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qū)困境青少年隱性“輟學”問題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基于云南省N鄉(xiāng)的調(diào)研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22:44
社會工作與精準扶貧具有同構性,教育扶貧工作中一系列社會、人文、心理等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工作專業(yè)力量的介入。本研究在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和權能貧困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參與觀察法和個案訪談法,分析解決云南省N鄉(xiāng)困境青少年的隱性"輟學"問題,并以G村和M村具有該偏差行為的青少年及其家庭作為研究對象,在需求評估的基礎上運用增能與優(yōu)勢視角,重點進行個案與小組工作的介入服務。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當?shù)卮嬖陔[性"輟學"問題的教育扶貧對象具有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社會交往能力以及維持青春期身心平衡發(fā)展等需求;诖,調(diào)研團隊通過干預教育扶貧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引導其學習社交技巧和青春期心理知識、鏈接教育資源等方法來提升他們的抗逆力,從而增強扶貧的內(nèi)生性動力,實現(xiàn)增能型教育扶貧。
【文章來源】:民族教育研究. 2019,3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增能型教育扶貧分析與實務框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工作參與教育扶貧的路徑探討[J]. 王茂磊. 勞動保障世界. 2019(08)
[2]資產(chǎn)建設與跨代干預:以“兒童發(fā)展賬戶”項目為例[J]. 鄧鎖. 社會建設. 2018(06)
[3]民族地區(qū)返貧問題的教育防范機制探究[J]. 張翔,毛可.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4)
[4]少數(shù)民族農(nóng)牧區(qū)留守兒童厭學心理成因及矯正策略[J]. 馬曉蘭. 甘肅教育. 2018(07)
[5]社會工作要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脫貧攻堅[J]. 王思斌. 中國社會工作. 2017(25)
[6]誰在輟學?——來自中國西部少數(shù)民族農(nóng)村地區(qū)的證據(jù)[J]. 崔曼琳,魯美辰,常芳,王歡,史耀疆. 勞動經(jīng)濟研究. 2017(02)
[7]涼山彝族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J]. 王美英.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1)
[8]以新理念新機制精準提升教育扶貧成效——以教育部滇西扶貧實踐為例[J]. 曾天山. 教育研究. 2016(12)
[9]教育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J]. 王嘉毅,封清云,張金. 教育研究. 2016(07)
[10]教育扶貧:從“扶教育之貧”到“依靠教育扶貧”[J]. 劉軍豪,許鋒華.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 2016(02)
本文編號:3298045
【文章來源】:民族教育研究. 2019,3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增能型教育扶貧分析與實務框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工作參與教育扶貧的路徑探討[J]. 王茂磊. 勞動保障世界. 2019(08)
[2]資產(chǎn)建設與跨代干預:以“兒童發(fā)展賬戶”項目為例[J]. 鄧鎖. 社會建設. 2018(06)
[3]民族地區(qū)返貧問題的教育防范機制探究[J]. 張翔,毛可.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4)
[4]少數(shù)民族農(nóng)牧區(qū)留守兒童厭學心理成因及矯正策略[J]. 馬曉蘭. 甘肅教育. 2018(07)
[5]社會工作要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脫貧攻堅[J]. 王思斌. 中國社會工作. 2017(25)
[6]誰在輟學?——來自中國西部少數(shù)民族農(nóng)村地區(qū)的證據(jù)[J]. 崔曼琳,魯美辰,常芳,王歡,史耀疆. 勞動經(jīng)濟研究. 2017(02)
[7]涼山彝族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J]. 王美英.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1)
[8]以新理念新機制精準提升教育扶貧成效——以教育部滇西扶貧實踐為例[J]. 曾天山. 教育研究. 2016(12)
[9]教育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J]. 王嘉毅,封清云,張金. 教育研究. 2016(07)
[10]教育扶貧:從“扶教育之貧”到“依靠教育扶貧”[J]. 劉軍豪,許鋒華.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 2016(02)
本文編號:32980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3298045.html
教材專著