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文論個人所得稅全員申報中稅法價值沖突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法的價值,一般被稱為法律價值。通常情況下,人們都將“法”與“法律”兩個語詞相等同。在這個寬泛意義上,“法的價值”與“法律價值”并無多大差別。但從嚴格意義上講,法的外延比法律的外延更廣泛。它除了包括制度狀態(tài)的法,還包括觀念狀態(tài)的法和社會狀態(tài)的法。到底什么是法的價值,中外學者有不同理解。日本學者川島武宜認為,“法律所保障的或值得法律保障的價值,我們將其稱之為‘法律價值’、各種法律價值的總體,又被抽象為所謂的‘正義’。”[1 中國學者嚴存生認為:“法的價值是標志法律與人關系的一個范疇,這種關系即法律對人的意義、作用或效用,和人對這種效用的評價。因此,法的價值包括兩方面的基本含義:第一,法律對人的作用、效用、功能或意義。第二,人對法律的要求和評價。” 隨后的法學著作中,法的價值都被提升到很高的學術位置,有的《法理學》教材將其作為專章或者專節(jié)詳細論述,但是法的價值的定義到現(xiàn)在都沒有統(tǒng)一的結論。在眾多的研究中,有一點是共同的,即法的價值是法對于人所具有的意義,是法對于人的需要的滿足。
由于客觀世界的復雜多樣性和人的需求多樣性,法的價值也呈現(xiàn)出多樣性。法的價值是一個系統(tǒng)體系,法的價值因時代、法律部門甚至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那如何給稅法價值下個定義呢?借用法的價值定義,筆者認為稅法的價值就是作為稅法價值主體的國家、納稅人與作為稅法價值客體的征納關系中表現(xiàn)出來的稅法對主體的效應。它表現(xiàn)為稅法所追求的目標、稅法在追求這些目標時的實際效果以及依據(jù)這些目標對這些效果的評價。在這里,稅法的價值與法的價值主體有所不同:法的價值主體是人,而稅法的價值主體中包含了國家和人。如果要精確一點,作為稅法價值主體的人可以特指納稅人。稅法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節(jié)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納稅方面的權利及義務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指由國家制定、認可或解釋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確認和保護國家稅收利益和納稅人權益的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同理,稅法的價值體系也是多元的,因國家頒布的單行稅法法律、法規(guī)的價值定位而不同。
與西方國家比起來,我國的個人所得稅開征時間并不長。自開征以來,個人所得稅對我國財政收入的增加和調節(jié)收入差距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我國現(xiàn)行《個人所得稅法》頒布于1980年,距今已有30余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居民收人不斷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擴大,作為國家主體稅種之一的個人所得稅的課稅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不過我們欣喜地看到,2011年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提高到3500元,個人所得稅全員申報也正在逐步落實過程中。但我國目前個人所得稅仍然實行分類所得課征模式,全員申報扣繳制度在施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現(xiàn)有征收扣繳模式發(fā)生沖突,因為實行全員申報扣繳制度是為我國實行個人所得稅分類所得征收模式與綜合所得征收模式作準備,全員申報扣繳制度是個人所得稅改革之前的演練,是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進程中很關鍵的一步。這種沖突表面上看是兩種不同征收制度之間的沖突,實際卻是兩種不同價值理念的沖突。國家、納稅人、征收機關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取舍是本文重點討論的問題。
二、稅法價值分析如前所述,法的價值與稅法的價值是內涵和外延不同而又有交叉的兩個概念。稅法的價值更多地體現(xiàn)在各個單行稅收法律、法規(guī)中。如法的價值中有基本價值一樣,稅法的價值中也有其最基本的價值體系。法的基本價值無外乎正義、公平、自由、秩序、安全、生存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等,從這個角度來說,稅法的基本價值可以等同于法的基本價值。但是稅法是調整稅收征納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具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在筆者看來,稅法自身的價值就是稅法在保障財政收入和調節(jié)資源配置過程中所應追求的目標、稅法在追求這些目標時的實際效果以及依據(jù)這些目標對這些效果的評價等。由于調整的法律關系不同,稅法價值在實現(xiàn)過程中比一般的法的價值更為復雜。
在我國傳統(tǒng)的稅法理論中,對于稅法的價值,總是逃脫不了公平與效率之間孰先孰后的爭論。觀點不外乎兩種: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公平優(yōu)先、兼顧效率。這兩種觀點都是西方經(jīng)濟學學者為了應對資本主義統(tǒng)治中發(fā)生的階級矛盾而提出的對策。第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市場經(jīng)濟正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市場化程度不高,經(jīng)濟結構不合理。稅法作為宏觀調控的手段之一,首先應按照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原則來設置稅種、確定稅率等,所以應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第二種觀點認為:法的正義是法的首要價值和終極價值,稅法是調整征納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為了確保稅收收入、調節(jié)分配,應該在制定稅法中首先體現(xiàn)稅法的公平價值,其次才體現(xiàn)稅法的功能價值,所以應公平優(yōu)先、兼顧效率。以上兩種觀點雖各執(zhí)一詞,但都承認了效率與公平存在于稅法的價值體系中,并且兩者是此消彼長的關系。
法的價值研究對于法學研究非常重要;同理,稅法的價值研究之于稅法學研究亦如此。很長一段時間內,稅法在我國是公法的一個分支,有關稅法價值的研究都是沿襲法的價值研究體系,近年來我國有很多學者開始關注稅法學相關理論研究,稅法學也成為我國一個獨立于其他任何法律部門的學科。正是基于此,傳統(tǒng)的稅法價值理論亦應隨著稅法學科的獨立而有自己的價值體系。稅法的價值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分析:
首先,秩序價值。所謂秩序,是指“在自然界與社會進程運轉中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一致性、連續(xù)性和確定性。” 法的價值是指法對個人、群體、社會或國家的需要的積極意義和一定的滿足。[4 在現(xiàn)代社會,稅法是調節(jié)稅收征納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而稅收在國家宏觀調控中是經(jīng)濟政策,其實也可以說是政治手段。稅法的價值在于通過設置合理的國家征稅權力,建立科學的征稅權力的運作機制、保障機制和控制機制。既能有效防止國家征稅權力濫用,又能確保合法征稅權力和國家稅收征管的順利進行,形成穩(wěn)定的稅收征納秩序,這是稅法的首要價值。
其次,公平價值。傳統(tǒng)稅法價值理論并沒有否認稅法的公平價值,但公平一直處于與效率互相比較的地位。筆者認為,公平價值比效率價值更重要。在公平與效率產(chǎn)生沖突時,應該取公平舍效率,筆耕文化推薦期刊,原因還在于稅收的特性,F(xiàn)代稅收的獲得是國家遵循稅法規(guī)范,從納稅人手中取得私有財產(chǎn)。“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這在世界各國早已被寫入憲法,然而租稅國家的存在使得私有財產(chǎn)的讓渡有了理論依據(jù)和法律秩序。但是“納稅是事關毀滅的大事”,因而稅負是否公平、征稅手段是否合法、納稅人是否享有實體和程序上的公平權利,都應該是創(chuàng)立稅法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與其他法律領域相比較,稅法要更加體現(xiàn)其建立與維護社會公平的價值。
本文編號:40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