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F-CY的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個別化教育計劃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1 14:41
本文關鍵詞:基于ICF-CY的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個別化教育計劃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ICF-CY IEP 特殊教育需要兒童 特殊教育 功能
【摘要】:在特殊教育中,IEP是教師制定教學計劃、設計教學活動、安排教學環(huán)境、實施教學的重要依據(jù),是對兒童作出教育評量的標準,是滿足特殊教育需要兒童個別化需求的保證。實踐方面,IEP卻存在如下問題:(1)在其評估過程中:評估過于簡單且不全面;(2)目標制定時:目標隨意且缺乏對兒童整體發(fā)展的關照;(3)實施過程中:IEP表現(xiàn)“無能”。ICF-CY是評估兒童障礙的新工具,它強調身心結構和功能、活動參與、環(huán)境及個人因素等在確定兒童是否具有障礙時的綜合影響力,對IEP實踐中存在的不足有一定針對性,因此,如何應用ICF-CY評估兒童功能、保證干預和教育的效果,如何通過理解個體的健康狀況及周圍環(huán)境是阻礙或促進個人的生活的模式完善IEP已成為研究者普遍關注的問題。然而,ICF-CY在IEP的應用中卻存在以下疑惑:(1) ICF-CY在IEP中的應用有何優(yōu)勢和不足;(2) ICF-CY應用于IEP的策略有哪些;(3) ICF-CY如何促進IEP品質的提升;(4) ICF-CY應用于IEP對兒童功能促進的有效性。本研究將通過ICF-CY在IEP實踐中的應用,回應上述疑慮。 本研究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個部分介紹研究背景。通過文獻整理分析:評價我國IEP在實踐中的問題,介紹ICF-CY當前研究現(xiàn)狀,重點關注ICF-CY應用于IEP的研究。文獻揭示了ICF-CY應用于特殊教育中的種種優(yōu)點,可以促進我國IEP在實踐中的質量,提升兒童功能,思考針對不同安置環(huán)境中兒童如何比較客觀地應用ICF-CY改進IEP制定和實施的過程與方法。 第二部分應用ICF-CY制定IEP并指導IEP執(zhí)行,是研究的主體部分。由Delphi法篩選ICF-CY代碼并制定檢核表,然后應用檢核表指導個別化教育。具體分為:首先,根據(jù)ICF-CY檢核表對三名兒童分別進行評估,制定適當?shù)腎EP,然后,針對兒童需要發(fā)展的功能,選擇不同的干預策略提供合理而適當?shù)慕虒W;最后,通過檢核表后測、三名兒童語言交往行為、游戲行為、問題行為的變化,考察基于ICF-CY的IEP實施的有效性和恰當性。 第三部分是研究結果分析和反思。從IEP執(zhí)行的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ICF-CY的應用對兒童功能的發(fā)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本研究中無論是兒童的整體功能進步還是從行為上的變化都顯示,參與研究的三名兒童功能獲得顯著發(fā)展。 2. ICF-CY的應用路徑上應有效而充分地結合現(xiàn)行教育系統(tǒng)中的課程模式,即ICF-CY在IEP中的應用要將功能和現(xiàn)行課程目標與兒童的發(fā)展培養(yǎng)目標結合。 3.影響ICF-CY有效使用的因素:(1) ICF-CY所體現(xiàn)的“積極的環(huán)境支持”大大促進了IEP的執(zhí)行效果;(2) ICF-CY的語言系統(tǒng)能有效幫助減少評估的標簽效應;(3)內容豐富,可以對其他心理標準量表進行有效地信息補充;(4)IEP執(zhí)行中,教師能依據(jù)功能發(fā)展需要對目標進行靈活地調整與替換;(5)執(zhí)行過程中,使功能評估更具情境性和動態(tài)性。 4. ICF-CY的不足:(1)代碼選擇和賦值過程中的主觀性;(2)對使用者有較高的要求,需要系統(tǒng)的培訓,推廣應用面臨現(xiàn)實的困難;(3)功能代碼不能直接作為IEP的目標。
【關鍵詞】:ICF-CY IEP 特殊教育需要兒童 特殊教育 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760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錄7-9
- 圖表目錄9-10
- 一、緒論10-14
- (一) 研究背景10-11
- (二) 研究目的與意義11-14
- 1. 研究目的12
- 2. 研究意義12-14
- 二、文獻綜述14-25
- (一) 我國IEP的不足14-16
- 1. 評估過于簡單且不全面14-15
- 2. IEP目標制定隨意且缺乏整體關照15
- 3. IEP實施過程中表現(xiàn)“無能”15-16
- (二) ICF-CY的簡介與特征16-19
- 1. ICF-CY結構體系16-17
- 2. ICF-CY應用步驟17-18
- 3. ICF-CY的特征18-19
- (三) ICF-CY的理論研究19-21
- 1. ICF-CY的倫理基礎19
- 2. ICF-CY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19-21
- (四) ICF-CY的應用研究21-25
- 1. ICF-CY應用范圍21
- 2. ICF-CY應用方式21-22
- 3. ICF-CY應用的優(yōu)勢與困惑22
- 4. ICF-CY應用于IEP22-25
- 三、研究設計25-31
- (一) 研究思路25-28
- 1. 思路與步驟25-26
- 2. 方法26-28
- (二) 研究對象選擇28-29
- (四) 研究工具29-31
- 1. ICF-CY功能檢核表29
- 2. 《中國兒童發(fā)展量表》29-30
- 3. WPPSI-Ⅲ30-31
- 四、前期資料收集31-38
- (一) 資料收集過程31
- (二) 資料編碼31
- (三) 研究對象信息初步分析31-38
- 1. 研究現(xiàn)場一:A校31-34
- 2. 研究現(xiàn)場二:B園34-38
- 五、基于德爾菲法的ICF-CY代碼選擇38-42
- (一) DeIphi進行流程38-40
- (二) ICF-CY代碼篩選結果40-42
- 六、基于ICF-CY的IEP制定與實施42-53
- (一) ICF-CY功能評估42-45
- 1. 應用檢核表對兒童功能評估42-44
- 2. 應用ICF-CY環(huán)境代碼對環(huán)境進行評估44-45
- (二) 基于ICF-CY的IEP制定45-48
- 1. A;贗CF-CY的IEP制定46-47
- 2. B園基于ICF-CY的IEP制定47-48
- (三) 基于ICF-CY的IEP執(zhí)行48-53
- 1. IEP執(zhí)行:教育介入49-51
- 2. IEP執(zhí)行:環(huán)境改善51-53
- 七、基于ICF-CY的IEP實施效果分析53-66
- (一) 評分者一致性分析53-54
- (二) 效果分析與討論54-66
- 1. 歡歡的ICF-CY結果分析與討論54-57
- 2. 驛驛的ICF-CY結果分析與討論57-59
- 3. 悅悅的功能分析結果與討論59-66
- 八、討論與結論66-77
- (一) ICF-CY對兒童功能發(fā)展的作用66-67
- (二) ICF-CY應用于IEP的路徑67-68
- (三) ICF-CY有效應用于IEP的原因分析68-74
- 1. “積極的環(huán)境支持”對IEP實施的積極影響68-70
- 2. ICF-CY能有效避免標簽效應70-71
- 3. ICF-CY彌補其他量表與評估的情境性71-72
- 4. ICF-CY促進動態(tài)性與IEP執(zhí)行的靈活性72-74
- (四) ICF-CY應用中的不足74-77
- 1. ICF-CY使用中具有主觀性74-75
- 2. ICF-CY應用推廣困難75-76
- 3. ICF-CY功能不適于直接寫入IEP76-77
- 九 研究不足與展望77-78
- (一) 研究不足77
- (二) 研究展望77-78
- 參考文獻78-85
- 附錄85-96
- 致謝96-97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97-9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甘昭良;吳駿;王梅;;全納教育思想對ICF術語系統(tǒng)的影響[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甘昭良;;ICF中的全納教育思想[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肖非;關于個別化教育計劃幾個問題的思考[J];中國特殊教育;2005年02期
4 袁紅梅;張之發(fā);龐再良;;中重度智障兒童個別化教育計劃實踐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9年10期
5 鄧猛;郭玲;;西方個別化教育計劃的理論反思及其對我國特殊教育發(fā)展的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10年06期
6 呂夢;楊廣學;;自閉癥PRT干預模式評析[J];中國特殊教育;2012年10期
7 鄭儉;;在特殊教育個別化教育計劃中納入輔助技術:基于SETT框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年05期
,本文編號:7135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71350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