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及評價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及評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截至2012年底,我國已邁入高速鐵路網(wǎng)絡時代,高速鐵路里程達9300余公里,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發(fā)展最快、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這使國內鐵路旅客運輸?shù)挠布O施和供給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但作為服務行業(yè),要想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必須全面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加大對職工專業(yè)知識和服務技能的培訓力度。目前國內鐵路系統(tǒng)培訓工作主要依托相關高校、中職院校和培訓基地等機構,缺乏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管理體系和評價標準,本研究旨在為各級培訓組織機構制定培訓體系提供參考標準,為培訓體系的優(yōu)化和培訓質量的評價提供參考方法。 本文首先以學習者的態(tài)度客觀分析總結了現(xiàn)階段我國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此基礎之上,運用勝任特征模型對高速鐵路客運組織主要工種崗位培訓需求進行了分析,得出了具有較強針對性、客觀性和實用性的培訓內容需求。 然后系統(tǒng)地分析了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的構成,研究了培訓體系中各要素與培訓效果的因果關系,進而根據(jù)培訓內容需求和培訓體系中各要素對培訓質量的貢獻度,基于條件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優(yōu)化模型,得到培訓體系的優(yōu)化方案。 為使培訓體系更加完善,保證培訓質量,本文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跟蹤反饋的概念。描述了培訓跟蹤反饋的含義和作用,建立了培訓跟蹤反饋循環(huán)模型,并以基于客運服務質量測評的培訓效果跟蹤反饋為例講解了跟蹤反饋的具體方法。 最后采用層析分析法對培訓體系進行逐層分析,制定評價指標體系;基于云模型和關聯(lián)度分析法進行大量數(shù)據(jù)的搜集和計算,得到評價指標權重;選取模糊綜合分析法對培訓體系進行綜合評價,并用算例證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對我國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的研究進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嘗試,希望為各級培訓組織機構制定完善的培訓體系和培訓體系的不斷優(yōu)化提供參考,并為培訓組織機構自評、培訓組織機構考核、培訓質量認證等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客運工種 勝任特征模型 培訓體系 跟蹤反饋 關聯(lián)度 綜合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726;F532.3
【目錄】:
- 致謝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4
- 1 引言14-21
- 1.1 選題背景14-15
- 1.2 選題意義15
-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5-19
- 1.3.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5-17
- 1.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7-19
- 1.4 研究內容及框架19-21
- 1.4.1 研究內容19
- 1.4.2 研究框架19-21
- 2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現(xiàn)狀及培訓需求分析21-37
- 2.1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現(xiàn)狀21-22
- 2.1.1 培訓管理體制21
- 2.1.2 培訓學習內容21
- 2.1.3 培訓思想認識21-22
- 2.1.4 培訓指導機構22
- 2.2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分類及崗位職責22-25
- 2.2.1 高速鐵路客運崗位工種分類22-23
- 2.2.2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各崗位職責分析23-25
- 2.3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需求分析25-36
- 2.3.1 培訓需求分析模型25-26
- 2.3.2 基于勝任特征模型的崗位培訓需求分析26-36
- 2.4 本章小結36-37
- 3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研究37-49
- 3.1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的含義及特征37-38
- 3.1.1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的含義37-38
- 3.1.2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的特征38
- 3.2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的構成38-43
- 3.2.1 培訓組織機構39
- 3.2.2 培訓課程體系39-42
- 3.2.3 培訓師資建設42
- 3.2.4 培訓支持硬件系統(tǒng)42-43
- 3.2.5 培訓支持軟件系統(tǒng)43
- 3.3 基于條件最小二乘法的培訓體系優(yōu)化43-48
- 3.3.1 培訓體系效果因果關系分析43-44
- 3.3.2 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44-45
- 3.3.3 基于條件最小二乘法的培訓體系優(yōu)化45-48
- 3.4 本章小結48-49
- 4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跟蹤反饋體系49-62
- 4.1 培訓跟蹤反饋的涵義及作用49
- 4.2 培訓跟蹤反饋的方法49-51
- 4.2.1 建立健全檔案信息制度49-50
- 4.2.2 360度跟蹤反饋50-51
- 4.3 培訓跟蹤反饋循環(huán)模型51-54
- 4.3.1 培訓效果跟蹤反饋的過程循環(huán)路徑51-52
- 4.3.2 培訓效果跟蹤反饋的轉化循環(huán)路徑52-53
- 4.3.3 培訓效果跟蹤反饋的循環(huán)模型53-54
- 4.4 基于客運服務質量測評的培訓效果跟蹤反饋54-61
- 4.4.1 基于客運服務質量測評的跟蹤評價方法54-55
- 4.4.2 高速鐵路客運服務質量概念55-56
- 4.4.3 高速鐵路客運服務質量內容56
- 4.4.4 高速鐵路客運服務質量測評56-61
- 4.5 本章小結61-62
- 5 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評價62-79
- 5.1 評價目標與原則62-63
- 5.1.1 評價目標62
- 5.1.2 評價原則62-63
- 5.2 培訓體系評價指標63-72
- 5.2.1 評價指標選取原則63-64
- 5.2.2 評價指標選取方法64
- 5.2.3 評價指標體系構成64-66
- 5.2.4 培訓體系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66-72
- 5.3 培訓體系綜合評價方法的選擇72-73
- 5.4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培訓體系綜合評價73-76
- 5.5 客運工種培訓體系評價算例76-78
- 5.6 本章小結78-79
- 6 總結和展望79-81
- 6.1 總結79-80
- 6.2 展望80-81
- 參考文獻81-84
- 附錄A84-85
- 附錄B85-86
- 附錄C86-87
- 附錄D87-88
- 附錄E88-90
- 作者簡歷90-92
-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9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衛(wèi)東;;高速鐵路時代對鐵路員工創(chuàng)新培訓的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22期
2 李瑞蘭,孫冠南;層次分析法在企業(yè)價值評估中的運用之探討[J];當代經(jīng)濟管理;2005年03期
3 張棟;楊曉光;安健;劉好德;;基于乘客感知的常規(guī)公交服務質量評價方法[J];城市交通;2012年04期
4 熊淑玲;;企業(yè)培訓需求調研方法論[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5 張仕斌;許春香;安宇俊;;基于云模型的風險評估方法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6 安玉紅;苗國英;;提高基層員工安全培訓效果的途徑[J];安全;2013年01期
7 王耀;企業(yè)培訓系統(tǒng)設計方法論[J];華東經(jīng)濟管理;2003年01期
8 馬強,王杰,彭丹陽;淺議鐵路客運服務質量管理過程控制模式[J];技術經(jīng)濟;2001年04期
9 朱端豪;;淺析現(xiàn)代鐵路企業(yè)職工教育培訓模式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年04期
10 楊琳;;高速鐵路客運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崔霞;職業(yè)經(jīng)理人培訓效果綜合評估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健;我國公務員高效培訓系統(tǒng)的構建與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毅;鐵路企業(yè)員工培訓效果評估體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2 邵永喜;企業(yè)人力資源培訓系統(tǒng)的構建與評估[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6年
3 王芳;戰(zhàn)略導向的國有企業(yè)培訓體系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7年
4 李勤;企業(yè)員工培訓有效性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5 王海湘;鐵路客運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6 張建平;鐵路客運服務質量管理理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7 胡翔;高速鐵路客運服務質量綜合評價體系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8年
8 張春華;中電投發(fā)電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員工培訓效果評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9 張偉;濟南鐵路局機務系統(tǒng)機車乘務員培訓體系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李靜;鐵路職工培訓資源體系及其整合機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高速鐵路客運工種培訓體系及評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76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41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