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影響經(jīng)濟增長的非線性效應研究
本文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影響經(jīng)濟增長的非線性效應研究 出處:《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經(jīng)濟增長 研究生教育 門檻效應
【摘要】:基于中國30個省、市、自治區(qū)的面板數(shù)據(jù),運用門檻面板模型考察中國研究生教育與經(jīng)濟增長的非線性關系,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研究生教育對經(jīng)濟增長的影響存在顯著的雙重門檻效應,當人均GDP較低時,研究生教育促進經(jīng)濟增長,當人均GDP跨越門檻值時,這種正向作用有所增強,與此同時物質(zhì)資本相比人力資本對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率更高。
[Abstract]:Based on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duate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is studied by using threshold panel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graduate educ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has a significant double threshold effect, when the per capita GDP is low, graduate education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when per capita GDP exceeds the threshol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ribution of physical capital to economic growt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human capital.
【作者單位】: 淮陰工學院;淮陰師范學院;
【基金】: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江蘇省高?蒲袌F隊創(chuàng)新績效評價與影響機制研究”(15JYC002)
【分類號】:G643
【正文快照】: 教育在國家的社會、科技以及經(jīng)濟進步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礎之上,旨在培養(yǎng)高級專業(yè)人才,由大專院校和與之同等水平的其他教育機構(gòu)所實施的專業(yè)教育,研究生教育則是重中之重[1]!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再明,陳建啟;對新形勢下研究生教育特點的認識和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2 吳世明,賀芳玲;加快發(fā)展我國研究生教育的探討[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0年06期
3 雷世富,紀昌明,陳林村,杜瓊;關于實行研究生教育收費改革的若干思考[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4 孫沉魯;美國研究生教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5 余曉瑩;貴州省研究生教育的現(xiàn)狀與思考[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6 王子成,王群,竺曼莉;加強信息采集管理,為研究生教育服務[J];高等建筑教育;2000年03期
7 劉尚德;研究生教育發(fā)展與“211工程”建設[J];機械工業(yè)高教研究;2000年02期
8 邢志棟,王金金;研究生教育要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技·人才·市場;2000年04期
9 ;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 加快發(fā)展高質(zhì)量的研究生教育[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0年04期
10 周萍;研究生教育要注重提高質(zhì)量[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應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對策[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2 靳貴珍;;美國研究生教育的歷史發(fā)展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賈云鵬;劉青秀;;我國研究生教育資源地域分布特點評析——基于省際視角的考察[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賈云鵬;;我國研究生教育資源地域配置變遷探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蔣希成;謝寧;張洋;田旭升;;中醫(yī)藥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討[A];第四屆中醫(yī)藥繼續(xù)教育高峰論壇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繼續(xù)教育分會換屆選舉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龔國芳;張海軍;;從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趨勢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A];中國煤炭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文集[C];2001年
7 米銀俊;黃慧民;;21世紀研究生教育發(fā)展思考[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8 李碧虹;;研究生教育的供需與培養(yǎng)質(zhì)量[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王賢;;風險投資資本組合理論對個人研究生教育投資的啟示[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徐敬建;;改革開放30年來甘肅研究生教育規(guī)模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關系分析[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徐梅;研究生教育快速發(fā)展[N];貴州日報;2004年
2 湖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2003級碩士研究生 曾興無;探究中國的研究生教育[N];中國服飾報;2005年
3 符得團;堅持科學發(fā)展 優(yōu)化研究生教育結(jié)構(gòu)[N];光明日報;2006年
4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周葉中;科學發(fā)展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必由之路[N];光明日報;2008年
5 胡樂樂;研究生教育是時候該改革了[N];光明日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鄧暉;四問研究生教育的理想生態(tài)[N];光明日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黨朝暉 通訊員 吳秀霞;研究生教育在于崇尚學術[N];陜西日報;2013年
8 記者 楊亮;全面實行研究生教育收費[N];光明日報;2013年
9 記者 鄭璜;我省擬再建40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基地[N];福建日報;2013年
10 曾俊 特約記者 劉逢安;我軍研究生教育注重加強軍事案例建設管理[N];解放軍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質(zhì)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4 許碩;治理理論視域下我國科研機構(gòu)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羅堯成;我國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世彬;中國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7 羅長富;研究生教育服務質(zhì)量管理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6年
8 查遠莉;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9 萬明;我國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10 彭莉君;我國高校研究生教育資源配置現(xiàn)狀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楊;中國早期研究生教育(1902-1935)[D];蘇州大學;2008年
2 沈慧;研究生教育個人投資決策分析[D];天津大學;2007年
3 洪書生;新制度經(jīng)濟學視野下我國研究生教育制度變遷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雪;我國研究生教育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決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永偉;研究生教育目標的理性定位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6 郭菲菲;河北省研究生教育結(jié)構(gòu)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09年
7 劉騰;民國時期研究生教育的歷史考察與思考[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8 鄭浩;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fā)展歷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梁玲;建立我國研究生教育大基地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10 王璐佳;論研究生教育的本質(zhì)[D];中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4338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3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