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對外漢語論文 >

對外漢語聽說課教學中教師提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5 15:09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語聽說課教學中教師提問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對外漢語教學 聽說課 課堂提問


【摘要】:課堂提問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高效的提問可以快速了解教與學的情況,從而及時地調控教學進度,改變教學策略;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與語言輸出的機會。 本文結合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選取了對外漢語初級、中級、高級共6個班級教師的聽說課課堂教學進行錄音、語料轉寫,研究了不同語言程度課堂,教師提問在數(shù)量、類型、答問方式以及反饋方式方面的特點,并結合提問相關理論、分析課堂真實語料對所得數(shù)據(jù)和結果做出一定解釋。研究結果顯示針對不同語言程度課堂,教師的提問呈現(xiàn)出一定的共性及差異性。隨著學生語言程度提高,學生提問增加,教師提問相對減少,且提問占教師話語量的比例有所降低;教師使用回應性問題的比例相對增加,認識性問題的使用相對減少,同時澄清請求的使用比例有所增加;教師使用展示性問題進行提問的比例相對減少;教師指定學生集體回答的比例相對降低;教師使用表揚加點評及引導學生糾錯的反饋方式相對增加。另外,不同語言程度課堂相比也體現(xiàn)出了很多共同規(guī)律,例如教師都較多地使用展示性問題進行提問;都傾向于指定學生回答問題;都使用較多的重復加表揚、直接糾錯等反饋方式。 此外,本文還設計了師生問卷作為輔助分析手段,旨在調查教師對課堂提問行為的自我認知及學生對教師提問的態(tài)度和期望,并將問卷調查的結果與教師實際課堂提問行為進行對比分析。面對不同語言程度學生,教師如何調整提問以適應學生未臻完美的語言程度并繼續(xù)引發(fā)語言互動,本文根據(jù)研究所得,提出了一些整體性的教學建議,希望能夠對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聽說課 課堂提問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5
  • 0.1 問題的提出和意義7-8
  • 0.2 國內外課堂提問相關研究8-12
  • 0.2.1 國外語言教學界關于提問研究狀況8-9
  • 0.2.2 國內外語教學界關于提問研究狀況9-11
  • 0.2.3 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界關于提問研究狀況11-12
  • 0.3 研究對象、內容和方法12-15
  • 0.3.1 研究對象12-13
  • 0.3.2 研究內容13
  • 0.3.3 研究方法13-14
  • 0.3.4 語料轉寫規(guī)則14-15
  • 第一章 教師課堂提問的理論基礎15-22
  • 1.1 可理解輸入假設15-17
  • 1.1.1 可理解輸入假設15-16
  • 1.1.2 可理解輸入假設與對外漢語教學16-17
  • 1.2 輸出假設17-19
  • 1.2.1 輸出假設17-18
  • 1.2.2 輸出假設與對外漢語教學18-19
  • 1.3 互動假設19-20
  • 1.3.1 互動假設19-20
  • 1.3.2 互動假設對與對外漢語教學20
  • 1.4 小結20-22
  • 第二章 不同語言程度班級教師提問特點分析22-47
  • 2.1 提問數(shù)量的特點分析22-25
  • 2.1.1 教師提問數(shù)量與師生提問總量22-23
  • 2.1.2 教師提問與教師話語量23-25
  • 2.2 提問類型的特點分析25-36
  • 2.2.1 回應性問題與認識性問題的分布情況25-27
  • 2.2.2 回應性問題的分布情況及功能分析27-31
  • 2.2.3 認識性問題的分布情況及功能分析31-36
  • 2.3 答問方式的特點分析36-39
  • 2.4 教師反饋的特點分析39-45
  • 2.4.1 教師反饋的總體情況40-41
  • 2.4.2 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的反饋方式41-43
  • 2.4.3 學生回答不正確時教師的反饋方式43-45
  • 2.5 研究結論45-47
  • 第三章 對外漢語聽說課教師提問問卷調查47-58
  • 3.1 教師提問自我認知與提問表現(xiàn)的對比分析47-51
  • 3.1.1 教師提問的自我認知情況47-49
  • 3.1.2 教師提問自我認知與教師提問表現(xiàn)的比較49-51
  • 3.2 學生期望與教師提問表現(xiàn)的對比分析51-55
  • 3.2.1 學生期望的總體情況51-54
  • 3.2.2 學生期望與教師提問表現(xiàn)的比較54-55
  • 3.3 教學建議55-58
  • 結語58-60
  • 參考文獻60-67
  • 附錄67-78
  • 致謝7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長勇;加強對外漢語電化教學的教材建設[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涂文暉;論對外漢語高級階段古代文學教學的特殊性[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李旖旎;基于網(wǎng)絡的對外漢語教學課件制作系統(tǒng)[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4 ;第一屆對外漢語與修辭研討會在上海舉行[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5 王玲娟;對外漢語初級階段語音感教學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肖路;對外漢語影視課中教師的主體作用[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7 王路江;對外漢語學科建設新議[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02期

8 ;第一屆對外漢語與修辭研討會在上海舉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06期

9 劉曉海,徐娟;建構主義在對外漢語高級階段教學設計中的體現(xiàn)[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10 胡清國;對外漢語中語言與文化的教學及其把握[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金銘;;“十五”期間對外漢語學科建設研究[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2 柏亞東;;對外漢語精讀教材用詞情況調查及分析[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張秀婷;;對外漢語教學管理過程芻議[A];北京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郝曉梅;;試論加強對外漢語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A];北京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朱明媚;;淺談對外漢語兼職教師隊伍的問題與對策[A];北京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付玉鳳;;對外漢語中級閱讀課中的文化教學初探[A];2012西南地區(qū)語言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2年

7 汪欣欣;;“變易理論”與對外漢語課堂教學[A];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8 曾小紅;;有關對外漢語英漢翻譯教材的思考[A];首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謝曉燕;;基于語言穩(wěn)態(tài)理論的對外漢語報刊教材詞表更新[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李東明;;試論對外漢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駐柏林記者 王懷成;中外合作編寫對外漢語新教材[N];光明日報;2008年

2 胡南;對外漢語推廣要有市場化意識[N];光明日報;2009年

3 吳文;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需求升溫[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劉一 張億;放慢開設熱門專業(yè)的腳步[N];天津教育報;2010年

5 記者 劉寶森 高潔;就業(yè)出口變窄,困擾對外漢語畢業(yè)生[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6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王笑菁;對外漢語閱讀教學中的“三原則”[N];光明日報;2013年

7 記者盧新寧;北大將大力培養(yǎng)對外漢語人才[N];人民日報;2002年

8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副社長 王壯;站在對外漢語出版的最前沿[N];中華讀書報;2013年

9 伊者;讓漢語走向世界[N];中華讀書報;2005年

10 商報記者 王東;“對外漢語”2006新趨向[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黃曉穎;對外漢語有效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翁曉玲;基于元語言的對外漢語學習詞典釋義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張曉蘇;認知心理視角下的對外漢語詞匯課堂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冬梅;信息技術與對外漢語課程整合理論及實證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2 徐玲嬋;博客輔助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3 陳樹峰;從隱喻角度探討對外漢語熟語教學[D];云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彭云;對外漢語辭格教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5 王鈞蓉;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彩云;對外漢語朗讀課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7 雷慧;基于影視作品的對外漢語課件設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王敏;對外漢語輕聲詞教學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Do Huu Hoang Bach(杜有黃百);對外漢語跨文化的教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10 張歡;對外漢語課堂教師糾正性反饋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6788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788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e09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