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高等教育論文 >

大學本科人才培養(yǎng)體系改革的“雙中心論”——基本內(nèi)涵、立論依據(jù)及落實策略

發(fā)布時間:2019-05-16 06:29
【摘要】:大學以教學為中心和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亦即"雙中心論"應成為大學本科人才培養(yǎng)體系改革的基本理念。大學以教學為中心是大學的本質要求,是大學本科人才培養(yǎng)體系改革之"根";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是大學以學生為中心的具體化,是大學本科人才培養(yǎng)體系改革之"魂"。二者互為依托、互為表里,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雙中心論"的提出既是對大學以教師為中心或大學以教學為中心或以學生為中心等理念的揚棄與超越,也有著堅實的政策依據(jù),又是改革實踐的發(fā)展訴求。落實與踐行大學本科人才培養(yǎng)體系改革的"雙中心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性問題,應從宏觀、中觀以及微觀等層面同時著手、協(xié)同推進。
[Abstract]:The university takes teaching as the center and the teaching takes the student as the center, that is, "binocentric theory" should become the basic idea of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aking teaching as the center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root" of the reform of the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is the concrete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centered, and it is the "soul" of the reform of the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e two rely on each other and are inside each other, just as the two sides of a coin are indispensable. " The proposal of "dualism" is not only the abandonment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concepts of teacher-centered or teaching-centered or student-centered in universities, but also has a solid policy basis, and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reform practice. It is a complex and systematic problem to carry out and practice the "dualism" of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which should be promoted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levels.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基金】:遼寧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課題“遼寧省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的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2017lslktjd-056)
【分類號】:G642.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水根,張學政,洪亮,裴文中;對大學本科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的認識[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2 李箐;澳大利亞大學本科教與學的特點分析[J];遼寧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于成永;;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模式選擇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6期

4 ;韓國建國大學本科交流生來北京聯(lián)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學習[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5 王緯虹;羅邦士;;從文化的視角看大學本科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9年08期

6 周海燕;周景輝;;美國大學本科的通識教育及其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7 朱圓;李春林;;大學本科教學泛思[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年12期

8 別敦榮,黃愛華;重建大學本科教學[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1年05期

9 李瑞芬;大學本科經(jīng)濟管理類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北京農(nóng)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10 ;2004年中國大學本科各專業(yè)排名揭曉 我校三個本科專業(yè)全國排名第一 總分列全國第五[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青山;;大學本科創(chuàng)新教育的“三階段三層次”模式[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2 趙洪江;周宗放;;大學本科立體多維教學模式研究[A];第八屆全國高校經(jīng)濟管理類專業(yè)實驗室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牛宏泰;;大學本科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與實踐——以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為例[A];中國農(nóng)學會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四屆一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胡鄧;郭琳;;大學本科女生婚育意愿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研究——基于北京、貴陽等五城市的抽樣[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克軍 石磊 李媛;我市發(fā)放近百萬救助金[N];淄博日報;2013年

2 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歐成中;取消大學本科“三本”招生[N];人民政協(xié)報;2014年

3 劉丹邋肖春飛;大學本科應大搞“通識教育”,是何高論?[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4 記者 楊凡;云南大學牽手海外著名高校[N];云南日報;2009年

5 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院長 錢穎一;“好學”遠比“學好”更重要[N];光明日報;2013年

6 許菲;南昌大學本科教學評估獲優(yōu)秀[N];消費日報;2007年

7 記者 劉劍英邋通訊員 李津;邯鄲242名貧困大學生獲資助[N];河北日報;2007年

8 記者 王龍飛 通訊員 曹克順;太重今年吸納51名大學畢業(yè)生[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9年

9 記者 張偉方 通訊員 金波;我市今年實現(xiàn)“一村一社區(qū)一名大學生”目標[N];寧波日報;2009年

10 楊德生 熊曉芬;奮進中的西北大學[N];陜西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玲;美國知識觀轉型與大學本科教學模式變革之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蔡紅梅;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3 徐高明;社會需求視域中的大學課程變革[D];南京大學;2011年

4 張利榮;大學研究性學習理念及其實現(xiàn)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埃明達(Amanda Kissoon-Russell);在肯尼亞、贊比亞和加納四所大學中非洲本科生所面臨的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陳金江;中國大學本科精英學院運行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小俠;論大學本科人才首創(chuàng)精神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2 李楠;美國大學治理中的學生參與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7年

3 魏凌;優(yōu)質大學本科課堂教學特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馮雪飛;黑龍江大學本科評教體系的完善與實踐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5 王春玲;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6 夏蕓;對大學本科法學教育職業(yè)化走向的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7 武宇華;科教融合的大學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8 王婷;我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9 張升月;交往理論視域下大學本科課堂師生精神互動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劉振;軍隊綜合大學本科課堂教學評價模型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24780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4780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318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