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中的審美意識培養(yǎng)探析
本文關鍵詞:聲樂教學中的審美意識培養(yǎng)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于藝術的追求也在不斷的提高,聲樂作為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眾多高校中都有相關專業(yè)的設置。在實際的教學中,聲樂本身是一門相當復雜的課程,具有抽象性和細膩性的特點,并且涵蓋了眾多學科的內容,這一科目開設的根本目的在于進行美的追求和發(fā)現(xiàn)。本文主要研究在聲樂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期能夠促進聲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 商洛學院;
【關鍵詞】: 聲樂教學 審美意識 措施
【分類號】:J616-4;G642
【正文快照】: 審美意識在藝術教學活動中是相當重要的,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審美意識的作用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藝術創(chuàng)新和想象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對自己情緒情感變化的掌控[1]。由此就可以看出,在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具體針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巫漢祥;網(wǎng)絡時代審美意識的變異[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王海燕;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審美意識[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楊小玲;;淺論審美意識的發(fā)展規(guī)律特征[J];電影文學;2008年24期
4 艾爾肯·達吾提;;新課程條件下教師的審美意識[J];黑龍江史志;2009年14期
5 王巍;;法語翻譯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J];價值工程;2010年04期
6 裴東;;先秦審美意識初探[J];現(xiàn)代交際;2010年12期
7 羅杰;;審美意識的元形態(tài):原初審美意識[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8 楊菊芳;;審美意識的時代流變——以建國至今的服飾變化為例[J];大眾文藝;2012年01期
9 嚴蓉;;論審美意識的能動性[J];中華文化論壇;2013年03期
10 李致欽;;論審美意識的產生及其特征[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兆武;;審美意識與人物塑造[A];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張石;;中日審美意識傳統(tǒng)的相異點及其意義[A];東方叢刊(1992年第1輯 總第一輯)[C];1991年
3 楊玉東;;以科學發(fā)展觀引領編輯的審美意識[A];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張再林;;探賾索隱,鉤深致遠——評羅堅《先秦審美意識發(fā)展史》[A];東方叢刊(2004年第4輯 總第五十輯)[C];2004年
5 王則遠;;試談鐘嶸“滋味”說的審美意識[A];東方叢刊(2000第4輯 總第三十四輯)[C];2000年
6 趙宋光;;從藝術的本質規(guī)律看詩與音樂兩者審美意識的共性與特異性[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林子;;華夏美學的源頭回溯——評朱志榮《商代審美意識研究》[A];東方叢刊(2004年第2輯 總第四十八輯)[C];2004年
8 魏宏燦;;論魏晉科技研究的實證精神對文人審美意識覺悟的感召[A];東方叢刊(1999年第3輯 總第二十九輯)[C];1999年
9 李慶本;;20世紀中國浪漫主義[A];東方叢刊(1993年第2,3輯 總第六輯)[C];1993年
10 馬文友;邱丕相;;中國武術審美意識芻議[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蕾蕾;寶寶墻上涂鴉 審美意識萌發(fā)[N];保健時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霍文琦;史前審美意識研究:將中國美學史上限前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李素香;時代變化引起審美意識變遷[N];山西經濟日報;2004年
4 肖華 作者單位:合肥市琥珀一小;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N];安徽日報;2005年
5 李素香;時代變化引起審美意識變遷[N];山西日報;2004年
6 上海 屠友祥;經緯中國審美意識和理論體系[N];社會科學報;2003年
7 端木瓊;一扇透視音樂文化的窗口[N];云南日報;2001年
8 屠友祥 (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審美意識與美學[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9 李一安;強化圖書編輯的審美意識[N];人民日報;2000年
10 菏澤學院美術系 劉穎;置根于生活的華麗外表[N];菏澤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東陽;中國審美意識之心理考古[D];吉林大學;2012年
2 山內祈信;活用自然之審美意識—中日山水為主題的造型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4年
3 何圣倫;苗族審美意識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陳立群;先秦天人觀念的變遷與審美意識的醞釀[D];復旦大學;2003年
5 隋麗;現(xiàn)代生態(tài)審美意識的生成與文本建構[D];遼寧大學;2008年
6 趙之昂;膚覺經驗與審美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軍;審美意識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2 羅杰;審美意識結構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潘天波;審美意識語言分析:基于內符號形態(tài)[D];云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胡潔娜;仡佬族審美意識研究[D];貴州大學;2006年
5 李娟;當代審美意識與微電影的興起[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6 王欽;現(xiàn)代視域下的中國山水審美意識[D];廣西大學;2015年
7 陶盈霏;原研哉作品中的本土化審美意識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6年
8 李慧;顏之推地域審美意識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年
9 于勇;管窺中日悲劇審美意識的異同[D];內蒙古大學;2010年
10 胡玲婷;試論審美意識的異化經驗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聲樂教學中的審美意識培養(yǎng)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60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7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