法治精神與大學生法治教育問題初探[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3 張曉陽;;新中國公民教育價值取向的嬗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22期
4 宣巖松;;試析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巢湖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5 潘t,
本文編號:6666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6666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